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秦国灭亡后,法家被抛弃了吗?
法家,儒家,思想秦国灭亡后,法家被抛弃了吗?
发布时间:2016-1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也证明在治理国家的时候,统治者使用的仍然是法家思想,只不过为了更方便的治理人民,所以才选择推崇儒家思想。
如果你要是说因为统治者不说这些思想是法家的,所以就说抛弃了法家思想,那你不觉得,你这有一点儿眼睛有毛病的意思吗?家里面一只本来黑色的狗,和一只白色的猫,(今日头条漩涡鸣人yy首发于尚可网)你把狗染成了白色,结果有人就说啊,这不是狗了,只有猫是白色的,可以,这一只被染白的狗被称为了猫?你不觉得这荒唐至极吗?
再者,我们换一个思想,真的法家不去治理国家以后,一个国家就不会去使用法家思想吗?商鞅死了以后,大家都认为商君之法在秦国不可行,可是商鞅死了以后,秦惠文王,也就是杀了商鞅的那位秦王,仍然在行使商君之法,你可以说秦惠文王抛弃了法家思想嘛,你可以说秦国这个时候抛弃了法家思想吗?绝对不是。
这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嘴上喊着不要,但身体还挺诚实的。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法家并没有抛弃,而被不断继承发展。
①西汉初期,一个重要特点就是“汉承秦治”,法家依然存于汉朝之中,汉宣帝曾经说过的““汉家自有制度,本以霸王道杂之”就体现这一点。
②东汉末年三国时期,陈寿《三国志》曾经记载曹操“揽申、商之法术”众所周知申不害与商鞅皆为法家代表,可见此时依然盛行。
③南北朝时期的北魏道武帝拓跋珪也在政治上推崇法治。
④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的近代社会中,出现章太炎、梁启超等人的“新法家”。
因此,足以证明法家没有消亡,而是以自己的不同表现形式来不断发展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法家并没有抛弃,而被不断继承发展。
①西汉初期,一个重要特点就是“汉承秦治”,法家依然存于汉朝之中,汉宣帝曾经说过的““汉家自有制度,本以霸王道杂之”就体现这一点。
②东汉末年三国时期,陈寿《三国志》曾经记载曹操“揽申、商之法术”众所周知申不害与商鞅皆为法家代表,可见此时依然盛行。
③南北朝时期的北魏道武帝拓跋珪也在政治上推崇法治。
④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的近代社会中,出现章太炎、梁启超等人的“新法家”。
因此,足以证明法家没有消亡,而是以自己的不同表现形式来不断发展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回答问题前需要先搞懂,什么是法家,和儒家、道家有什么区别
道家是阐述整个宇宙的基本法则,给治国提出理论体系;
儒家是讲人伦法则,观天道,定人伦,用来治人伦的操作守则;
法家,主要是用来治事的,三家各有各的用处,当下社会涵盖三家,所谓道为体,儒为用,法为术。
再看题目,法家被抛弃了吗?法家不但没有没抛弃,现在很流行,业绩考核,项目经理,都是法家的应用。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并没有被抛弃,古往今来法都是一直存在的,俗话说国有国法家有家规,不以规矩不成方圆。如果抛弃了法这个社会是不能进步的,如今世界上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的法律。个人觉得只要有人法就会一直存在的。
秦时期的法律相对来说只是比较苛刻严厉,百姓犯一点小错就会丢掉性命。这样的法有好也有坏,但是个人觉得弊大于利。所谓物极必反,虽然严厉的法律能让国家更加安定但是百姓长期在这样的环境中就会人心惶惶,进而导致社会动荡,秦国灭亡个人觉得更这个有很大关系。然后秦国灭亡以后法家并没有被抛弃,只是后来的法律相对来说没有那么严厉了。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回答问题前需要先搞懂,什么是法家,和儒家、道家有什么区别
道家是阐述整个宇宙的基本法则,给治国提出理论体系;
儒家是讲人伦法则,观天道,定人伦,用来治人伦的操作守则;
法家,主要是用来治事的,三家各有各的用处,当下社会涵盖三家,所谓道为体,儒为用,法为术。
再看题目,法家被抛弃了吗?法家不但没有没抛弃,现在很流行,业绩考核,项目经理,都是法家的应用。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