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如何把公务员备考积累变成面试考场上“舌头的记忆”?
考生,有的,紧张如何把公务员备考积累变成面试考场上“舌头的记忆”?
发布时间:2016-1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如何把公务员备考积累变成面试考场上“舌头的记忆”?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首先明确一点,舌头的记忆,来源于源源不断的练习!
公考面试中,面试答题基本上就是想到什么说什么,脑袋里没有干货,是答不出来的。所以,如何才能让自己说的出来呢?
一、背模板
公考机构面试回答已经研究的很透彻了,一二三怎么分条目回答写的很明白,更是有好多的万能模板,这些要背!不是说你理解了答案是啥就行了,而是,要把那些答案变成脑子里的记忆,要张嘴就来。
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绉嘛。
二、多模拟
为什么多模拟呢?因为好多人一面试就紧张,脑子里有东西,就是说不出来。就是要多说多模拟多练,这与性格内向或者外向无关,话,一定要说重点,说到点子上,啪啦啪啦的一直说,即使嘴快说了不少,也白搭。自己对着镜子,加强练习,看着自己的表情动作神态,哪里不合适就改。再就是可以把自己面试从敲门到离开考场的模拟都录下来,回看一下。你会发下,自己怎么那么多的小动作呢?眨眼,晃头,抖腿,眼神飘忽等等问题,看起来很不好,这些细微的动作,会给考官一种不自信的感觉,要注意。
三、找亮点
经过系统培训的面试考生,水平都在伯仲之间。那么如何脱颖而出呢?
关键就是,你的答案有没有亮点!
什么叫做亮点?
就是提法,要求,名词!以及有没有自己独到的见解(这里说的见解,就是与模板不一样的看问题的角度)
面试时,如果说到让你去情况非常复杂艰难的乡镇任职,你要怎么做?
表态的话,大家都会说。
但是,你要是说上一句,习主席对年轻干部的期待“大事难事看担当,逆境顺境看襟度”,会让人眼前一亮!
面试中的前80分,只要按照套路出牌,足矣拿到手。那么决胜的分数,很大程度决定于你的亮点!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很多考生在国考面试中都会有不同程度的紧张。“我们队伍里有一种恐慌,不是经济恐慌,不是政治恐慌,而是本领恐慌。好像一个铺子,本来东西就不多,一买就空空如也,再开下去就不行了”。毛主席在延安开展学习活动时提出的概念完美解释了我们答题中为什么会紧张的问题。那么如何消除紧张感,把备考时的积累在考场上变成“舌头的记忆”呢,中公教育专家在此进行详细分析。
在面试过程中,紧张是必然的。任何人面对陌生的环境,做陌生的事情是都会紧张的。但有的考生有很多临场经验,还有的考生经过了大量训练。对考场布置、考试形式已经了然于胸,却依然紧张。这就是因为“本领恐慌”。面试过程中大概15分钟3道题目,总共需要讲两千字。肚子里没有货,自然讲不出来;一讲就没,自然不敢讲出来;不知道自己讲的什么,当然越讲越心虚。
每个人都想在面试中大方、自信、从容、得体。但是这需要不断地积累、不断地训练。天下古今庸人皆以懒字致败,天下古之才人皆以傲字致败。想要胸有丘壑,离不开不断的积累,离不开谦虚的态度。有的考生考前备考很认真,做模拟题很投入,从每道题的开场白怎么说、到综合分析题目对策怎么提,一字一句的记录。事例、名言、过渡句、总结语等等慢慢记、慢慢积累,最终化茧成蝶,一面成公。也有的考生自认为基础不错,其实不懂答题思路、不懂门道,缺乏知识。做到了流畅,就膨胀了、自满了,再也装不进去东西,答题的时候只知道吃老本,最终只能被别人慢慢落下。
想要做到在考官面前进退有据,侃侃而谈,大家还是需要多积累一些东西,在考试前准备充分,做到开口前对问题认识就足够深刻,合适的话术,好的开头结尾、例子信手拈来。这样在考试就不是心惊胆战的迎接“裁决”,而是展示自我的一个机会。自信自然由内而外的散发,因此,有丰富的积累还需做到勤学、勤练、勤反思。
一、勤学。业精于勤荒于嬉,无论自身处于什么水平,都要虚怀若谷,不骄不躁,不断学习,不断进步。一方面平时注意浏览时事政治、评论员文章,积累对事物的正确看法和规范表述。做到认识深刻,培养公务员思维。另一方面每天花费一定的时间进行背诵一些案例、话术。多背诵多记忆,完成答题必备的知识积累。
二、勤练。有时候不知道自己问题在哪,或者明明记了许多东西在答题时却用不出来。就是练的太少,答得太少。这就需要抓住每一次练习的机会,不断地重复,最终形成“舌头的记忆”。就能在答题的时候,一张嘴就层次分明、条理清晰的把话说明白。
三、勤反思。上岸是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是一场看不见的马拉松,很容易丧失动力或者迷失方向。这就需要勤反思:1、反思自己取得了哪些进步,增强信心。每天给自己定个小目标,可以是一个名人案例,可以是精彩的开头或者结尾。在每天课程结束时,看看自己学到的东西,获取信心。2、反思自身答题还有哪些不足,每次答题时给自己录音,两天听一次,找出问题,为下一步复习定方向。3、反思与别人的差距,根据老师的点评和自己与优秀考生的对比,找出可以达到最高分的方向,结合老师要求勇攀高峰。
上一篇:5月1日起厦门“四桥一隧”停收车辆通行费, 你怎么看?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