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情绪病算是一种心理疾病吗?
情绪,心理疾病,自己的情绪病算是一种心理疾病吗?
发布时间:2019-0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情绪病算是一种心理疾病吗?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你说的情绪病本身就是一个错误的说法,没有情绪病这种疾病。其实,可能你要说的是情感病,如果是情感病那当然是疾病,不过不是什么单纯的心理疾病!而是精神疾病,是有明显生物学特征的精神疾病。
什么是情感性精神病?
情感性精神病是一种比较笼统的说法,一般指的是精神医学中的心境障碍疾病,主要包括:躁狂发作,抑郁发作(就是抑郁症),双相障碍,和环形心境障碍。
情感性精神病的特点是心境的高涨或低落,或时而高涨时而低落,或同时满足高涨或低落的表现。通俗的话讲,就是情绪持久的不健康,高涨的时候滔滔不绝,低落的时候又抑郁寡欢。所以可能有些人喜欢称之为情绪病,但实际患者的表现往往长时间持续存在,这与情绪短暂而又多变单位特性是完全不同的,所以,单纯用情绪来形容这种情感性疾病是不恰当的。
之前我有个患者,曾经多次住院,但缓解期常常再次出现冲动,易激惹表现,并常常在单位因为与人发生激烈争执而多次大打出手。她曾经对我说:“我也知道不能总和同事吵架,但遇到事就是控制不住”,这就是典型的情感高涨表现。
情感性精神病应该如何控制
因为情感性精神病不算是单纯心理疾病,所以,不要妄图用说教或者心灵鸡汤来拯救情感性精神病人。
心境障碍(情感性精神病)是有典型的分类治疗标准的。
比方躁狂发作,只需要药物控制躁狂症状。
而抑郁发作需要首先确定诊断是单相抑郁症还是双相抑郁问题。因为两者的治疗计划是有很大区别的,比如双相抑郁的患者是不建议使用抗抑郁药物治疗,因为容易出现转躁现象。
双相抑郁的患者治疗过程常常会加用心境稳定剂,就是避免心境出现波动的现象。
双相一型可以适当使用抗抑郁药物,但要时刻加强观察,一旦出现转躁现象,立刻停药。
双相二型是满足轻躁狂和抑郁发作诊断标准的,所以相较于一型更容易出现轻躁狂发作,或者急性转换情况。
混合发作更为复杂,看似矛盾的躁狂发作和抑郁发作会矛盾的同时存在于一个人的身上,因其症状跨度大,识别率低,诊断难度大,所以往往容易被误诊,曾经有个说法,说十年前的混合发作绝大部分被误诊为了精神分裂症。
对于情感性精神病我就介绍到这里了,希望对你的疑问有所帮助!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任何人都有自己的情绪,只有控制好自己的情绪就行了,对任何事情都要看得开有一个好的心态。如果让情绪自由发展有可能患上心理疾病。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应该算。因为人的喜怒哀乐等情绪表现,就是内心心理的反应。心里想什么,就从情绪上流露出来。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情绪病是心理疾病。
情绪病是指因为过度或短时(持续一个月及以上)的兴奋、抑郁、紧张、恐慌、焦躁等情绪引起的情绪波动及精神状态不佳,给患者的日常生活,包括工作、学业、社交活动和家庭关系带来困扰。情绪病是现代都市生活的人们比较常见的心理疾病。
情绪病患者的表现可能是原本很开朗的一个人,不知不觉中变得情绪低落、精神萎靡、失眠烦躁、不思饮食、疲惫无力、爱发脾气、总是愧疚等等,心理学上称为“抑郁症”;也可能是突然觉得胸闷气短、心慌头晕、多汗颤抖、坐立不安、惶惶终日、寝食不安,心理学上成为“焦虑症”;还可能是强迫症:反复思虑、担心一些事情或者反复做某些动作,自己也认为没有必要、很无聊,但就是无法控制,因此而痛苦;或者是恐惧症:怕跟人接触怕一些事物或者场所,因此深感痛苦而回避,影响工作、学习和生活等等。医学上把这些情绪障碍叫做“情绪病”。
情绪病的产生,较多来自工作、学习、生活方面的压力,比如工作不顺心、学习成绩不理想、婚姻情感破裂等等,持续又无以应付的压力会让个体的认知变得负面消极,诱发情绪病的几率增大;也可能根源于个性,比如性格内向、完美主义、爱钻牛角尖、固执、懦弱等,较可能导致情绪病;也有一些是生物学因素、遗传因素导致的。
有了情绪病也不用怕,情绪病是能够治愈的。情绪病是心理疾病,心病心医,得了情绪病建议及时联系专业的心理咨询机构来专业解决。同时,平时在家注意自我调节和预防,比如多跟家人朋友面对面沟通交流;坚持运动;多参加户外活动等,如果自我调节不奏效或实施困难,就需要尽早联系专业的心理咨询机构来专业解决。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不是。见过很多人都有这个问题。是对心理的不了解。
上一篇:有一份比较好的工作,会经常性的加班,但你家庭又很需要你,你应该如何择决?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