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我是一名初一学生的家长,现在很焦虑,想让孩子成绩好一点该怎么办?
孩子,家长,成绩我是一名初一学生的家长,现在很焦虑,想让孩子成绩好一点该怎么办?
发布时间:2019-0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我是一名初一学生的家长,现在很焦虑,想让孩子成绩好一点该怎么办?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我也是一位家长,同时我也是一位老师。不管是自己小孩教育还是对学生的教育,我和题主的心情是相同的。我们总希望孩子更够再好一点,学业成绩能够再高一点,但往往事与愿违。于是,我们急躁,我们焦虑,甚至抓狂。
实际上,很多时候我们都在走教育的极端。教育需要激发,教育需要唤醒,而不是强加,更不是加工。
就这个问题我谈一些观点和自己的体验,希望对您有帮助。
第一,您得清楚学习的事情是孩子自己的事,家长老师根本无法代替。
如果孩子自己的学习主动性就没有被激发,或者说他自己就不愿意积极主动的学习,家长鼓再大劲,费再多神,操再多的心也是枉然。
任何一种外在的教育行为,最终都要落点到孩子的自主能动性上。如果孩子内心没有一点触动,怎么可能要求他的行为改变?
第二,孩子学习上的差异主要是主动性方面的差异。
如果你留心了,你就会注意到:所有学霸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他们都是那种学习特别主动自觉的孩子。学业成绩越好,主动性就越高。没有哪一个孩子是在家长、老师的督促下成为学霸的。
第三,初一的孩子,从生理和心理上更需要家长高质量的陪伴。
很多家长误认为,陪伴就是和孩子在一起。其实,高质量的陪伴需要思想的碰撞,情感的交流,尊重、信任、理解、支持、鼓励、协同......,而不是简单的和孩子处在一起。
教育的真正有效干预不是强加的,更多是一种影响。 父母的人格修为、价值趋向、榜样示范,积极上进,正确教导,谦和恭让,诚实守信,宽容理解,同情尊重,以及和谐的家庭氛围,家庭成员和睦恩爱等都会对孩子产生影响。
可能有家长疑惑:这些与学习不搭边呀?
但实际上这些正是决定孩子能不能形成健康的心理,积极的态度,正确的价值取向的关键因素。孩子的成长,就如同树木生长一样,发芽生根,开花结果,落叶休眠,有长有停,自然规律,不可逆转。 家长能做的,该做的,是努力为其成长创造这些适宜的环境和条件,而不能完全按照自己的意愿去设计孩子的成长轨迹,是要想办法创造条件和环境激发孩子的自主能动性,高质量的陪孩子走过青春期。
第四,更需要关注的是成绩之外的情感态度变化。
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就学习来说,时间观,自主性、好习惯、专注度、向上力五个维度都很重要。家长不应该把聚焦点只放在每次的考试成绩上,更何况他现在只是初一,往后学习的路还很长,要更多的关注孩子五个方面学习品质的变化,一个方面变化都是极大的进步,一个方面变化都有可能改变他的全部。
所以,陪伴,相知,相行,更多的关注孩子细微的变化,一旦有改变就及时的肯定鼓励,给他更多信心和支持。
第五,每个孩子都是独一份的,每一个孩子都能幸福。
不要拿自己的孩子和别人比较,没有可比性。这个世界上,你的孩子就是世界“第一”。孩子与孩子之间的差异是客观存在的,这就像同一个级别的运动员之间存在差异是一样的。有时候孩子做不到并不是态度的问题,而是能力不足。对于自己的孩子,作为家长一定要多研究,多了解,只要方法得当,时机得当,环境适宜,每个孩子的潜能一定程度上都是能被激发的。
第六,高质量的陪伴,和谐的家庭是孩子走向成功的基石。
想让孩子提高成绩,只有努力的进行情感投资,努力的激发他的自主性,多陪伴,多鼓励,多尊重,多信任,多支持,多宽容,多交流,多谈心,陪着他,领着他,带着他,帮他树立自信,帮他制定目标,相信,付出总有回报。
最后,我想和网友们共勉的是:我是家长,我是老师,但我不是神仙,我所渴望的教育效果并不一定能完全实现。
今天有太多太的现象可以说明,迷茫的家长更加看重的是“抢跑”。
“抢跑”就一定能最终取胜吗?
孩子出生后,家长对他们有很多梦想:希望孩子将来成为科学家、外交家、企业家、明星…….,我们最接受不了孩子将来成为一个普通人。但现实很残酷,大多数孩子的将来只是一个普通人,这就是现实。
孩子的将来怎么样,他会成为什么样的人,我们真的无法设计,更无法代替。我们能做的,该做的,就是在他们迷惘的青春期,陪伴他们走出迷茫。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我是一名初一学生的家长,现在很焦虑,想让孩子成绩好一点该怎么办?这个问题我来回答。初一孩子成绩的好坏主要和听课效果,家庭作业,小学的基础知识还有学习习惯有主要的关系,和孩子的学习态度,努力程度和遗传基因也或多或少有一些影响。下面我分别来说一下这几方面,哪些可以通过我们自我认知并努力得到一定的改观,我们就着手朝这些方面努力。
首先是听课效果,这个可以和各任课老师依次积极沟通了解孩子的在校状态,每天也可以根据孩子家庭作业的情况判定在学校的情况,还可以拿出书来问问孩子学到哪了,讲的是什么,和孩子说妈妈上学的时候这课就没学好,你好好听课回来给妈妈讲讲哈!
然后是家庭作业,要求孩子独立在规定时间内做完,不能一会儿喝点水,一会儿吃点东西,做完一项作业,再活动,家长在孩子作业的时候也千万不要打扰孩子,做完作业哪里有问题再思考解决,不能直接告诉孩子答案要让他养成独立思考问题的习惯,培养独立的思维。
再来说小学的基础,知识的积累就像盖楼一样,地基是否牢固十分关键,遇到哪一块小学基础没掌握好或者不牢或者概念不清楚的抓紧想办法查漏补缺,现在的途径这么多。
孩子的学习态度起到关键的作用,如果一味指责孩子势必会影响孩子的情绪,尤其初一年级正值青春期,指责和谩骂不但不能起到引领的作用,可能会让孩子产生逆反心理。所以家长要鼓励孩子,让孩子产生自信心,可以先定一个小目标,本学期我们只要前进3名就是进步,下学期再前进5名,或者具体到每一门功课,数学考到多少分。这样不断的激励孩子,相信他也会有一个好的变化。
尺有所短,寸有所长,不能只盯着孩子的成绩,也许他在其他方面有过人之处,只要他心智健全能长大成为国家有用的人才,何必只盯着眼前的这个成绩呢?只要我们家长尽心尽责的做好我们的后勤工作,保证好孩子的正常身体成长,身心健康。做我们能改变的,其他的顺其自然,以后不至于想起来让我们后悔就好了,你觉得呢?
上一篇:清明节当天过生日怎么办?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