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秦始皇的陵墓,现今为什么还是没人挖掘?
陵墓,秦始皇陵,始皇秦始皇的陵墓,现今为什么还是没人挖掘?
发布时间:2019-0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二是传说秦陵地宫中有大量的水银,以此来模拟江河湖海。水银就是今天说的汞,这东西蒸发的气体中是含有剧毒的,进入者就算不被防盗机关给弄死,也会汞中毒而死的。
近代的考古学家通过现代仪器的探测,发现秦陵地宫中确实有大量水银的存在。
就凭以上两点,就会吓退很多的盗掘者,毕竟盗掘是想发财,谁都不想没命啊。所以历代的盗掘者都是在外围打闹,而不敢轻易进入地宫当中。
▲秦始皇陵模拟图
可是,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秦陵地宫中的机关、水银等应该都不足为惧了,那为什么还是没有发掘呢?
首先,在新中国建立后,国家文物局早有规定,不主动发掘帝王陵墓。
其次,虽然现代技术能打开陵墓,但文物的保护技术还不够成熟,轻易挖掘会对文物带来毁灭性的打击。马王堆汉墓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毕竟文物在地下埋藏千年,早就自行形成了一套独立的生态系统。我们打开陵墓,必然会破坏这种平衡系统。所以考古学家们都认为,在找到很好的保护文物的办法前,对秦陵地宫的挖掘都是不可取的。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说白了
1.挖掘难度太大,秦岭秦始皇墓是很深的,阿房宫赋里面有记载,另外里面存在大量水印,各种机关层出不穷。
2.我们现在的文物保护技术相对来说还是不算成熟,即使出土后有可能面临文物氧化等原因导致受损,得不偿失,毕竟是几千年来好容易流传至今,因为我们技术原因破坏了,那是很大的损失。秦始皇兵马俑本来是五个颜色的特别漂亮,但是出去 后颜色都慢慢消失了。
整体来说,秦始皇墓是中国一笔巨大的财富,里面集结了古人的智慧,如果我们还不具备开采条件,那就好好保存吧。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发掘与保护,并不能划等号。
对于皇陵,更是要慎之又慎,中国考古史上并不是没有吃过这样的大亏,定陵的发掘,就成为考古史上最大的悲剧,挥之不去。
因此,经验告诉人们,让文物安心的呆在地下,才是最好的保护。
想当年大名鼎鼎的海昏侯墓,那也是因为被盗墓贼打了一个直通墓室的巨大盗洞,才迫使有关部门下定了发掘的决心。
这叫做“抢救性发掘”。
秦始皇作为千古一帝,而他的陵墓同样是千古一陵,仅仅是一个兵马俑,就已经被喻为“世界第七大奇迹”,可想而知,如果整个秦始皇陵被揭开,该会给人们带来怎样的震撼!
当然了,主动发掘皇陵,中国考古史上也有这样的先例,1956年到1957年,考古工作者们就对定陵进行了主动发掘,结果是使许多文物来不及保护,万历皇帝的尸骨,也被人为损毁。
这就是经验,也是教训,而且是惨痛的,切实发生在中国考古人身上的,怎叫人不记忆犹新?
秦始皇陵中的文物,与定陵相比,只会多不会少,那些水银做成的江河,夜明珠做成的穹顶,搜刮至六国的奇珍异宝。
如果没有完善的文物保护技术,发掘就成了破坏,可以肯定的说,就现如今的科技而言,还没有达到能够完整保护秦陵文物的科技水平。
因此,现如今需要的是耐心。
只要将秦始皇陵好好的保护起来,不让它被盗墓贼破坏,总有一天,能够找到一个既能科学发掘,又能完整保护的方法。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考古是一门科学,不是旧时的盗墓挖坟。对秦始皇陵的研究和保护性发掘,早已开始。比如现在,成百上千个兵马俑不是重见天日了吗?
(兵马俑陪葬坑,就是秦始皇陵的一部分)
我们大家都知道,兵马俑是几十年前挖地的当地农民,在无意中发现的。许多的重大的考古发掘,往往就是如此开始的,经常是由于偶然性的因素而诱发。
不是说,发现了地底下的宝贝能发大财,而是说,从考古学和历史学研究的意义上,令人兴奋。同时,也能够对已暴露的地底文物,加以科学保护。这就是考古与盗墓挖坟之间的本质性的区别。
兵马俑的表面,原涂有色彩,由于年代久远,早已剥落或者褪色了。类似的情况,在考古发掘的时候,很常见。我的一位长辈是国内著名的考古学家(就不说是谁了),他参与主持了50年前的马王堆汉墓的发掘和研究。
(1970年代,马王堆汉墓发掘现场)
他老人家亲口告诉我说,马王堆三号墓打开封泥时,在封泥中,发现了几片嫩绿的树叶,与墓穴边上的大树上的树叶相类似。是不是树上掉下来的?为了证实,大家继续寻找,最终证实,是膏泥中原有的,不是刚从树上掉下来的。
不过,暴露在空气中没多久,树叶就雾化消失了。大家赶紧把其余的树叶用原泥包裹,送往湖南医学院(即现在的湘雅附一医院),可惜,这几片鲜嫩的古树叶也没有能保住。这也说明,保护出土文物是非常不容易的。
另外,考古发掘的目的不是为了发财,而是为了拿到考古学上的证据,比如,墓主人是谁?也就是由于在马王堆三号墓中,发现了几枚印章(假设是盗墓贼,是看不上这个的),分别为“长沙丞相”、“轪侯之印”、“利苍”,从而证实了墓主人为利苍家的辛追夫人。
(辛追夫人的复原像)
所以说,包括秦始皇陵在内的重大考古发掘和研究,是历史学和考古学领域的一件大事,当然不能贸然从事。保护永远是第一位的,然后,才是深入的研究。
至于,地下的宝贝值多少钱之类的揣测,虽然在民间甚嚣尘上,其实,不过是在保护和研究下结论之后,再进行讨论的事情。另外,国宝是无价的,用金钱去衡量也不太合适。
上一篇:你是怎么了解到自媒体的?你参加自媒体行业的初衷是什么?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