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大明朝最有骨气最有血性,为什么土木堡庚戌之变不找也先、俺达汗报仇血恨?
明朝,血性,大明大明朝最有骨气最有血性,为什么土木堡庚戌之变不找也先、俺达汗报仇血恨?
发布时间:2020-12-06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大明朝最有骨气最有血性,为什么土木堡庚戌之变不找也先、俺达汗报仇血恨?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谢@勇敢的心187384339 邀请,现作答:
“大明朝最有骨气最有血性”,“为什么土木堡、庚戌之变不找也先、俺达汗报仇血恨”,这个问题问得好;前者是皇汉明吹的底气,后者是对其的反驳;前者是否立得住,后者是否驳得倒,我来分析分析:
大明建立就元朝为正统,并以其继承者的身份、确认了大明的法统地立;经过明成祖在蒙古草原的五次武装游行后,明军的战斗力就很快衰弱下去了;就因为明军的衰弱,才有土木堡之败、皇帝被俘叩关,才有庚戌之变、蒙骑屠劫平民、财物,皇帝站在城头看风景之事。
不能因为打了败仗,就否认其骨气或血性吧;也不能因为被打怕了、不敢打,就否认其骨气或血性吧;也不能因为皇帝被俘叩关,胆小怯懦而不顾平民生死、财物被劫,就否认其骨气或血性吧;皇帝被俘叩关也只一次而,蒙军入关成常态,也不能否认其骨气或血性。
那大明的骨气或血性表现在那呢?报仇血恨了吗?明英宗回朝复位,即杀了保卫京城的于谦,并杀害了阻其叩关的大臣、将领,这不是表现了大明的骨气或血性吗;蒙古部落是打不过的,但明宪宗对当时弱小的建州女真来个“犁庭扫穴”,不正是表现了大明的骨气或血性吗,并且,把对蒙古的仇恨报在了弱小的部落上了;在蒙古的侵扰下,被迫开放了蒙汉贸易,但叫“贡贸”,名义上的规避,也表现了大明的骨气或血性。
从上述可知,大明的骨气或血性就是:欺软怕硬,仇恨转移;虚伪无耻,外刚内怯。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谢邀,所谓明朝的骨气和血性是明吹吹出来的。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我大明不和亲,不赔款,不割地,不纳贡,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大明天下第一。
瓦剌是我大明的附庸国,每年纳贡为什么打他呢?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感谢邀请。
土木堡之变后,为什么明朝不着急报仇呢?其实想来不是不愿,实在是短时间内做不到罢了。
三大营的毁灭
朱元璋从建国之后,组合出来的明朝劲旅三大营,用骑兵、步兵、神机营的火器兵组合而成,这三大营一共大约近20万的兵力,是明朝军队的核心精锐。在历次征伐蒙古的战争中,三大营都发挥着相当关键的作用。
然而在土木堡之战中,明朝五十万大军出征,三大营精锐全部跟随英宗前去,晕头转向的做了蒙古刀下鬼,自此明朝精锐已经毁于一旦。而在土木堡之变后,三大营残余的士兵已经为数不多,经过于谦紧急调动到京城的明朝大量二线部队填充进去,可惜做京城防卫还好,要想远征蒙古草原,是在有点心有余而力不足。
明朝官僚体系的第一次崩溃
明英宗前去讨伐蒙古的时候,跟随他的不但有三大营等明朝精锐部队,而且还有一百多名的文武官员,这些人中很多都是明朝开国元勋的后人,有英国公张辅、成国公朱勇等人,六部尚书也有多人跟随,有兵部尚书邝野、户部尚书王佐等人,其他文臣武将,都可谓当时明朝的国家精英了,虽然大太监王振已经总揽朝纲,但是很多正直的人依然还健在,整个明王朝朝堂依然人才济济,熟悉国家运作的工作。
但是土木堡之变后,明朝朝堂一下子有点断代的感觉。六部尚书都缺了好几个,坐班办事的位置很多都空着。功勋武将更是一下子损伤大半。古人有说,想要培养一个人,那可是最艰难的,古时候武将多出于世家,其实也是因为其从小耳濡目染兵法战争的原因。
此时明朝面临一个窘况:真要找到一位有威望的大元帅统帅诸军,却做不到。
明景帝的犹豫态度
当皇帝之前,明英宗的这位弟弟百般不情愿,后来被逼无奈,还是在于谦等人的请求下登基称帝,被蒙古大军抓走的明英宗成了太上皇。可是真正当了皇帝之后,这种俯瞰众生的感觉估计逐渐的笼罩了明景宗的心头,他不想让自己的哥哥明英宗回来了。于是他也不发兵出征夺回明英宗,也不合蒙古人主动交涉要求送回明英宗,后来一个幸运的人在一次幸运的机会下,请求也先把明英宗送了回来。
紧接着明英宗就被自己的弟弟明景宗给圈了禁闭。可见明景宗内心已经非常留恋当皇帝的感觉了。但是他没有儿子呀,似乎等他死了皇位迟早还是明英宗的。这让景宗内心非常不平静,最终病倒了。
两位皇帝在短时间内的交互,导致朝堂混乱,明朝党争开始了
明景帝还没死,就有反对于谦的人暗中勾结军队,放出了明英宗,完成了英宗复辟。复辟就复辟吧,没想到再次当了皇帝后明英宗硬气了很多,把于谦等人以“党争”名义抓了起来,一时之间朝堂之上人人自危,见了对方都得好好揣摩一下对方的心思才行,不然哪天被人害了都不知道。
这下子朝政开始被耽误了,上下一心为国的政治体制出现了崩解的迹象,内阁制度不再好使了,被宦官、皇帝、朝臣玩弄于股掌之间。人人为了自己的利益考虑,便没有多少人为国家考虑,自然不再有征伐蒙古的事情出现了。
最终,土木堡之变后,明朝面对蒙古大军逐渐处于退缩防守的姿态,再也没有主动征伐过了。
上一篇:小鸡几天出壳?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