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你们没钱的时候是怎么过的?
没钱,都是,我的你们没钱的时候是怎么过的?
发布时间:2020-12-06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其实,人都是有同理心的,都喜欢勤快能干主动积极的人,哪怕不喜欢,也会有一些不好意思的情绪在里面,从而不会太过驳这种人的面子。最终就让这些人更有机会脱颖而出。所以,怎么说呢?当你没钱,没资源的时候,就放低你的姿态,多用体力和时间去做一些事情。时间最终会回馈这些人足够的回报。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因为附近大多都是开车的人,公交格外少,常常在路上遇到不认路的民工问路,我告诉他可能打个车就起步价,但走路要走老半天。他很执拗,鼓足一口,就往我指的方向马不停蹄地告诉。大热天,路上都是来来往往的车,坐在车里吹着空调的人。望去看着他的背影,汗水打湿了薄衫,我知道他坚持的不是他认路的本领,而是对于钱该花在刀刃上的价值观。没钱使人无奈地理智。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我觉得可以喝西北风!如果是东南风可以当点心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没钱的时候,就想着赚钱,赚到钱了,不舍得花,都存起来,因为怕以后在过穷日子,穷的时候一天一包方便面,三顿都吃它,一吃就是一个月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首先来说钱不是生活的全部,但是没有钱确实也过不好生活,如果实在没钱的时候,就只能先降低生活的品质标准,然后努力的去赚钱改善,最重要的问题是怎样去努力改善,而不是没钱怎么样去生活!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当年戒赌吧还在的时候,风行一种诸如《赌城不是天堂》之类的“澳门伤痕文学”,导致大家老觉得挂逼群体的叙事结构应该是悲怆的被动挂逼,进而延展到了中产阶级喜闻乐见的“阶层固化”,知识分子能刷到存在感的留守儿童/寒门再难出贵子。
这种吃x一样高高在上的关怀反而是极端傲慢的。诚然很多人是被逼上梁山,但挂逼群体的主力从来都不是他们。
他们完全不能理解“打工是不可能打工的”和“做一天阔以玩三天”到底是什么意思——对我们来说,打工这件事情本身就是“系统性的焦虑状态”,并不在乎到底是在流水线还是办公室。
打工只是维持生存的必要负担,所以日结不是被逼的,而是根本做不到坚持一个月。
那再进一步的话,自然就是挂逼了。因此挂逼不是生存方式,是生活方式。
豆瓣曾经有个3000块活一个月的热门话题,知乎也有180如何活18天的热门问题,每次看到这种题目我就想笑,城市白领的思想实验对挂逼老哥来说真的有点异轨审美的味道——他们竟然觉得要钱才能生活?
我感觉我有必要教育你们一番。
一、吃
曾经在百度龙华吧(就是三和所在地)看过一个老哥发帖说,自己并没有变成流浪汉的自觉,而是在某一天从网吧走出来的时候,仿佛这就是自己的生活。
颇有几分《流浪北京》里早年艺术家盲流的自觉——我不想特意的去做盲流,但是自然而然也就这样了。
不过这么洒脱的也不多,每个挂逼老哥在突然发现自己付不起15元床位或者网吧包夜费的时候,大多还是慌过一阵的,但是活人不能被尿憋死,后续的展开也都会自然起来。
很多人想到流浪生活都会说开宝箱,但是其实超市和便利店剩下的食物很少直接进入垃圾桶,拿水果举例,首先他们会打折促销,再就是卖给榨汁和做拼盘的,最后烂到完全不能吃才会扔,显然这时候你也吃不到什么了。
开宝箱最多得到的还是瓶子和废纸板,食物上除了少数包装食品,大多还是残羹剩饭为主,挂逼也是不吃泔水的,因为生病问题更大。
1:超市试吃
所以这里必须引入一个概念,就是你一定要保持自己的基本整洁,否则很多事情你都是做不到的。
在各大超市都有各式各样的试吃区,如果你活动范围足够大,完全可以每天吃一家超市并不引人注意。
有老哥告诉过我好利来的试吃最棒,能吃饱,我怀疑让他放弃的原因是担心患上糖尿病。
还行。
2:施粥
天下亚逼是一家,我挂逼大理的时候遇到过一个叫“慈缘斋”的饭馆儿,这地方吃饭不要钱,唯一的诉求就是要你先听俩小时国学。
在异国他乡的夜晚,突然又想念起慈缘斋万年不变的菜式。
不要问我为什么,因为我又没钱了。
有饭吃,别说让我学国学了,就是让我承认此世的监牢物质的罪渊也没问题,毕竟我没钱了。
后来才知道类似的东西全国都有,有的是亚逼中年发的宏愿,有的是寺庙的日常行为。有些周末开,有些初一/十五开,但最终你总是可以在每天都找到合适的觅食地。
上一篇:如果要做一个选择,QQ,微信和头条只能保留一个,我选头条,你呢?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