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末代皇帝傅仪为何一辈子如此波折,是生不逢时吗?
溥仪,他的,日本人末代皇帝傅仪为何一辈子如此波折,是生不逢时吗?
发布时间:2016-1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末代皇帝傅仪为何一辈子如此波折,是生不逢时吗?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没落的王朝,哪有顺顺利利的,也就是在新中国,要不你看,哪个朝代,最后一位国君,有好下场。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说句实在话,溥仪一生的不幸,除了生不逢时外,和以下几个人有直接关系;
第一个:他的老爹载沣,载沣身为摄政王,做事畏畏缩缩,本来被慈禧委以重任,但能力一般的他,最后被袁世凯逼出摄政王之位。
有个传言说的是溥仪3岁登基的时候一直不停的哭,载沣为了哄溥仪不要再哭,不停的对溥仪说"快完了,马上就快完了"。
第二个:冯玉祥,一向以爱国自居的冯玉祥,他一直把溥仪当作封建王朝的尾巴,总是想方设法想要除掉溥仪。
1924年10月,逮住机会的冯玉祥不顾一切反对将溥仪赶出了紫禁城。
第三个:日本人,受到日本人土肥原的忽悠蛊惑。作为傀儡皇帝被利用。这是溥仪一生最大的败笔和悲剧。
喜欢的朋友欢迎留言+关注!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傅仪从什么都不懂的小男孩因为慈禧的一道所谓的圣旨召去成为了新的皇位继承人。成为了在历史漩涡中无法自主沉浮的牺牲品,登基之后,溥仪成了世界上最缺少父母陪伴、也是最孤寂可怜的孩子。6岁,是正常的孩子淘气的年龄,而他是通过和弟弟练字的间隙闲聊,才知道辛亥革命已经成功,没有人知道是谁代替他颁布了《退位诏书》,但木已成舟,发布了就是发布了,挽回不了,多难以置信啊,在那个年代,一代皇帝,竟是因为别人才知道自己已经退位的消息。
那时候他才懂了自己只是紫禁城里这一方天地的皇帝,不是外面大千世界的皇帝。他也并没有因此沮丧,仍然像往常一样,直到母亲去世了,他身为一名本该掌握一切的皇帝,都没能去看母亲最后一眼,没能踏出这偌大的紫禁城一步。那一刻,他才对自己“名存实亡”有了深切体会,并明白,只有让自己强大了,才能做所有自己喜欢的事情。名为皇帝,嫔妃必不可少,选妃时,本来自己选好了皇后人选,但因为各位太妃们的阻挠,他不得不从。他从来都没能自己决定一件事情,他的主见,在周围人看来,就是各位利益最大化的综合体。
当初臭名昭著的“活人实验”,他受尽了天下人的指责,可谁又能知道,本性善良温顺的他,一心想着恢复自己眼中祖国荣光的他,被日本人伪善的面具骗的团团转呢“!只有日本人愿意帮助我。”当时四壁楚歌的他早已认定年龄相仿又爱笑的日本天皇不会害他,”从小被太监们、太妃们照顾的他 又哪里是那个纷扰复杂年代的对手呢?尽管傅仪是皇帝,但他并不痴迷皇位带给他的痴迷,他甚至主张在皇宫内实行民主政治。
14岁的溥仪因为他的人生导师庄士敦先生的原因开始进行西方文化的学习。在那4年里,溥仪不仅在生活方式上逐步发生巨大改变:还学会了怎样骑自行车,因为近视,还戴上了眼镜,剪掉了代表旧时代的大辫子,穿上了帅气,但当时怪异的中山装,学会了跳快步舞、打球等社交活动,并且开始向往西方的民主政治。所有发生变化的过程,在这一系列新奇的体验中,他是最普通不过的青年男孩。
就像所有快乐的时光总是短暂的。没过多久,日本占领了东北三省,便要求溥仪登基成为所谓“满洲国”的皇帝。想法简单、心思单纯的傅仪没有看透日本人的真实阴谋,顺了他们的意,成为他们的傀儡皇帝,日本人甚至还利诱溥仪在各种文书上签字,溥仪为了保护身边人,没办法只能委曲求全。溥仪在日本人的毫无尊严的监视中,尝够了所有不该他承受的屈辱滋味。这种没有自由的日子直到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满洲国”彻底土崩瓦解,溥仪因为对婉容的真情出逃未遂,心甘情愿被军队俘获,才结束了他的丑恶屈辱的“前半生”。
在我看来,他也许是可悲的,没错。但是,我认为他至少还是坚强的,忍受了那么多常人难以想象到的屈辱,并最终活了下来,还在晚年勇敢地写下了他的“幼年陋室”。也许,作为平常人的我们,面对这些,应该会承受不来。所以,他可能没有我们想象中的那么伟大,只是在我看来,他是一个真正爱国、勇敢、并且从未被打倒的坚强的人。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