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为什么现在科技这么发达也不挖掘秦始皇陵?
秦始皇陵,陵墓,地宫为什么现在科技这么发达也不挖掘秦始皇陵?
发布时间:2016-1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而另外一件大家可能不知道的事是,当初刚挖掘出来的兵马俑是彩色的。这些彩绘俑经过2000多年的埋葬,在出土后遇到空气氧化,致使其彩绘快速脱落,变成了我们现在看到的灰扑扑的泥人模样。
在定陵和兵马俑的问题上,我们已经犯下了一些错误,所以目前当我们的技术水平还不足以应对规模巨大的秦陵地宫时,绝不贸然开挖才是最明智的选择。
关于不可开挖这件事,一定还有其他的原因,我在这里只是总结了一部分。秦始皇陵蕴含大量绝无仅有的信息,必将颠覆我们原有的历史概念。请大家把“保护”写在留言区,毕竟我们都有义务保护好这份祖先的遗作,同样也是人类文明的瑰宝。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临潼真的很垃圾,秦始皇陵把路中断了,这么多年也不修条路,附近几个村的老百姓和娃上学都是问题,有谁考虑了吗?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历史的教训可是历历在目,是否还有人记得郭沫若开挖明皇陵的事,当时国内考古技术明显不足,还要强行开挖,导致陵墓里面的文物遭到毁灭性的损坏。而秦始皇陵的面积更大、文物更多,在技术不够足以保护好文物的情况下,贸然动土,出了事谁也担不起这个责任。
汉前墓地的陪葬品大多都是竹简、壁画、丝绸等极易氧化的东西,而这些文物埋在地里几百上千年,突然接触空气,在没有有效的保护措施下,很容易氧化后失去色彩。
先举例说说技术方面的问题
我们从电视和书上看到的出土竹简是这样的:
但其实是这样的:
(我们后面看到的竹简都是经过专家查阅史料后恢复的样子。)
马王堆出土的文物,我们看到的是这样的:
其实是这样的:
马王堆汉墓女尸出土后由于技术限制,现在只能在防腐液里保存。以上种种举例,就是为了说明,以前包括现在技术都无法完美的挖掘秦始皇陵。
再说假设开挖秦始皇陵需要动用的资金、设备、人员、技术等。
“据国家勘探结果显示:秦始皇陵的总面积为56.25平方公里,这个面积几乎为78个故宫大小。陵上封土原高为115米,如今还有76米,陵园内与内外两重城垣,内城周长2840米,外城周长6210米。”
如果现在动手开挖也不是不行,那么首先要弄一个可以包围56.25平方公里秦始皇陵的屏障,这个屏障必须从地上到皇陵顶部全方面包围,为的就是把墓地和外界隔开,接着再派一大批人看守,预防有人浑水摸鱼,然后再动员各种最先进的仪器,二十四小时监控保证墓地里的温度和湿度,随时注意文物任何变化。
(先来个复原图,更直观些)
上面那些技术性的预算我们先放一边,就说光是把秦始皇陵上面的封土处理掉要花多少钱。
我们按面56.25平方公里计算,封土的高度为76米,我们已知皇陵的造型为圆锥体,那么计算得出体积约为14.2亿立方米,按照运距10km计算。挖运和别的措施费用为40元算,因此仅是挖运土方这一项就要花费568亿多元。而运费还是我以比较低的价格算,如果土质原因容易塌方的话,价格还要另加。
所以从资金、设备、人员、工程量等等来计算,这就是一大笔的投入,但就算资金、设备、人员全部到位,可技术还是最现实的一大难题。
汉代墓、明代墓挖掘造成的损失不是一次两次,都是因为技术方面不到位的原因。
“上世纪50年代,定陵墓打开的一刹那,原先五彩斑斓的丝绸就在瞬间全部失色;70年代马王堆汉代墓,里面存有数量巨大且种类繁多的丝绸和竹简帛书,也是因为技术原因,在出土时还很新鲜,而在出土后就迅速氧化变色、变形,并且还没有任何技术可以复原,这次的损失极为惨痛。”
(定陵被氧化的黄袍)
秦始皇陵里面,作为千古一帝的墓地,其陪葬品必然是巨大的,如果能够完美挖据,那么困扰世人的谜团可能就一一解开。
“秦始皇陵地下布置了用水银做的江河湖海,今尚残留遗址。”
考古工作者用仪器探测出墓里确实有着大量的水银和金属,这些水银被封在墓里出不来,但如果开挖的话,这些水银就会立刻挥发。谁能解决这个大量水银挥发的问题,让这些有毒气体不会随着空气飘带四处污染周边百姓?
再说个问题,秦始皇作为千古一帝,历史上对他一直翻案,更是导致了他的一生都是迷,如:焚书坑儒事件、为何他没有皇后、徐福是不是日本人的祖先、传国玉玺是否在他手里,还是真的流传于世然后丢失等等。这些都是世人津津乐道的话题,因此人们对这位伟大的皇帝充满了崇拜和敬畏。
但是我们在充满好奇和以他为荣的时候,是否了解到一个问题?
秦朝时候的文化、经济、科技等跟我们相差几千年,那时候是不是真的有好东西陪葬?
秦始皇陵的记载都来自史书记载,如果有误怎么办,毕竟史书也会有错误的地方。
如果打开陵墓后发现里面除了一大片水银,没有我们期望的那些文物怎么办?
那时候秦始皇陵在世人心中伟大的形象会不会崩塌?
我们对千古一帝的信仰该何去何从?
当我们以五千年华夏文明自豪,看不起那些把破剑和石头当神器的小国时候,回头发现我们自己也没有期望的那些引以为豪的神奇,我们的落差会是巨大的。
因此,个人认为国家从资金、技术、信仰等方面考虑,还是暂时的不动手,与其出现反差心理,还不如就这样保留着,让大家在心里一直保留着神秘感。
最后再说一个,我们已知的金字塔规模在世界陵墓中算是非常大的,但跟秦始皇陵对比起,其内部结构算是比较简单的。华夏朝代更迭频繁,墓地结构都不一样,造成考公工作难度不同,而秦始皇陵挖据难度更胜于前。
简而言之,秦始皇陵不能在技术不足的情况下拿去练手,不然造成的损失是不可估量的,还是以稳妥为主。
上一篇:孩子在家里横行霸道,在学校里却性格相反,害怕学生,老师,畏首畏尾的,怎么办?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