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孟子说“人性本善”,荀子说“人性本恶”,两个儒学大师怎么会有这么大的分歧?
荀子,孟子,善恶孟子说“人性本善”,荀子说“人性本恶”,两个儒学大师怎么会有这么大的分歧?
发布时间:2020-12-06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孟子说“人性本善”,荀子说“人性本恶”,两个儒学大师怎么会有这么大的分歧?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谢邀请:孟子善,荀子恶,终归是孔子门下的争论,历史事与物的证实,人性的善恶都有,都存在着矛盾,都存在着报应。俗话说:恶有恶报,善有善报,只是时晨末到。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孟子说人性本善,但也需要后天的教育否则有可向恶。荀子说,人性本恶,但也需要后天的教育否则难以向善。两人意见相左,但殊途同归,都需要后天的教育。所以三字经曰,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恶。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人本善恶同生!会哭会笑!喜笑怒骂是天生的!后天的改变是由于后天混合信息的融合左右了自己!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人性本无善、恶。所以孟子、荀子都说错了,故他们俩都不是圣人。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因为一个是孟子,一个是荀子。所以分歧就很大。其实一个人自己有的时候跟自己还自相矛盾。他俩的这点小矛盾算什么?
其实人性的善与恶,根本就不是问题。它只是一个定义。你把它定义成善的他就是善的,你把它定义成恶的,他就是恶的。因为你根本就没有办法去证明它。你也永远证明不了她。既然没有办法去证明的问题,就说明人刚出生的时候,就不具有善恶的本质。善与恶都是在后天的生活环境当中逐步生成的。
刚一出生的小孩,他所具有的素质很明显能看得出来的制质是:勇怯,有的孩子出生的时候胆子就特别大,有的出生的时候胆子就特别小,例如男孩和女孩,在这方面明显差距较大。这一点我们是可以证明的出来的,所以,人出生的时候只有勇怯之分,没有善恶之分。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孟子被商鞅批到无法抬头,还有什么权利说人性!儒家思想独尊,统了几千年,就没落了几千年。封建文明止步不前,连四大发明都止步不前。儒家思想,为了独尊,统,进行修书,对于文化,百家,想怎么修就怎么修,想怎么改就怎么改,修到脸目全非,改到称心如意!只不过,为自己脸上贴金吧!儒老,儒少一讲出话,一写出文章充斥别人思想,百家之精髓,这就是偷吃不抹嘴,被人抓现行的!
善与恶,决定着环境与风气,风尚。什么文化决定国度本质,国民气质!①,马上民族,夸马,用弯刀杀人如切菜!②,穷秦,私斗成风,人好斗,向武!③,看看,我们志愿军,战斗英雄黄成!多少英雄儿女!向我开炮!作为一个民族,应该有点精神,气节,骨头,骄傲才是!只有儒家思想,儒老,儒少,才老是嘴冒泡泡,说什么人性善,什么人性恶呀?作为一个古老民族,远古传承,就应该有本民族精神,品质,气节,骨头,作为中华民族的一员而感到骄傲!老是人性,人性善恶,儒家思想真是垃圾,舍本求末!连民族精神不追求,没有气节,骨头,精神,民族优秀品质,那么就从了儒家思想所谓人性,善恶!那又怎么样?那时还不是洗干净脖子任人杀,从1840年,到抗日战争,小鬼子可不理你中国人,人性善与恶,东洋刀可是见血的!儒家思想有媚骨,无血性,那样?成为没落民族!现在还有现实意义,又跑又送,升得快,这就是媚骨,迎奉!也就没有所谓理想与境界!
为什么说国人无信仰呢?其实,国人敬天,畏天,人在做,天在看。也就是天作裁判,成为国人共识,国人意愿,国人信念!也就是心中有善恶,天做裁判,超越信仰!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没分歧啊,这说的手心,一个说的手背。真假,善恶,好坏,都是一体两面。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