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没动力学习的时候怎么逼迫自己去学习?
自己的,的人,你的没动力学习的时候怎么逼迫自己去学习?
发布时间:2016-1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5.自我省视法。彻底解剖一下自己,看看自己的内心究竟怎么了。通过深入解剖,发现问题,对症下药,怠学心理即可解除。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学习分两种情况,一种是自己喜欢的,一种是自己不喜欢甚至讨厌的。如果是自己喜欢的,应该比较容易进人状态。但不喜欢的那种真的要进入状态很难,如果强迫的话效果就事倍功半。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想想自己以后因为学习不认真,无法顺利毕业,只有到社会上干苦力,做得比别人多,赚得比别人少;
想想自己以后因为学习不认真,导致自己的女朋友看不起,惨遭分手,还眼睁睁的看着她投入别人的怀抱;
想想自己以后因为学习不认真,没有好出路,每到开同学会的时候,只有看着其他同学各种炫耀,并对自己各种轻视和白眼;
想想自己以后因为学习不认真,当有发财致富的机会摆在眼前,却因为自己才疏学浅,没有把握住,所有的一切最终都成了别人的嫁衣。
想想自己以后因为学习不认真,自己亲戚的各种瞧不起,父母的各种对比,朋友的各种不搭理,自己的失败,是否觉得不学习也就没有人生。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曾用酒神和日神来比喻人类艺术活动的两种方式。
一种是日神的“走向世界,追求成功”类的理性,一种是酒神的“走向内心,寻求超越”类的情感;而从学习上来看,由于中国特殊的教育环境,几乎不可能有后者的闲情逸致。家长们送孩子们上学,除了超一线城市确实有一些让孩子未来生活多姿多彩的需求之外,更多的群体认为孩子学习的目的是找一个好工作、拿到更好的薪水,简而言之就是成功。
想想父母有真正关心过你学了多少东西吗?一路走来,“过一本线没有、能报211、985吗、要不要试试公务员考试?听说当律师钱很多,要不考过司法考试?你看,邻居的孩子都出国读常青藤了。。。”他们只关注成功本身,学习只是一种手段而已。
在这种情况下,要从学习本身体会到乐趣,也就是出世的乐趣,是根本不可能的。竞争环境太过激烈,寻求日神的竞争式快感成为国人学习的普遍选择(市面上各种三天学会、教你成功的书籍大行其道就是一个侧面体现),也就构成了以下“如何寻找学习之外的乐趣以及工具性(应试教育)学习的基本逻辑。”
毕竟,把成功当作一种目的,学习当作手段是一种再平常不过的事。对很多人而言,必须要衣食无忧,或者成为某种意义上的“成功者”,可能最终才能将学习本身当作一种目的。
学习的有效时间和你的时间都是有限的。
为了让任何人都看得懂,我们简化的一下概念:得到知识的纯度=效率*时间
你的有效时间,一天有多少呢?答案是没有多少,同时还被严重腐蚀。
微信的短文、电脑的游戏、知乎所谓的学习知识......这些讯息本身不能称为知识,因为它们缺乏体系化和进阶性(下面会讲到)。
而如果你一天用在学习上八小时不玩手机,就几乎强过99%的人了。
这对于工作的人来说,几乎等于脱产;对于学校学生来说,评价相当于自律性极强。
而一些基础知识要到熟练,没有500小时是想都不要想。
比如,考过日语N2,天资比较好的500小时左右是要的,如果笨一点,800小时没有问题。
而这800小时,绝对不包括你上课的时候玩手机、自习的时候刷知乎的时间。
想想看,如果一个人的效率时间稀释到了50%,那8小时学习的时间可能就只剩下了4小时。如果这个人不仅仅玩微信、知乎,还是个游戏成瘾的人,那么有效学习时间可能稀释到每天一小时不到。
那么别人每日8小时花三个月就能考过的N2,你可能就要花个2年3年。加之带来的心情不好,那就是永远都不会去考。
所谓荒废青春,就是指这样一天的有效时间投入低到不能再低的做法。
可能你会说,谁谁谁也每天玩游戏啊,谁谁谁各种玩也能考年段第一,通过巨难的考试啊。
首先,这种人毕竟是少数——我见过的学霸,大部分都是有效学习时间和普通人相比巨长的学习成瘾者;其次,人家可能一天都在玩,但是有效的学习时长还是碾压大部分支离破碎的“片段”时间学习者。
至于智商的因素,我是不相信的。很多人之所以相信智商决定论,是自己根本未曾努力过而已,而相信了智商有差别的人,也不过是在顶尖领域顶尖学校的1%而已——也就是说,对于剩下的99%来说,操心智商无助于解决问题。也许你只是失去了学习的正向反馈和方法不对、不成体系、有效时间不多而已。
更深一层。很多人其实放弃学习知识的原因是——认为知识是可以随时取得的。
学生时代老师上课讲得一大堆听不懂,不如不听玩手机看漫画,等下课时自己再自学算了。实际的情况是上课不懂下课也不愿意学;甚至于上课一分钟能听懂的东西,下课一小时未必能学会。
这就是知识相对论的含义:
虽然现在网络上充斥着知识,给人一种知识可以随取随用的假象,然而事实却远非如此——重要的并非是知识本身,而是充分地消化吸收知识所要付出的时间。
时间很重要,而这些消化吸收知识的最好时期,恰恰被很多人所忽略了,所以我们进入下一个章节。
真正的知识没有积累到一关,就打不了下一关(注重关键节点)。
只要是上过中国义务教育的人应该都有这样的体验,在几门科目中,总有自己落后的一门。举个例子,这门科目很可能是数学。
上一篇:到底要不要让孩子从小学做饭?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