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善者不辩,辩者不善;知者不博,博者不知。”怎么理解?
的人,的话,知者“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善者不辩,辩者不善;知者不博,博者不知。”怎么理解?
发布时间:2016-1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善者不辩,辩者不善;知者不博,博者不知。”怎么理解?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实话不好听,花言巧语好听。明星,美人构不着,屏上美人不给你做饭吃。不与愚人争高低。
老子换位思考方法论。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谢谢你的邀请!你好,很高兴回答你的回题。“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善者不辩,辩者不善;知者不博,博者不知;”这句话,我个人的简单理解意思是:
真实的话听起来不好听,听起来好听的话不真实;行为良善的人不狡辩,狡辩的人不善良。真正有学问的人,知道学海无涯,因为处处虚心向别人请教。一知半解的人,以为自己什么都知道,到处卖弄自己。
明智的人不随便说话,随便说话的人没有真知灼见,真实可信的话不漂亮,漂亮的话不真实。善良的人不巧说,巧说的人不善良。真正有知识的人不卖弄,卖弄自己懂得多的人不是真有知识。
“知者不言,言者不知。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善者不辩,辩者不善。知者不博,博者不知”出自《道德经》第81章。以上解释如有不当,请大家指导纠正!2019.04.02.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诚实的话很朴素,可以相信。华丽的话应打个问号。内心良善的人不会与人争吵,喜争吵之人,内心不良善。真知之人,不是“万金油",“万金油"不知"道”。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通俗点,就是“真实的话不好听,好听的话不一定是真实的话。善良的人不喜欢狡辩,喜欢狡辩的人又往往不善良。什么都知道的人,往往没有深刻的见解,有深刻见解的人,又往往不会什么都知道。”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我是文开石,我有靠谱的答案。
错误的理解就不说了,这句话就是流行本写错了的。
正确的理解就是在说一个道理,也就后文
【圣人无积,既以为人己愈有,既以予人己愈多。】
翻译:圣人从不去占有多余的财产,既然是去为基层的平民服务那么自己的力量也就更有,既然是去为基层的平民谋福利那么自己得到的也就更多。
信言不美,美言不信。
第一层意思就是:可信的言论是不加上很多美好的形容词的,用很多美好的好听的话加进去的言论,可信度就没有了。
第二层意识就是:实话不好听。
知者不博,博者不知。
有学问有大知识的人,都是研究得很深入而不是博杂的。知识博杂的不是有大学问大知识的。
博而不精是不可以的。
传世本错抄成了【善】和【辩】,这两个完全没有逻辑关系,强行解释成善良和争辩,也和前后强调【不要多】要【无积】也不是一个意思。
善者不多,多者不善。
善者不贪多,贪多者不善。这个很直接。
天之道利而不害,人之道为而弗争。
通过三个正反对比,总结出要【无积】,最后得出的结论就是:
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利万物而不害万物,圣人之道(返本归源、知雄守雌)为基层的平民服务和谋福利而又与民无争。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善者不辨、辨者不善,知者不博、博者不知。
有诚信的语言,不是让人非常爱听,比如扁鹊见蔡桓公,见面就说你得病了,都是说美言的人,阿谀奉承着,突然有人说你的不好,那能受得了,最后死了,等死的时候才想起扁鹊,晚了。很多人就是这样,喜欢听好的,都喜欢喜鹊没人喜欢乌鸦。上当受骗的多如牛毛。辨者不善,善者不辨。有一句俗语“贼嘴硬,鬼嘴软”,做了坏事的人想用理直气壮蒙混过关,有些人做了不该做的事,怕提起此事,嘴硬,其实心理是虚的,死不认账,是耿直之人,鬼嘴软,心眼多的人,做了任何不该做的事情,早就想好对付的语言,美言美语,这种人更坏。在社会需要有人解读,不需要解读,语言就没有存在的价值,把知道的告诉大家,让大家明白有些道理,扁鹊告诉蔡桓公得病,是善意,是好心,蔡桓公赶出了扁鹊,死了。古人为什写这篇文章,就是要告诉后来人,学会听不同建议,俗语说“听人劝,吃饱饭”有人说是善良的人,听人劝,有病能救的人,蔡桓公是不听劝的人。一个人好不是真好,大家好才是好,社会好是每个公民关心的事。谁都看到利比亚战争最后的下场,民众也许想你们打你们,各关各的们,炮弹没有因为你的门关着不来,所以每个公民关心国家发展,民族进步,不进步就有要挨打历史的教训不能忘。过去有文化的人什么事都不说,表示有文化有风度,有修养,知道孔乙己吗?穷的快死了还假斯文,鲁迅的文章道出了这社会的弊端,还有人抱着不放,解放思想任重而道远。
上一篇:乌木怎么打磨抛光?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