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漫漫古代史,为何古代汉人统治不了长城以北?
长城,王朝,中原漫漫古代史,为何古代汉人统治不了长城以北?
发布时间:2020-12-06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这个问题我来回答,欢迎大家关注我
首先说一下,汉人王朝统治过长城以北,但是为什么统治都不稳固呢
第一、地理气候决定生产方式
长城以北由于降雨少,属于草原生态,而这种环境产生了游牧的生产方式,而游牧的生活方式本来就属于比较松散的社会组织,和农耕的生活方式截然相反,所以自古游牧民族统一的时间就比较短,而且他们的组织形式也比较松散,这是由于他们的生活生产方式决定的,游牧部落强大而起,但是由于居住和迁徙,不会形成一定稳固的社会结构,所以他们很容易由于一个头领的去世而产生分裂。
第二、汉人属于农耕民族
由于汉民族农耕定居,所以会形成很稳固的社会结构,形成一套严密的社会组织,这也使得中原王朝相较游牧王朝更长寿一些。而在汉族强盛起来也会去占领游牧部落的草原领土,但是由于所处的环境愿意,这样的占领费用是高昂的,需要巨大的后勤成本,所以一般都是扶植一个听话的首领来保证边境的安全。而不是直接去占领。
第三、游牧民族的王朝
后世有元朝的建立,但是在长城以南还是运用的儒家那种治国方式,是政治的汉化,官员也任用汉臣,和中原王朝征服游牧民族是一样的,特定的气候环境适合特定的生产方式,如果违背规律是不可能长久的。
欢迎大家转发评论!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不是统治不了,而是草原土地贫瘠不对中原王朝农耕基础的口味,如果古时草原适合耕种,哪里还会有什么草原民族,都将成为中华文明的传承者,包括西伯利亚,更没有俄罗斯啥事儿了。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首先一点,古代的汉王朝,从本质上来讲,是农耕文明;而长城以北,则主要是游牧文明为主。要说互相之间的统治,一方统治另一方,则必须考虑到文明征服的问题。在短期内是很难改变两个文明的现状,因为这是地理环境决定的。虽然中国历史上也有过游牧文明征服汉王朝(农耕文明)的情况,但最终征服者还是按照农耕文明的模式,进行统治,并且逐渐被汉化。比如清朝、金朝、北朝等等。
其次一点,汉王朝总体上是以儒家的思想来统治的,并非侵略性文明,对外扩张的时期算比较少的,所以汉王朝的统治地区,大多是止于农耕文明能适应的范围。
第三点,从军事角度来讲,游牧文明的战力,以骑兵为主,机动性比较强,在长城以北广阔的平原上比较占优势。而汉王朝在很长一段时期内,战马资源远不如北方游牧民族,骑兵的实力也较弱,所以向北扩张其实也比较难。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周朝分家产时,把好地方都封给自己人,那些尚未开发的蛮荒苦寒之地就留给了不臣服自己的部落――四夷。
北方草原上就生活着这些不服王化的部落,他们逐草而生,过着贫困的生活,为了争夺资源,部落被灭是常有的事。中原王朝看不上这些地方,也没人愿意去。比如强制把一批农民迁过去,不能种地,靠养殖又养活不了自己,只有国家补贴,南粮北运不现实,这些农民也要变成游牧民造反。游牧民弱小――强大――衰落――强大的规律也说明了那些土地养活不了那么多人。
中原王朝不想要这些土地,但又要防止这块土地上的人威胁自己的统治。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就像北人统治不了南人一样。主要是野蛮的封建社会时代,这已到了征服的最大极限了。超过这个极限,内部就乱了,又重来。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回答无非是说那里不适合耕种之类的。的确,关外苦寒,一直没有很好的发展。但明朝后期关外其实汉人很多,也建立了有效统治,不过后面丢了罢了,清朝干脆是柳条边,不让汉人去污秽他们龙兴之地,汉人越发少了。直到清末又有一波闯关东。
关外以前都是种大豆高粱,近几十年才开始种植水稻,产量很不错。九十年代前关外都是中国富庶的地方,汉人核心统治。21世纪后,才慢慢人又少了。所以单从耕种而言应该不是根本的原因。还是太冷了。我们汉人就不适应那种天气。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