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清朝一律要留辫子,那秃顶的和光头的人怎么办?
头发,辫子,清朝清朝一律要留辫子,那秃顶的和光头的人怎么办?
发布时间:2019-0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1644年(明崇祯十七年)清军入关时,多尔衮颁发“剃发令”,规定:只要是清军涉足的地方,无论你官职有多高,面子有多大,也不论你有多穷多可怜,一律削发整个小辫辫,不从者斩。满大街的口号就是:“留头不留发,留发不留头”。这个标准发式就是“金钱鼠尾”式:即把前颅、两鬓的头发全部剃光,后脑勺留下铜板大小的两片头发,编成两条长辫垂下。
清军令剃发匠担着挑子,在大街上巡查,见到留头发的男子摁住就剃,稍一抵抗,就有随从的官兵杀死,把头挂在担子的竿上,示众。
“剃发令”扩大的却是汉族官员
当时有个叫孙之獬的汉人,他家是山东淄川的,他在明朝当官。清军入关时,他就匆匆投降,巴结奉承以求升官发财。多尔衮为收揽人心,让他当了个礼部侍郎,相当于今天的教育部、外交部等副部长。
孙之獬求宠心切,为了迎合清军,他剃了发,留了辫,穿了满服,高高兴兴去上朝。朝堂上,他昂首阔步走进满族大臣集团,满族大臣自谓高贵,高人一等,自然容不下他,都把他往汉臣那推。而汉臣恨他那露骨的阿谀奉承,联起手来不让他进圈,他只好站在满汉大臣中间,既尴尬又狼狈。他恼羞成怒,向多尔衮上了一道奏章,奏章中表示:满汉一家,都得剃发!
“有山东进士孙之獬,阴为计,首剃发迎降,以冀独得欢心。乃归满班则满以其为汉人也,不受。归汉班则汉以其为满饰也,不容。(《研堂见闻杂记》)。
多尔衮早有此意,他为了使汉人与满俗一统,把它作为彻底征服汉人的标志,准奏。当时汉族人认为把几千年的汉儒发式和盛唐袍服变成“鼠尾巴”小辫,这是对他们的尊严和人格的侮辱,“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所以汉人认为,去部分头发留那样的辫子有愧于祖先,宁死不从。此政策一出,原本已经降附的地区纷纷反抗,到处都有汉人和清军的厮杀,血流成河。当时民间流传“留发不留人,留棺不留屋”之语,也曾发生过抵抗剃发令的海州之战、镇江大屠杀、江阴虐杀、嘉定屠城等事件。
3年后,因孙之獬贪财卖官,被罢官,驱赶回山东老家。当时山东谢迁等人正起义,愤怒的民众把孙之獬五花大绑,摧残十多天,他全家老小百十口人全部被杀。孙之獬的头皮上被戮满细洞,人们争相用猪毛给他重新“植发”,最后还把他的嘴用大针密密缝起,肢解他,最终使其惨死。
光头拜顶怎么办
由于“身体发肤,受之父母”这样的思想根深蒂固,对于专门去剃发留光头的人几乎不存在,所以大街上真的出现个光头也是天生的,或者有病头发掉光(和尚、尼姑除外,他们不受法令处分)。
那些拜顶,天生没头发的人,有没有“剃发令”对他们来说都无所谓,他们会去官府开一个证明,证明自己一直都是无毛没有办法。他们为了掩盖身体的这一缺陷,都会戴上帽子,帽子上缀上假的发辫。他们所戴的帽子有小帽、风帽、皮帽,尤以小帽最为流行。小帽的形制以六瓣合缝,缀檐如,因其形状与西瓜酷似,故俗称“西瓜皮帽”小帽夏秋用纱,春冬用缎;颜色以黑为主,夹里为红色。
整个清朝存在267年,而从1644年清兵入关到1799年以前,历时155年,留辫子的趋势都很缓慢。就算到了1799年蓄发最多时的人数不到留全发人数的三分之一。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先补充一下有关头发分布的小知识。
小知识:头发的分布。
这不是医学定义,只是理发的时候头发的分布。一共分六个区域:侧面、底部区、骨梁区、顶区、刘海、颞骨区。
侧面的定义:是从前侧点连接到耳后转角的位置,从侧与后的两个面分别延伸两条直线,会形成一个交点,再垂直于头皮(如图所示)。
底部区:底部区是制造轮廓线的形状。
骨梁区:骨梁区是制造后部蓬松及修正骨骼的作用及支持顶发区的毛发流向。
顶区:顶区是两个前侧点连接黄金点,制造整体发型的高度和体现动感的作用。
刘海:刘海区是在顶点连接额角眉尾处,分出一个三角形区域,制作脸部周围轮廓线。
颞骨区:颞骨区是制造侧面的轮廓和修饰脸型。
从刚才补充的知识上我们也可以看出,清朝初期的金钱鼠尾辫理掉的是除了底部区和骨梁区的所有头发,秃顶的人掉的是上面的头发,所以在这个问题上和普通人没什么区别。
在我国绝大多数朝代,男人一般虽是长发及腰但是并不要求统一的样式,所谓随心随性。但是清朝不一样,我们在看清宫剧的时候总会发现男人留着一个编制成麻花状的辫子,有一些还是蛮不错的。其实实际情况并不是这样子,在清朝不同的时期,辫子也是不一样的。
清朝不同时期的辫子。
我们在电视剧里看到的大长辫子基本上是清朝中后期的辫子,在一些电视剧里将康熙年代的男人的辫子也说成那种是错误的。清朝男人留的辫子根据不同的样式一共分三个时期:清朝前期(建立政权到乾隆初期),清朝中期(道光皇帝时代),清朝后期(民国成立结束)。
1.清朝初期。
初期的时候,经历过留头不留发,留发不留头的惨烈斗争之后,基本上所有活下来的男人都留起了小辫子。对,不是大长辫子,是小辫子。具体的样式是这样的。
这个叫金钱鼠尾辫,听老人说这种辫子又细又长,好似老鼠的尾巴。需要理掉的部分很多,仅仅要后脑勺上一不足半掌的头发。
2.清朝中期。
这是中期的发型。稍微向后移了很多,图片上的人处于清末,1877年,是一个满族人。可能对自己要求的不一样。这个时期的男人可以留的发型不只是金钱鼠尾辫了,还有这种也可以。但是绝对是不可以超过一半的,否则就是违规了。
3.清朝末期。
清朝末期的男人留的发型大多数是我们在电视剧里见到过的那种,又粗又长。基本上是超过了半个头,还有人只是简单的理掉自己额头上面一些的头发而已。
4.清朝后期。
上一篇:司马懿叛变曹氏家族后,为何曹操当年的老部下都坐视不管呢?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