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欣赏名人佳作,作文中细腻的动作描写到底是怎样的?
老孙,细节,动作欣赏名人佳作,作文中细腻的动作描写到底是怎样的?
发布时间:2016-1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欣赏名人佳作,作文中细腻的动作描写到底是怎样的?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欢迎光临“温馨❤语”。
对题主的这个问法,我的理解是:欣赏了名人佳作中细腻的动作描写以后,在作文中怎样写好细腻的动作?
一、名人佳作欣赏:
老孙头打马(周立波《暴风骤雨》中一段)
老田头走到老孙头跟前,问道:“你要哪匹马?”
“还没定弦。”(点评:心口不一,老孙头的自私心理暴露无遗。)
其实老孙头早相中了拴在老榆树底下的右眼像玻璃似的栗色小儿马。听到叫他的名字,他大步流星地迈过去牵上。(点评:这个动作,生动形象地描写出老孙头急切得到玉石眼麻利动作,和生怕别人牵走玉石眼的心情。)
张景瑞叫道:“瞅老孙头挑匹瞎马。”
老孙头翻身骑在儿马的光背上。小马从来没有人骑过,在场子里乱跑,老孙头揪着它的剪得齐齐整整的鬃毛, 小猪馆叫道:“老爷子加小心,别光顾说话,——看掉下来把屁股摔两半!”
老孙头说:“没啥,我老孙头赶了29年大车,还怕这小马崽子?哪一号烈马我没有骑过?多咱看见我老孙头摔过交呀?”(点评:得到了玉石眼,老孙头洋洋自得,开始逞能、吹嘘;同时,我下文伏笔。)
小儿马狂蹦乱跳,两个后蹄一股劲地往后踢,把地上的雪踢得老高。老孙头不再说话,两只手使劲揪着鬃毛,吓,吓得脸像窗户纸似的煞白。马绕着场子奔跑,几十个人也堵它不住,到底把老孙头扔下地来。它冲出人群,一溜烟似地跑了。郭全海慌忙从柱子上解下青骒马,翻身骑上,撵玉石眼去了。这儿老孙头摔倒在地上,半晌起不来。(点评:玉石眼给新主人老孙头一个“下马威”,让他当众出丑。照应上文,跌宕起伏。)调皮的人们围上来,七嘴八舌打趣他。
“怎么下来了?地上比马上舒坦?”
“这屯子还是数老孙头能干,又会赶车,又会骑马,摔交也摔得漂亮,啪嗒一响掉下地来,又响亮又干脆!”
几个人跑去扶起他来,替他拍掉沾在衣上的干雪,问他哪块摔痛了。老孙头站立起来,嘴里嘀咕着:“这小家伙,回头非揍它不可!哎哟,这儿,给我揉揉。这小家伙,……哎哟,你再揉揉。”(点评:语言描写,“回头非揍它不可!”是说给别人听的;他高兴着呢,两个“这小家伙”摔得他心里像吃了蜜。)
郭全海把玉石眼追了回来,人马都气喘呼呼。老孙头跑到柴垛子边,抽根棒子,撵上儿马,一手牵着它的嚼子,一手抡起木棒,棒子抡到半空,却扔在地上,他舍不得打。(点评:一连串的动作描写,前五个短句写他气势汹汹,“(点评:一连串的动作描写,前五个短句写他气势汹汹,“非揍它不可!”接下来两个短句,没戏了!一个赶了29年大车,从来没有过一匹马的老贫农老孙头,对于第一次属于自己的玉石眼,是多么地疼爱,有着多么深厚的感情。)
二、描写方法归纳:、
通过上面的简析,我们可以看出,作文中成功的细腻的动作描写,需要做到:
1.细致地观察生活,多向人请教,揣摩人物的心理。 2.穿插必要的语言描写和心理描写。
3.文似看山不喜平,适当地设置波澜。
三、开始牛刀小试:
用上面归纳的描写方法,写自己最熟悉的材料,怎么样呢?不要落入俗套哦!如学骑车、骑车、修剪花木······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名家名作中的细节都有“立体”的效果。请看孙犁《亡人逸事》末尾的一处细节描写:
临终之前,她还向我提起这一件小事,问道:“你那时为什么把布寄到我娘家去啊?”
我说:“为的是叫你做衣服方便呀!”她闭上眼睛,久病的脸上,展现了一丝幸福的笑容。
此处细节描写真切传神,人物如现眼前。它将一对老夫妻间深厚的爱情十分“轻巧”地渲染出来,尤其是妻子临终时呈现出来的满足与幸福感,跃然纸上,散发着浓郁的动人气息。这就是细节描写的魅力。
这段细节描写是“立体”呈现的。其结构形式是:个性化的语言+典型动作+瞬间捕捉的神态。
它给我们的启示是,细节描写要多角度多层次地刻画,才能把人物的精神面貌集中传神地展现出来。进行细节描写时,要注意其构成要素,包括人物典型化的语言、动作、心理、肖像、情态、服饰以及与之相关的场景等。
事实上,一些考生不仅重视考场作文中的细节描写,还注意到了细节描写的灵活变化形式,使一些满分作文的细节描写达到了“立体”的效果。
细节描写,在一些满分作文中不难看到。
上一篇:近年来农村学校学生越来越少,哪些因素影响了这一局面?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