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科举考试最大的弊端是什么?
科举,制度,考试科举考试最大的弊端是什么?
发布时间:2016-1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束缚了人的想象力,扼杀了人的创造力!一切以框框条条为准,一切以皇家利益为重!浪费了智慧!封闭了视野!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这个问题,我的回答是;在《建军大业》这部电影中
胡适先生就说过。科举考试的最大的弊端就是只会考试,不会实践。只懂理论,实际操作能力基本较弱。
我们需要的是实务人才,而不是只会做题。不会操作的人才。纸上谈兵终是浅,唯有实践才能出真理!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受制于天,,,题材有限,格式固定,思想保守,导致当官者唯唯诺诺,不敢出新除旧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任何事务都是有优缺点的,不可能都是优点或者都是缺点。科举考试自所以存在了1300年,是1300年不是13年也不是130年,说明这种制度是符合当时社会需求的,可以为社会提供需要的人才。之所以不在执行,是因为社会的发展。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隋朝发明了科举,唐朝把它真正利用起来,成为拣拔寒门才俊的方法。唐朝成立的背景首先要联系进来,唐朝的开国皇帝李渊原本就是隋朝最大的门阀贵族,隋朝后面的动乱,如果不是有大的门阀贵族存在,随时可以取而代之,隋唐之乱或许会持续的时间更久。
科举取仕本就是一种对门阀贵族过于庞大的影响力和势力的制衡,所以唐朝才有“牛李之争”,门阀贵族与科举出身的寒门一派死磕。要达到大唐江山永固,再不被其他的门阀贵族们所取代,就要用科举培养人才,慢慢削弱门阀贵族手中的权利。
科举在有宋一代,达到它的顶峰。通过科举,产生了一个又一个名臣和高士,用高薪养廉、尊重读书人,宋朝获得了长久的繁荣和灿若银河的文艺兴盛。范仲淹、苏轼……,都是一朝跃龙门的,由科举拣选出的娇子。
后来,在元朝的铁骑破坏下,中华制度受到了彻底的破坏。“崖山之后无中国”,中国进入到了皇权一统的真正的专制时代。科举还是在为社会源源不断提供着人才,但因为专制,社会日趋压抑,活力日减,繁荣不再。这大概不能算作科举的弊端,但缺是科举无法解决的大问题。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嗯,弊端就是偏科。全是文科,理科占了一丁点,你说弊端大不?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科举考试制度起始于汉代,隋炀帝创立进士科这一真正意义上的科举制,到1905年废除科举制,有1300余年,对封建王期的选贤作出了贡献!
科举制度中最大的蔽端是要求考生严格按八股文来应对,只有做好八股文才能获得主考官的亲睐,才能进入朝廷,因此埋没了相当多的人才,为历史的进程创造了很大的阻碍!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禁止出科技的成就的,美洲粮食出现后,没有那样红了
上一篇:层高3.3米,面宽3.3米进深4.5米这样做楼梯可以吗?如何设计好一点,谢谢?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