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在蒙古草原上的王爷们集体反对之下,忽必烈为何还能当大汗?
阿里,忽必烈,蒙古在蒙古草原上的王爷们集体反对之下,忽必烈为何还能当大汗?
发布时间:2019-0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忽必烈自立为汗后,阿里不哥利用这一时机,也随即在和林举行大会。蒙哥诸子阿速台、玉龙答失及察合台系宗王数人,拥立阿里不哥为汗。
后来,忽必烈和阿里不哥进行了战争,经过4年的战争,阿里不哥众叛亲离,最终于1264年向忽必烈投降,于是汗位争夺就此画上句号。
忽必烈获得了汉族地主阶层的支持
1253年,忽必烈受京兆(今陕西西安)封地,在这里他重用儒臣兴立屯田,兴复吏治,恢复农业,建立学校,进一步取得北方汉族地主阶级对他的拥护,为元王朝的建立提供了社会基础。
1261年秋,阿里不哥率领斡亦刺等部众,突然袭击移相哥军,乘胜南下。忽必烈得警,急忙征调张柔、严忠嗣、张宏等七处汉军,并令董文炳率射手千人,塔察儿率军士万人随从出征,所以忽必烈争夺汗位也是得到了汉族地主阶层的支持的。
1271年,在即位10多年之后,正式仿效中国王朝建国号为大元,取《易经》乾元之义。1272年改金中都为大都(北京),宣布在此建都,宫殿建成后即迁都于此。他统治中心日益移入中国内地,成为中国的一个统治王朝。
1276年南宋降,1279年追灭南宋卫王于崖山,完成多民族的统一国家。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忽必烈之所以大元一统,自幼分封雄安属地邢台,並拜汉人高僧海原法师为老师,学习汉史,汉文化,结宋臣刘秉忠为兄弟,刘秉忠知天文地理和易经是个难得的忠臣,结识郭守敬治水建国立元大业,並重用很多中青䝉,汉,少数民族群臣,开垦扩疆,兴修水利,统一货币,建元大都,南粮北调引京杭水运,实新政鼎新革故是他立新废旧制,决定性胜利一环,在97年元史忽必烈执政近30年是中国历史少有的执政比较长的一位皇帝!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蒙古草原的王爷们集体反对忽必烈当大汗,其实是有其内部原因的。
首先,忽必烈本人相对于其他蒙古人是比较提倡汉化的,而阿里不哥刚好和忽必烈相反,极力反对,当时的蒙古贵族为大都跟阿里不哥一样,比较反对汉化。阿里不哥与忽必烈之争本身就涉及了一个汉化的问题,所以许多蒙古人比较反对忽必烈当大汗。
而蒙哥虽然不像其他蒙古人那么看不起汉文化,但对忽必烈过于推崇汉文化也有些反感,所以蒙哥本人也说过要让阿里不哥当下一任大汗。
据此两点,阿里不哥就得到了许多蒙古王爷的支持。而实际上,忽必烈在草原上的声势好名声要大于阿里不哥,其本人的统筹能力也是要强与阿里不哥。虽然阿里不哥占有正统的位置,但相对来说忽必烈对阿里不哥是占有很大优势的。
首先,蒙哥南征南宋之时,带走了蒙古大多数主力,忽必烈也随军南征,蒙哥死在半路上,忽必烈很快就近水楼台掌控了南征大军的权利,清除了南征大军之中亲近阿里不哥的势力。而阿里不哥虽然占有了蒙古都城哈拉和林,但在前期所拥有的部队并没有忽必烈的强大。
然后,忽必烈很清楚自身的优势,很快调集军队北上,先行占领了关中地区,并以关中为线,背靠中原地区与北边的哈拉和林对峙。关中一失,忽必烈就立刻封锁了中原对草原的给养,而自己坐拥整个中原庞大雄厚的物资。
中原,便是忽必烈能胜过阿里不哥的最大牌面。哈拉和林在忽必烈的封锁下很快便出现了饥荒,无可奈何之下,阿里不哥只能向西边的察合台汗国征用粮草物资,本来察合台汗国还是比较支持阿里不哥的,但也顶不住阿里不哥不断地征用,最终逼的察合台汗国背叛阿里不哥。
背叛之下阿里不哥放弃哈拉和林西征察合台,忽必烈占领首都哈拉和林。
之后虽然阿里不哥击败察合台,但其放弃哈拉和林开始便已经相当于放弃了汗位的争夺,也意味着这场内战的失败。而之后随着忽必烈的进一步封锁,穷途末路地阿里不哥最终将大汗印经由蒙哥之子玉龙答失交于忽必烈,不久后阿里不哥投降忽必烈。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孛儿只斤.忽必烈,成吉思汗之孙,托雷的第四个儿子,元宪宗蒙哥之弟,为元朝的开国皇帝。但是,他的大汗宝座却不是轻易地得来的。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他的皇位之路吧。
元宪宗蒙哥继位之后,让弟弟忽必烈继位执掌中原的军政要务,并继续对南宋用兵。因为长期受到汉族文化的影响,忽必烈也是决定统一天下之后,用中原文化的“汉法”来治理。也正是那些他麾下人才的辅佐下,使得忽必烈可以战胜政敌,登上帝位。
公元前1258年,元宪宗蒙哥发动三路大军攻打南宋,忽必烈攻鄂州,兀良哈台攻潭州,他自己则亲率大军攻打四川。可惜天不遂人愿啊,还没等攻下四川,意外发生了。攻城之时蒙哥不慎被飞石打伤,回营之后就一命呜呼了,这可给当时的蒙古造成了不小的打击,大汗被杀,群龙无首,蒙古亲贵们纷纷蠢蠢欲动,想要将自己的主子推上那大汗之位。
而当时的忽必烈听闻此消息时,也是大惊。便决定攻下鄂州之后,回去继承汗位。但是,计划赶不上变化,想要这个位子的可不止他一个人。他的弟弟阿里不哥也想要谋夺大汗之位,阿里不哥是托雷最小的儿子,按照蒙古人“幼小守产”的习惯。在众人纷纷出战南宋的时候,他却安然的驻守在都城。而且,他与忽必烈治国的理念也截然不同,他主张以蒙古的习俗治理国家。大战就这样一触即发了。
公元1259年,忽必烈到达燕京,遣散了阿里不哥手下的人马。随后1260年,忽必烈抵达开平,在手下也先哥、合丹等人的劝说下,进位为汗。正所谓天无二日,人无二主。一个国家怎么能有两位主人呢?当时漠南、中原的诸王纷纷都支持忽必烈,而漠北的蒙古贵族纷纷支持阿里不哥。从军力上来看,忽必烈的实力更为强大,不仅执掌着漠南,更兼有着中原的兵马。
上一篇:购物返利平台有前途吗?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