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三国演义》空城计,司马懿为何不杀死诸葛亮?
司马懿,空城计,魏国《三国演义》空城计,司马懿为何不杀死诸葛亮?
发布时间:2016-1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综上所写。退兵理由有:
1,对曹魏不爽,知道打不赢的时候才想起我。没必要用心。
2,司马懿乃临危受命,已经闲置很久。身边势力十去七八,曹睿虽无能,但还是其主,不宜功高盖主,应该养精蓄锐。
3,若尽破蜀兵,擒拿诸葛亮,蜀国几乎亡矣。后期不免“狡兔死,走狗烹。”下场。
4,留着诸葛亮,蜀魏必然还有战争。有战争,就有司马懿的工作。不仅可以让司马懿得以坐实官位,还可以扩展自己实力。
5,最主要一点,三国真实历史没有诸葛亮空城计。司马懿想杀也不是空城计杀的了的。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空城计放孔明和华容道放曹操,形式不同,道理相通。诸葛亮觉得司马懿应该懂得起。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因为诸葛亮从容镇定的表现,琴声不乱,城门大开,扫大街的人不慌不忙,因此怀疑城中必有伏兵,诸葛亮早以做好准备,用箭射也不会射到,还可引发城外四周没城内从兵來围困自己,不如退兵再做安排。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空城计是《三国演义》中最为精彩的一段,是著名的以少胜多的战役,实际上是司马懿与诸葛亮两人之间的博奕。诸葛亮之所以能大胆地以“空城”退敌,就是他能准确地惴摸到了司马懿谨慎、多疑而心虚的心理状态而设下的。而诸葛亮淡定自若,悠然抚琴的气势,震慑了司马懿。他想诸葛亮一生行事谨慎,在大敌当前,毫无惧色,琴音袅袅,如若没有实力,定不可能做到如此淡定,稳而不乱其中必定有诈,担心他自己反中了诸葛亮的计,经过几番侦察,亦不顾他儿子的建议,最后才决定撤军。
这场战役实际上是两个人之间的心理博奕,谁内心更强大,谁才是最终的赢家!而诸葛亮以独出心裁、奇异的思维方式,使他成功地化解了一时的危局,转败为胜,这般胆识、魄力与判断力无不令人钦佩!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空城计是三国演义中,很精彩的一段,可以说把诸葛亮的计谋说的“神乎其神”,其实正史中,是没有空城计这段的,易中天老师也曾说过,空城计不是很合理。
咱们今天先假设它合理,来说一下,司马懿为啥不能用箭射“装淡定”的诸葛亮。
1、弓箭的射程“够不着”诸葛亮
大家知道,三国是啥时代,大概是公元200多年,那个时候,生产的弓箭,根本射不到诸葛亮。
大家不要被电视剧中的情节给骗了,那时的军队,根本没有那么豪华的装备。
曾经看过一个考察宋代弓箭的文章,里面各种换算十分复杂,我直接说结论吧,按照作者的考察,宋代的弓箭,最大射程是200米,有效射程是120米。
有人会说,可以了100米就能开射,距离很长了,但是距离越长,精度越低,毕竟弓箭不是“子弹”,会受到阻力,还有“万有引力”,所以想要百米外就射人,只能说,开玩笑。
骑兵射箭,基本上在20米之内才开射,超过这个距离,很难射中,当然后来加了“瞄准器”,就是咱们见到的“弓弩”,这个玩意,可以增加一些射程,50米左右吧。
其实50米已经算很不错的距离了,现在咱们的轻兵器,大部分的射击距离不会超过250米,而在实战中,基本也都在50米的距离内进行。
都是为了保证精度,没有精度保证,要这些武器有啥用。
所以说,按照三国时候的生产力,恐怕要距离诸葛亮20多米才能射中吧,20多米,诸葛亮早就看见你了,你凭什么射人家,何况人家在高出,你在地处,阻力和“万有引力”,更大啊!
所以说,想要靠弓箭射诸葛亮,是不科学的。
2、司马懿当时慌张,判断失误
大家知道,当时司马懿而已并不知道诸葛亮会在这里,兵书有曰:穷寇莫追!
司马懿怕诸葛亮出什么幺蛾子,所以脑袋一热,判断失误。
这个也不是没有可能,有时候,孤军深入,真的很危险,何况对方还是“军神”,所以为了慎重,司马懿及时撤退。
3、故意放走诸葛亮
这个结论大家应该听的很多了,因为当时曹丕刚死,曹睿继位,曹睿本来就忌惮司马懿权势太大,所以司马懿也做过一段时间“闲职”,后来诸葛亮北伐,才不得不请“司马懿”出山。
如果司马懿这次擒住了诸葛亮,就相当于干掉了“蜀国”,因为在蜀国,诸葛亮基本就是大权在握,一个人说了就算,是蜀国当时的实际统治者。
但是这样的话,司马懿就功高盖主了,毕竟曹睿这种小皇帝,刚刚继位,朝中没有自己的势力,本身也没有“军功”,自然是压不住司马懿的。
但是这个时候,司马家族还没有绝对的夺权实力,一旦曹睿让他“良弓藏”,他司马家族就“嗝屁”了,所以司马懿放走诸葛亮,其实就是在给自己找“工作”,要是诸葛亮死了,他也就没“兵权”了。
总结:
空城计的确是很精彩的故事,也是现代依然使用的“计谋”,就算在信息很发达的现代,“空城计”依然有实际作用,不仅仅在军事上,在咱们的职场、人际交往、项目谈判等等地方,依然有很不错的效果。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