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水浒传》为什么不以方腊起义为主而以宋江起义为主?
水浒传,梁山,方腊《水浒传》为什么不以方腊起义为主而以宋江起义为主?
发布时间:2016-1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问题补充: 北宋末年农民起义很多,宋江的起义只是其中一个,而且规模非常小据说只有36个人影响力也不大,而方腊起义规模很大还建立了政权据说可能有上千人,应该是很有影响力的,为什么水浒不以方腊起义为主而以宋江为主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与施耐庵协商吧。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伟人曾经评价《水浒传》说这部书好就好在投降,只反贪官,不反皇帝……,宋江投降了,就去打方腊。言简意赅的道出了水浒传的中心思想和作者的阶级立场和政治态度。造反者历来为统治阶级所不喜,所以宣扬造反者的作品必然会为统治阶级所禁。著名的造反者方腊理所当然不能成为小说的主人公,而名不见经传又打着“替天行道”旗帜的宋江俨然的成为寄托作者某种想法的最佳人选。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因为宋江是朝庭的奸细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宋朝历史道不明,忠诚善良不容宁。四大奸权掌着控,昏君皇儿为他荣。及时宋江替天行,招来四方豪杰雄。五虎上将八骠骑,个个神勇无人敌。地煞天罡来保宋,结果上了不归程。破大辽捉王庆,征的田虎方腊平。一百单八众好汉,归来只剩数几雄。悲惨壮烈血沙场,暗壕利器穿透身。飞天铁滚狼牙钉,无处身还只有拼。义搏云天梁山汉,一缕青烟感赞叹。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巜水浒传》以宋江为中心是地理位置特定的人文景观。
方腊活动的地方虽然也有水,但没有水泊梁山那样的气势。再说《水浒传》的作者可能不了解方腊,固一场战争就灭了完事。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与作者所处的社会环境,创作立场有关,全书一直是批权臣不反朝庭,即没说民不聊生也没写改天换日,替天行道忠君爱国有其历史原因,毛主席曾批宋江投降主义,现李雪健所饰宋江活灵活现,令人感叹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宋江在真实历史上确实领导过农民起义,不过很快就被张叔夜设计平定。而方腊起义的规模就大很多。也正是因为这样,方腊起义成为一本揭露官逼民反的书才可能性不大。
第一点,《水浒传》的题材并不完全来自施耐庵,
早在南宋时候,好汉的故事已经在民间流传,其实这就是朴素的民间艺术创作。
宋人作《宣和遗事》,形成了《水浒传》的蓝本和雏形,杨志卖刀、劫生辰纲、怒杀阎婆惜等故事已经出现,主要人物林冲、李逵、武松、鲁智深等也有了概貌。元杂剧里水浒故事很多,梁山好汉更是发展到了一百零八人。施耐庵将这些材料编纂,升华,经过艺术想象的加工,才有了后来的《水浒传》。
第二点,方腊起义当做故事,可塑性不强。因为方腊是彻彻底底的农民起义,和官府完全走到对立面上,手下的将领也就缺少故事。而宋江起义规模较小,可以传说的事情反而很多,《水浒传》中的人物,几乎每个人身上都有很多逼上梁山的无奈和心酸,有许多内心的矛盾和冲突。比如武松、鲁智深、林冲,每个人都是一个故事。
第三点,如果歌颂方腊起义的书流传了出去,官府一定不答应,一定很快被封杀。而《水浒传》就还好一点,披上了反贪官不反皇帝的外衣,只要皇帝身边没有小人,清君侧,那摇身一变,变成忠臣良相,还可以为国家做点实事,就不做反贼了。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