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比上不足比下有余这句话你怎么看?
比上不足,比下有余,自己的比上不足比下有余这句话你怎么看?
发布时间:2020-12-06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平平淡淡才是真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比上不足比下有余。
这很能自嘲一下,也很涵蓄。
自己也清楚自已几斤几两,我做不了老大,但也不能丢了面子。
“知足者常乐”。你真能做到了吗?
说真心话!
别人比我好,我做不到不去不嫉妒;别人不如我,我也做不到我不去他面前炫耀一下,嘴里也许什么都没说,但你们肢体也会告诉对方:你此刻很牛,至少是比对方牛。
先别喷,手放心口,问问自己。
高智商高情商的人太多太多,我也就一俗人。我也愿意和他们一较高下,怎奈真不如人,败下阵来。好吧,还有比我更惨的。安慰一下自已:
比上不足,长了见识。
比下有余,总还算有赢余。
也许这是最好的自慰。但我仍觉得也是一种无奈。
无论是从事某个行业或某个领域,你敢说你没有做老大的冲动?我肯定有。只是能力问题或机缘关系,亦或是其它。
努力了,也成功了,只是没有想象地那么丰满。
一句话:比上不足比下有余。
聊以自嘲。虽有不甘,确也有无奈。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比上不足,比下有余”是人们为自己理想而奋斗的态度、思想,属人生观问题
。既有自我安慰、知足常乐之意,又有其它的不甘落后的积极意义。
从字面上讲“比上不足,比下有余”不复杂
,简单解释:赶不上前面的,却能超过后边的。给人印象,这是说满足现状,自我安慰,不思进取的一句话。
例如,同学考试
。相互间竞争很激烈,人人都想考个好成绩。小明在班里学习很好,一般考试成绩都会名列前茅。可是有一次期中考试,小明考试得了第五名,心里很难过,他哭了。小明在班中始终在前三名,今天落到了第五名,心里当然不高兴了。此时爸妈和老师同学都劝他,说他很优秀,全班30多名学生,你考了第五名,很好了。再说以后考试的机会还多着呢!小明听后豁然开朗,心想:是啊!自己考的成绩虽然不如前四名,但是比自己身后的20多名同学成绩还是挺好的,比他们绰绰有余呢!小明顿时想开了,不再难过了。
在使用“比上不足,比下有余”这句话,并不局限在考试上,这要看具体什么事
。从使用这句话上,能看出人的心态和心理活动。
我们讲一个简单而幽默的小故事
。很久以前,一位老实巴交的农民,他骑驴赶集。路上他悠闲自得,哼着小曲,没想到此时从他背后刮来一阵风,原来是两位阔少爷骑着高头大马,从他身后呼啸而过,吓得毛驴跳了一跳,他差点儿从驴背上摔下来。他望着奔腾远去的阔少爷心中不悦而生气。正在此时,他看到了一帮子挑着担子的男子汉,背着小孩的女人在行走,他顿时消气了。他觉得自己比他们强多了,立刻正了正身子,又在驴背上哼起了小曲。这是典型的自我安慰的故事了。
“比上不足,比下有余”,出自于东汉·赵岐《三辅决录》中“上比崔杜不足, 下比罗赵有余”之句。
这是一个故事:说的是东汉书法家张芝最擅长草书,当时被誉为“草圣”。他的书法好友罗浑经与赵袭常在张芝面前自夸,说自己擅长草书,写得好。张芝感觉这两人没把自己放在眼里,他又不好当面与之争论,只好借助别人夸赞他草书写得好时,谦虚地说:“上比崔杜不足, 下比罗赵有余。”“崔杜”指的是汉代著名草书书法家崔子玉和杜伯度,“罗赵”是指他的好友罗浑经与赵袭。在这里,“比上不足,比下有余”又有不服气,表明自己比别人优秀的意思,也许这就是它的原意。
实践证明:“比上不足,比下有余”使用情况是变化多端的,意义是不确定的
。例如“比上不足,比下有余”在使用上,的确令人有意想不到之感。有的人认为,“比上不足,比下有余”是安于现状,不思进取的一种消极心态。有的人认为,不应该把自己放在“比上不足,比下有余”的位置上,也不应该错误地低估别人,把别人也放在这个位置上。有人认为,如果这样做,是自我毁灭的开始。有人认为,这是典型的不自信,把自己安在不自信的方位上,无形中戴上了愚昧的帽子,是典型的聪明的失败者。有人认为,想成功,就要不怕艰难,学着付出,只有这样,才能跳出“比上不足,比下有余”的思想误区,得之泰然、失之坦然、继续奋斗!还有很多很多......。
仔细琢磨“比上不足,比下有余”的意义是很广泛的
。重点在各个领域中的使用上,在这个过程中,展现出了人的不同心态与思想。
综上所述,“比上不足,比下有余”是人生观问题
。是说:人们在人生路上,如何面对自己的奋斗结果。这关系到自己是停留在固步自封、知足常乐、停滞不前,还是开拓前进、义无反顾、继续奋斗,是成功与失败的大问题,是一个很现实很有意义的大事。
今天我们讨论这个问题,就是要全面理解“比上不足,比下有余”这句话丰富而深刻的正能量
含义。这对于我们在知足常乐的思想基础上,增强自信,敢于为实现自己的理想而奋发努力,有着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比上不足,比下有余”不论出自何人之言,而在民间广泛流传。首先肯定一点,这句话,适用于人的生存和生活的全过程的方方面面的对比性,就看你是从那方面比,就看你是在什么条件下比,就看你是出自内心的比,还是无耐而言之。因此,“比上不足,比下有余”是相对论,不是绝对论。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