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你如何评价“不是书法家却会书法”的陈丹青的书法?
书法,书法家,他的你如何评价“不是书法家却会书法”的陈丹青的书法?
发布时间:2016-1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从陈丹青的书法作品来看,并没有过多的传统书法碑帖的元素,也就是他对书法的继承方面并没有下过太多工夫,这也是实际情况。从他的作品当中我们能隐约看到米芾和王铎的痕迹,不知是因为真的学习过两位书家,还是因为对艺术的理解相似。因此在他的书法作品中,具体到点画的形质和用笔方面来看,能力虽有所欠缺,但也有一定的功底。
但妙的地方在于,他对传统国画的理解和认识非常到位,他把国画当中的一些用墨的技巧和用笔的能力带到了书法中来,因此他的书法作品在用墨方面,浓淡相兼、燥润相生,章法布局方面也非常的灵活到位。
书法的内在表现:精神
陈丹青先生是一个艺术家,同时也是一个作家,在很多方面有着自己独到的见解,是一个敢说真话的文士。在任教清华美院教授期间,因为对教育制度的教条、刻板难以认同而愤然辞职,在当时也轰动一时。
我们说“字如其人”,书法是一个人内心情感、文化修养的外在表现。陈丹青的书法作品很有意思,你具体看每一个字的时候,都没有觉得有什么好的地方,但是组合成一幅作品时,却个人带来不一样的感受。
陈丹青的老师木心常言:"字都给魏晋人写了,今人再弄,是绝望的。"
但是陈丹青干了一件非常好玩的事情,就是拿起油画笔来画书法。他把传统书法名帖,用油画画了出来,可以说是别具一格。但是若没有一定的书法功底,这倒是一件蛮难的事情。
陈丹青的书法当中有着一种书卷气,是一种典型的文人书法。所以虽然他不是一个书法家,但是他的书法作品却有着书法的内涵。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对于这个问题,我谈谈我个人的一些一些看法和观点,欢迎大家提出不同的观点,我们共同讨论!
陈丹青,绝对是一位赫赫有名的人物,在很多人的心目中,陈丹青学识渊博,文质彬彬,颇有风度。
因为父亲喜欢文天祥的诗句“留取丹心照汗青”,所以给他取名陈丹青,而陈丹青后来也果然走上了丹青之路。
1980年,陈丹青的《西藏组画》一经问世,便引起了极大的关注!也可以说使他一举成名。
他的老师就是大名鼎鼎的木心,记得在之前看过的一本书《木心谈木心》里,陈丹青记录了五大本的笔记。
在很多人看来,陈丹青的成就是绘画和文学,提到陈丹青的书法,很多说陈丹青不是书法家,但是书法了得!
这是陈丹青的书法,说实话,陈丹青的书法水平不会比他的绘画水平低。
陈丹青的书法并不是像很多文人那样随意挥洒,可以看出,陈丹青的书法是笔笔有法度的。在潇洒中又不乏厚重之感!
在陈丹青的书法作品中,我们可以看出那种文人独有的气质!
而陈丹青却不以书法家自居,我觉得这一点是难能可贵的!
对此,你怎么看呢?欢迎大家留言,感谢关注!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陈丹青先生近十几年活跃在媒体视野范围内,是大众熟知的文化名人之一。
从专业角度看,他的本行是绘画,根砥在油画等的西方绘画艺术。陈先生其他方面的能力,如评论写作等,一如他绘画上的起步阶段,本质是自学得来的。的确,一个本有很强自学能力和动力的人,如果在名家牵引指点下,他的自学所得同样会质量很高,所有学问本质上也确有不同程度自学的特性与可能,人文艺术更是。但是我们要注意一点,这近二十年的陈丹青基本是靠媒体拓展名气——他在绘画领域还有多少影响力我无从得知,在下不是此圈子中人——他的言论作为、贡献、话题最活跃的地方无疑在社会大众这里。这意味着,陈先生相当一部分的事业定位,不能用专业眼光考量了,例如他极力推举的木心先生,连同他们师徒的文字世界,从文艺评论立场上看,也许并非没有争议,价值评估也许并没有那么巨大。
说到书法,陈先生对自己是否懂得书法的自我评价,我倒是相当敬佩的:客观,他说得相当客观。网上呈现的几幅陈先生的墨宝,我个人的评价是,在业余水平中已经属于高段位的了,但不是书法家的作品,书法一些基本原则和玩法,陈先生的确尚处于相对陌生的阶段,下面简单从他的笔法、用墨、结体、章法、风格把握上说几句:
网上搜了一下陈先生墨宝,大体发现,他摹拟的风格有两类,帖派和碑派的风格都有。下面图一“作而不述”四字,见到褚遂良的影子,但是用笔不精,粗糙生疏,软弱无力的毛病一望而知。图二“贺钱江晚报二十年”的题词,精到不少,整体通透,有雅气,笔画更有近褚体的地方,同时又揉合了一些碑派清刚俊秀的味道,比较可观,在名人题词中风格算是很不错的了。但是,笔画细看,依然有毛病,例如“岁”字“厂”中的撇,鼠尾状,属病笔;“少”字没有一笔可观,“血”字最后一横,很有褚体特征,可惜之前的几笔与它没有内在联系,整个字的风格是割裂拼凑的;“江”字也是没有一笔到位,属整幅题词中最失败的一个字。这是陈先生书法的一种。
第二种,更多人称赞的,如写木心的诗、写陶渊明的诗等,据网上一些说法,是从陈先生书法作品展中拍摄出来的。这一路比较自然舒服,大体(含糊地,因为陈不专业)以碑派格调写清劲洒脱之怀,符合陈先生在大众心目中的形象定位。书法家与业余书法爱好者,或者现代文人写的字,最本质的区别在于前者无论整体看,局部看,从细节到整体的营造,都有较高的完美表现,后者则无法很好地做到这一点。陈丹青现时的书法恰好属于后者。这几幅字,章法均称,用笔追求苍劲,乍一看,很不错,但是仔细些看,毛病就出来了。例如“图四”写陶渊明诗的一幅,第一行“忘忧”二字,是败笔的累积,“忘”字起笔的点和心部几笔可谓惨不忍睹,“忧”字从用笔到结体都不对,正文最后“此生”二字作为收结,章法意识不到位,显得很弱。从笔力上说,因为并非经过长时间的书法训练,不少笔画没有力度,软、生硬,过度干涩等,没有完整达到苍劲有力,风采精神的境地。
上一篇:怎样能连续一个月吃方便面吃不烦?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