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刘强东口口声声称员工为"兄弟",老板与员工真的能成为兄弟吗?
兄弟,老板,员工刘强东口口声声称员工为"兄弟",老板与员工真的能成为兄弟吗?
发布时间:2016-1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我是朴素思维,我来回答这个问题。
刘强东称员工为兄弟,引申出一个问题,老板与员工真的能成为兄弟吗?
答案:不能。
主要原因从以下几个方面来阐述,从而说明老板与员工不具备兄弟的要素。
1.意气相投、志同道合
老板与员工意气相投倒是完全可能,有共同的品质,共同的追求是一种很常见的现象。但志同道合却不太可能,老板与员工各有各的情况、各有各的实际情况,志向可相同,但不会一致,道更为不同,因为格局本就不同,这便是为什么有人会是老板,而其他人是打工者。
2.有福同享、有难同当
兄弟的第二个特点就是有福可分享,有难可共挡,而老板与员工,一个剥削者一个被剥削者,有着根本上的不平等。有福老板先享,有难员工先当。这是天然逻辑,王东岳先生讲过一个概念,任何一种社会构型、观念构型都是一种天然的自然生存结构导致的。
因此从生存角度来讲,老板与员工不可能做到有福同享,有难同当。
3.肩膀齐才可称之为弟兄
兄弟不但要存在共同的荣誉感,还有有着交往上的平等性。而作为一个企业,老板与员工永远不可能在交往上存在平等。就算老板真的想让员工成为自己的兄弟,但员工也不会真正会按照他的逻辑来应对。
因为在领导面前总免不了口不应心,面临着激烈的竞争,更免不了去奉承领导,免不了耍些小心机,有的甚至低三下四。不平等注定不可能成为兄弟。
从以上几个方面来讲,老板与员工不可能成为一种天然的结果,也是一种必然的结果。不用说老板了,就算是领导与下属也照样不可能真正的成为兄弟。因为作为打工者千万不要天真,我听过一个老领导跟我讲过一句话:领导很爱你们,但你们千万别当真。
意思很简单:就是领导也许是真正的对手下好,但千万别当回事,因为你不可能同样的去爱领导,就算爱,也不过是一种不平等的爱。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我认为不能,兄弟文化并不是科学合理的文化,并不是能保证企业长远发展的文化。
先说一下中国存在的兄弟文化的来源:
兄弟文化来源于中国民间传统的哥们义气文化,最典型的就是四大名著的水浒传的兄弟文化,108将,大碗喝酒,大口吃肉,大秤分金银。封建社会农民起义宣扬的兄弟情深,哥们义气,在起义的初期发挥了重大的作用,可以将所有人团结在带头大哥的身边,为了共同的目标而努力,是一种凝聚力、战斗力的体现。但是往往到了农民起义的后期,面临着利益的诱惑,兄弟情义已经无法起到应有的作用,例如水浒传后期,到了招安的阶段,因为理念不同,对招安存在分歧,兄弟情义已经无法团结起所有的人,有的毅然出走,比如武松,鲁智深;有人接受招安,比如宋江。有的被谋害,比如李逵。
所以兄弟文化实质上是一种封建文化,事业初期可以用,长远发展一定要杜绝。
在而企业中的兄弟文化,创业初期,领导者以自身的人格魅力,带领一批兄弟创业,在初期艰苦的阶段,的确能够凝聚人心,大家也能够忍过困难时期,为了共同的创业目标而努力。但是公司已经稳定发展的情况下,只讲兄弟情,不讲利益分享,不讲企业文化,使命和愿景,公司无法发展。
刘先生的兄弟文化可以休矣。老板与员工真正能维持长远发展的纽带只能是职场的契约精神和共同的企业文化。
什么是职场的契约精神?简单化就是劳动合同关系。员工为雇佣的企业和老板干活,发挥自己的能力,企业给予员工合适的薪资福利待遇,并且每年有薪酬待遇的增长以及岗位的晋升渠道。这样才能真正的留住人,兄弟归心。
什么是共同的企业文化?简单化就是共同的人生追求。企业文化就是一个共同的追求,为了什么大家聚在一起?为了一起挣钱?为了实现企业兴旺,国家富强?还是为了世界发展?只有共同的纽带把大家维系在一起,为了共同的使命而奋斗,企业才能发展。
所以,小公司靠兄弟情维系,大公司需要的是契约精神以及企业文化来发展。刘先生的兄弟文化不适宜目前京东的高速发展。
以上,如有不同意见,可以沟通。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我觉得做公司,做企业,还是岗位职责和工作范畴、利益分配明确的好。这做兄弟,好的不说,这不好的方面,老板得问问能不能帮兄弟担着?往长远看,还是别了。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剥削与被剥削之间的关系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在老板谈企业平均工资的时候,老板和工人就是兄弟;在老板让工人无休止的加班的时候,老板就会和工人谈兄弟,其他的你就别想了。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