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三国魏延究竟是个怎样的人?该如何客观评价他?
汉中,刘备,蜀汉三国魏延究竟是个怎样的人?该如何客观评价他?
发布时间:2016-1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咱就别说杨仪有多怂多阴了。这个魏延当着上官和众僚属的面,拔刀要杀令一个僚属,这可是近于谋反啊。
·三忌:与同僚不睦,恶名远扬
魏延能从一部曲升为在军事上仅次于诸葛亮的第二人,魏延难免有些自傲,不把任何人放在眼里,就连诸葛亮都要让三分。针对魏杨之斗,诸葛亮伤透了脑筋,本来北伐之事就够繁琐够闹心,可是内部还起火了。
求此时此刻,诸葛丞相的心理阴影面积......
可,诸葛丞相又能怎么办?魏延英勇善战,杨仪善于政治,哪一个都是季汉不可多得的人才;季汉本就人才匮乏,如果真的处置了魏延和杨仪,季汉可真的没有什么大将了。
因此诸葛亮睁一只眼闭一只眼,除了利用自己的职务来压二人,减少他们的争执;还派自己看中的费祎来充当和事佬,调节二人的矛盾,可这样,魏杨恶名还是传到了远处的东吴。
费祎
有一次,费祎出使东吴,孙权这样讲到:“杨仪、魏延,牧竖小人也”。
不仅如此,孙权还劝说早早处理了这二人,因为诸葛亮一旦离世,二人必将成为你们的祸害。
孙权身为英主,看人的眼光还是不错的。果不其然,诸葛亮病危,矛盾果然升级,甚至差点伤及季汉根基。
·四忌:不听军令,火烧栈道,只为一己私利,差点断掉同袍回家的道路
诸葛亮病危期间,曾告诫长史杨仪、司马费祎、护军姜维等作在其身殁之后按要求进行撤退,同时令魏延断后,如果魏延不从命,就随他的便。
看到了吧,诸葛丞相并没有要杀魏延的意思。如果魏延乖乖遵守命令,或许还能安度晚年,平安无事。
可魏延依旧开启作死的脑筋,在诸葛病逝后,公然当着费祎的面叫嚣:“丞相虽亡,吾自见在。府亲官属便可将丧还葬,吾自当率诸军击贼,云何以一人死废天下之事邪?且魏延何人,当为杨仪所部勒,作断后将乎!”
诸葛尸骨未寒,在全家上下都对这位为国为民的丞相哀悼时,魏延却说出这般放肆无礼之言,不避忌讳的同时还把长史杨仪给骂了一遍。还要令费祎与他手书连名,告知诸将讨贼。
费祎是什么人,是诸葛依仗的继承人,更是未来为国为民,顾忌季汉生死存亡的贤相之一。如何能容忍魏延这般无礼放肆。于是费祎假借一番言语,哄骗魏延后脱身,随后报告给了杨仪等人。
魏延看到这么多人都无视他的建议,恼羞成怒,迅速赶在杨仪大军前面,将栈道烧毁,断了大军的归路。这无异于将大军置于死地。
不仅如此,魏杨二人还互相上表,将“谋反”推到了皇帝刘禅面前,刘禅见二人如此闹,连忙问侍中董允、丞相府长史蒋琬,问他们谁更有可能造反?
董蒋皆担保杨仪,认为魏延更容易谋反。
王平
为了阻止魏延更疯狂的举动,大将王平前往抵御魏延,魏延仍不知悔改,而王平大骂魏延的先行军称:“公(指诸葛亮)亡,身尚未寒,汝辈何敢乃尔!”
并且王平以言语感化魏延麾下士兵,结果士兵们都很羞愧,认为魏延本就理亏,纷纷在王平的安排下,纷纷离开了魏延,魏延众叛亲离,只带着儿子数人逃亡,逃到汉中。
都说小人不可得罪,可魏延不知死活狠狠得罪杨仪,屡屡触犯军规,众叛亲离,辜负了先帝刘备和诸葛丞相的信任之恩,最后马岱被杨仪致使,魏延自己落了个身首异处不说,还因杨仪公报私仇连累亲族,终不得好下场。
魏延的下场与小说《三国演义》比起来,同样令人唏嘘不已,魏延虽然勇猛,但他性情恶劣,目中无人。导致上下厌烦,连自己有难都没人救他。
而就算上官有错也不该当堂顶撞,引得大家都厌烦。如果魏延能够收敛自己的行为举止,行事低调,多学学为人之道,最后也不能落到这般下场啊。
所以,魏延是死在了自己的手中啊。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谢邀。
魏延在三国里的定位:武功韬略属于上乘。可算将帅之才。在西蜀后期应数一哥。其跟随刘备在征服西川时战功很大。后来镇守汉中时,在西蜀属于最好的,十年来内政外交特别出色。刘备还是信任他的。
刘备死后,诸葛亮主持大局。魏延始终被诸葛亮排挤。后终于被杀,诛三族。魏延的悲剧主要是。
其一:诸葛亮重文轻武,对武将防范措施做的很好。诸葛亮对每个人都用计,连环计,让大家互相抑制。 而不是互相配合。
其二:西蜀从刘备开始打天下时就风气不好,帮派气一直存在。顶层:刘备,关羽,张飞绝对是嫡系。中层:诸葛亮,庞统,法正,赵云,黄忠,糜竺,糜芳,简雍等。下层:马超,魏延,颜严,李严,彭漾等。这是层级。还有派系,嫡系、荆州系、西川系。嫡系里包括顶层全部和中层的一部分。这些人,刘备为主。关羽和张飞和诸葛亮就一直不和。糜竺,糜芳也是谁也不服。他们每个人都有特性,刘备对他们是放心有余,管理不足。诸葛亮对他们是利用有余信任不足。刘备集团和曹魏集团的区别就在这里,结局不同的原因也是这样。每个人都有确点有优点,能够让手下互补才好。关羽傲,守荆州被孙权擒杀是西蜀没落的开始。张飞暴,被手下捆杀。刘备义,非要替关张报仇,刘备诸葛亮开始就喜欢火攻,(火山新野,火烧博望坡,火烧赤壁)不计老百姓的损失。最后刘备被火烧连营,白帝城托孤。黄忠不服老,被诸葛亮用激将法出战被杀。因为刘备集团的不良风气,造成魏延、马超、李严等难以进入核心。诸葛亮处处提防、排挤。
其三:魏延的自身问题,人无完人,魏延也有缺点。他武功好,有勇有谋,自命不凡,狂傲不训,屡出奇谋,胆大而心不细。在关张赵黄忠马超死后,他感觉自己是第一了,(即使确实第一也要团结大多数啊。)没成想诸葛亮是对谁也不放心的,何况是本来就看着不顺眼的魏延?
曹操是用人不疑,疑人不用。诸葛亮是人人都疑,卸磨杀驴。
魏延的悲剧就在于没有投奔到明主。虽然刘备信任他,但是刘备死后诸葛亮却学了吕后杀韩信之计。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上一篇:怎么摆脱痴情男人,这个人心理素质很强大说什么都不听?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