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道德经》中的“无为”为何?
道德经,自然,不为《道德经》中的“无为”为何?
发布时间:2020-12-06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当领导的要干好领导的事
老子讲的无为而治并不是让你整天睡大觉,什么也不管,什么也不做,而是让你要干好自己应该干好的事,不去乱作为。
现实生活中,如果一个领导整天忙着去写文案,去看卫生打扫好了没,去看车停好没,甚至墙上定个钉子都要亲自看亲自定好位置,那累死也管不好,那就没必要要职能部门和部门经理等人了。所以领导要干好领导的事,要把好公司方向,抓住大事,放下具体小事,发挥下属的主管能动性。
要向刘邦学习,刘邦说“夫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镇国家,抚百姓,给饷馈,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连百万之众,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三者皆人杰,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者也”。说他智谋不如张良,治理国家,保障后勤不如萧何,带兵打仗不如韩信,看似无用无为,实则有大用大作为,他会用这些人为自己工作所以最后成功了,领导还当的轻松。所以“无为”在现实生活中,就是当领导的要干好领导的事。
做员工的要干好员工的事
当领导的干好领导的事的同时,就是员工也要干好员工的事,不妄为不乱为。当保安的就是要把大门看好,把安全管好,当保洁的就是要把卫生打扫干净,当文员的就是要把文章写好,各司其职,各自作为。如果保安整天想着领导要怎么管好公司,业务怎样拓展,而不是是干好本职工作,整天这里被盗那里被偷的,那不是乱为吗。保洁整天不打扫好卫生整天想着文章怎样写好,卫生差的,这不是乱为吗。文员整天想着怎样讨好领导或者献媚领导,文章一塌糊涂那这不是妄为吗。
凡事没有干好自己本职工作的,其实就是在违背自然规律,违背规则,必然会出问题,所以“无为”对于员工来说并不是让你睡大觉不干活,而是干好本职工作不妄为不乱为。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其实“无为”的意思就是阴阳家的“易”,就是日月(阴阳)交替,变化无穷,在这个过程中不要试图将阳变为阴,也不要把阴变为阳,违背事物的本来规律。
“无为”的思想也是儒家的“中庸”,就是找到事物的平衡点,说话处事要做到阴阳平衡,运转无穷。
“无为”的意思也可以是墨家的“兼爱”、“非攻”,这也是一种维护阴阳平衡,避免破坏国家这个机体组织模式崩溃的方式。
“无为”还可以是兵家的“不战而屈人之兵”或“以战止战”,使国家机体在动态发展中找到与其他国家的更大体系的平衡。
“无为”还可以是纵横家的“纵横捭阖”,在国家交往过程中如何实现国家之间的战略平衡。
一句话,对于儒教国家而言,“无为”思想可以说是治理天下的总纲,相当于儒教国家的头部理论,“中庸”相当于儒教国家的躯体理论,“兼爱非攻”相当于手足器官理论,“以战止战”相当于儒教国家的武器强制理论,“纵横捭阖”相当于儒教国家的语言巧取理论,所以老子主张如果每个组成部分实现了“无为”,就天下大治,就可以完成“无为而治”的宏伟目标。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道德经》中之“无为”含义丰富,略不同于我们现代文中理解之无为,且在《道德经》中共有十处明显出现“无为”的字眼,在不同篇章出现均有不同内涵,有介于此,我将根据“无为”在《道德经》中所有出现的语境做一一解释。最后再对老子所做的“无为”进行总结,列举其在生活中如何应用。本回答为本人依据论文内容而作,内容非胡编乱造,具有较高可信度,愿能有益于阅者。
当然,“无为”之思想贯穿文本始末,非此十处所能概括,还望斟酌。
如果觉这十处之解析繁琐难懂,可以直接跳到最后,看结论。
1.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道德经》第二章
本句所在整章内容为: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矣;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矣。
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较,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
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
万物作焉而不辞,生而不有,为而不恃。
功成而弗居,以其弗居,是以不去。
为,是有意识的行为,也就是说,“为”是有一定动机的。
“道”作为天地之本,它顺生天地万物,人也是道的产生物。“道”并不有意行之,乃是符合自身本然的性,“自身本然”是老子所谓的“自然”,也是道家后来提倡的“自然”。
“人”具有“道性”,老子认为“人”也应符合自身本然,即自然,因此应“无为”,“为”则逆自然。
天地万物因道而生,道便显现在其中,但这并不是每个人都能够从中明白自然之道,明白无为的智慧,而能明白到的,便是“圣人”,圣人便根据天地之道,“无为”以合道,泽化百姓。
行则过足,言则过多矣,多则偏,偏则背道,故教之不言,以其能行也。
2.为无为,则无不治。——《道德经》第三章
本句所在整章内容为:
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
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
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智者不敢为也。
为无为,则无不治。
道生天地人,道是民心之本,道是民心之真,民心即道也。
人的欲望生发,则产生争强好胜之志,于是逐渐离道,离道则生乱。
而无为则能减少民的欲望,弱化其争强好胜的志向。
给予民以生养之基,“不尚贤、不贵难得之货、不见可欲”,这便是“无为”。
民生强健,圣人以道来引导他们,则民“不争、不为盗、心不乱”,守真抱朴。
即便民是不知“道”的,“道”却在民心中、在民的行为中,因此“无不治”。
3.明白四达,能无为乎?——《道德经》第十章
本句所在整章内容为:
载营魄抱一,能无离乎?
专气至柔,能婴儿乎?
涤除玄览,能无疵乎?
爱民治国,能无知乎?
天门开阖,能无雌乎?
上一篇:什么是人居的好环境?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