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秦始皇修长城为何游牧民族不来阻拦?
匈奴,长城,胡人秦始皇修长城为何游牧民族不来阻拦?
发布时间:2020-12-06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秦始皇修长城为何游牧民族不来阻拦?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秦始皇时代的匈奴,基本上已经占不到什么便宜,各部落也四分五散了,秦帝国为了一劳永逸,下了铁心修长城,动用劳工几十万人次,也动用了军队几十万人次。小股小股的外夷匈奴来捣蛋,只能是有来无回!一些主要地段,有名将蒙恬蒙毅带着强兵猛将在守护监工,一些野史记载有四十万大军!试想那些已经吓破了胆的匈奴,远避还来不及,哪还有半分胆量来捣乱呢!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为何游牧民族不敢来侵犯?
我们可以从贾谊的《过秦论》中得到些许答案!其中就有原文提到: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却匈奴七百余里。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士不敢弯弓而报怨。这里的蒙恬是秦始皇时期的大将,胡人就是指北方的游牧民族匈奴,看得出来当时的匈奴被蒙恬打的比较惨,由于战争失败,急需休养生息,往后的时期,自然比较安分,从秦朝后期社会混乱,匈奴没有乘虚而入也可以看出来!
汉朝建立后,战争的阴影还没有走出,匈奴开始南犯,此时的匈奴经过多年的苦练内功,实力已在汉朝之上。
众所周知,长城并不是由一个朝代建立的,秦朝以前就有很多类似长城的防御工程!
长城始于周朝。周幽王烽火戏诸侯是最早有关长城的典故。早在春秋时代,楚国就修筑了军事防御堡垒"楚方城",揭开了中国历史上记载的长城修建的帷幕。
战国时期,齐、魏、赵、秦、燕和中山等国也相继修建了"诸侯互防长城"。其中,秦、赵、燕三国和北方匈奴相邻,在修筑诸侯互防长城同时,又在北部修筑了"拒胡长城"。
秦统一六国后,废弃了诸侯互防长城,将秦、赵、燕北部边境的拒胡长城连接起来,并加以扩展和修缮,随后的朝代也有加固和完善,以汉代和明朝最为典型。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蒙恬却匈奴七百余里,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士不敢弯弓而抱怨。匈奴已经被打怕了,还敢南下骚扰吗?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民斗不过官,现在的流行语叫胳膊拧不过大腿,不是红樱枪能解决的事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看看长城修建的位置就明白了。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秦国刚建立不久,虽然秦始皇已经荡平四方,一统天下,但是在边远地区,北有匈奴,南有百越,依然有一些少数名族没有臣服,并且对边境地区时有侵犯。
史记记载,秦始皇巡视北方边境,燕地有一个叫卢生的方士,就是懂算命炼丹的一类人,给他敬献了一份地图,并告诉他“亡秦者胡也”,秦始皇当时比较信这些人,回去以后就打算灭了胡人。
公元前215年,秦始皇派大将军蒙恬率兵三十万北击匈奴。
至公元前213年,两年的时间,几场战役打下来,可以说匈奴完全不是强大秦军的对手,秦国很快便收回了今天的河套地区,并乘胜追击一直把秦赵原先被匈奴侵占的地区全部收回。
秦始皇知道,秦国边境线几万公里,不可能都派兵驻守,匈奴早晚还是得回来偷袭。而匈奴都是骑兵作战,只要他们的马匹过不来,他们就对秦国造成不了太大的危害。
于是战争胜利之后,秦国便在原先燕赵秦长城的基础上加宽修固,构筑了绵延五千公里的城墙,号称万里长城。不仅如此,秦国还修建了第一条军事化用途的高速公路,秦直道。
秦直道,南起陕西咸阳,北到包头,长达七百多公里,一旦有战事,秦骑兵三天便可直达阴山脚下。
所以,一方面匈奴刚刚被秦军狠狠的修理过,完全被秦军强大的阵势给吓懵了;另一方面秦国又做了很好的防护和准备,在这样的态势下,匈奴怎么敢来阻挠破坏长城的修建,不是找死吗。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上一篇:如果有三百万,该如何理财才能保值呢?前提是房子已经有几套了,车也有啦?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