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在蒙古草原上的王爷们集体反对之下,忽必烈为何还能当大汗?
阿里,忽必烈,蒙古在蒙古草原上的王爷们集体反对之下,忽必烈为何还能当大汗?
发布时间:2019-0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忽必烈生于1215年9月23日。是铁木真之孙,拖雷的第四子,母亲为唆鲁禾帖尼。
1251年7月1日,忽必烈长兄蒙哥登基成为大蒙古国皇帝即蒙古帝国大汗,是为元宪宗,因为忽必烈在蒙哥的同母弟中“最长且贤”,蒙哥即位后不久即任命忽必烈负责总领漠南汉地事务。忽必烈在这段时间内任用了大批汉族幕僚和儒士,如刘秉忠、许衡、姚枢、郝经、张文谦、窦默、赵璧等等,并提出了“行汉法”的主张。
1259年8月11日,蒙哥因病去世在合州钓鱼山,由于蒙哥根本不信自己会在这座小城下折戟,生前并没有指定继承人,汗位之争就此展开。
蒙哥死后,最有实力继承汗位的,是他的两个弟弟——忽必烈和阿里不哥。
忽必烈本人极度沉迷和推崇汉文化,因此遭到了不少他蒙古贵族的嫌弃,这些人认为他不那么“蒙古”了,而阿里不哥向来反对忽必烈的汉化政策,所以那些贵族都倒向了阿里不哥那边。
虽然阿里不哥得到蒙古本土贵族的支持,明面上具有很大的优势,但最重要的军队,他反而是占劣势的。
忽必烈当时正在长江攻打南宋,手握重兵,在得到阿里不哥要与他争位的消息后,忽必烈匆忙与南宋订立了和约,率军北返。
1260年1月4日,忽必烈率军抵达燕京(今北京市),解散了支持阿里不哥的脱里赤所征集的民兵。
1260年5月5日,忽必烈在精兵拥立下,在开平自立为大汗。次月,阿里不哥在哈拉和林被蒙古本土贵族推举为大汗。双方遂展开激烈内战。
1261年,忽必烈占领哈拉和林,随后再次发兵进攻,大败阿里布哥军。1264年,阿里不哥力竭投降,忽必烈将他幽禁,蒙古汗国内战结束。
这次内战以忽必烈的胜利告终,但却导致了蒙古内部的巨大分裂。内战时蒙古各大汗国中,钦察汗国、察合台汗国和窝阔台汗国都支持阿里不哥,只有有伊利汗国支持忽必烈。
阿里不哥失败后,三大汗国纷纷独立,伊利汗国也获得了忽必烈许诺的高度自治权,蒙古汗国名义上虽然以忽必烈为主,但实际上忽必烈所能影响到的只有他自己统帅下的土地,也即后来的元朝。
从成吉思汗开始,蒙古人打下了一个空前庞大的帝国。蒙古大汗自然是世界上最有权力的统治者。但是这个汗位传到忽必烈就停止了,再也没有出现能够号令全蒙古的大汗。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按照蒙古族的规矩,大可汗人选应该由“忽烈而台”(皇室议会兼选举委员会)推举认可,才算是合法的。但是忽必烈在开平登基,显然是不合规矩的。
因为其弟弟阿里不哥才是得到合法认可之人。
这就造成了两种实力的对抗,一边是支持阿里不哥的蒙古贵族,一边是支持忽必烈的汉人。
忽必烈在中原创业良久,得到的支持也多半来自汉人,特别是他重用的汉人都是智谋卓绝之人,他没有种族偏见,至少在事业未成之前,忽必烈是这么做的。
另一方面,忽必烈放低姿态拉拢蒙古贵族与军人,以金银之物相赠,这一招其实挺管用的,无论有多么不愿意,在金钱的“腐蚀”之下,一部分人也是会动摇的。
跟忽必烈完全相反的是,阿里不哥这个作为要坐上蒙古帝国大汗宝座的人,在言语中对汉人与汉族文化表现出了不满,他不认同上述文化,认为蒙古人自己的东西才是最好的。
正因为有了这样的对比,忽必烈得到了大部分人的支持,中原的汉人,再加上用金钱收买的蒙古贵族,老汗王蒙哥一去世,本来也没有留下什么遗诏之类的东西,所以忽必烈与阿里不哥争夺汗位也是无法避免的。
忽必烈先发制人,在阿里不哥还未登基前,就自作决定,先宣布自己坐上那个宝座。
忽必烈的突然发难,让阿里不哥手忙脚乱,迫不得已也提前宣布登基大典,这里就出了问题了,两个皇帝总是很矛盾的啊,典型的一山出了二虎。
两只老虎在一个山头,可想而知,这将是一场恶战。之后为了这个合法性,双方打得不可开交,不过两只老虎实力相当,并没有分出胜负来。
本来军事能力双方都差不多,可坏就坏在,阿里不哥每到一处就烧杀抢掠,当然没有一个老百姓会支持这么一个统治者,于是阿里不哥在民意方面就失去了支持。
每一个王者总有他胜利的理由,天时地利人和缺一不可。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这个问题我觉得要明确两个事情:第一,蒙古草原上的王爷们并没有集体反对忽必烈当大汗;第二,忽必烈当大汗是经过与阿里不哥相争斗得来的,是实力的体现。
关于大汗位置的继承,并无明确的制度规矩
关于蒙古大汗位的继承,成吉思汗并未规定明确制度。一方面大汗生前可以指定某一个儿子为继承人,另一方面又保存了须经忽里勒台推选的制度。
比如说,成吉思汗1227年病死在军中,由四子拖雷暂时监国,直到1229年,诸王贵族在克鲁伦河举行大会(忽里勒台),遵照成吉思汗生前意愿,选举窝阔台为大汗,这里面既有成吉思汗的遗愿,也是通过会议集体决定的。
窝阔台1241年死后,拔都因与贵由不和,所以拒绝参加大会,致使此会迟迟不能召开,脱列哥那执政长达4年,最后于1246年召开忽里勒台,选出贵由为大汗。
蒙哥死后,忽必烈和阿里不哥争夺帝位
贵由汗只执政两年就死了,谁来担任大汗又起争执。这时成吉思汗的子孙分成两派,一派是以拔都为首的术赤系诸王和拖雷系诸王。拔都为大汗长孙,战功卓著,拥有钦察草原及俄罗斯之广阔封地。直到1251年,才由拔都定议,召开忽里勒台,选出蒙哥为大汗。
1259年春,蒙哥率军攻打合州(四川合川),宋合州守将王坚凭钓鱼城坚守,蒙军连续进攻数月不能破,天气炎热,军中疾疫流行。蒙哥亲自领兵到城下猛攻,为矢石所中,蒙军败退,蒙哥不久死去。
蒙哥的时候,忽必烈正在攻打南宋,得到阿里不哥在图谋继承汗位的消息后,忽必烈也进行了一系列行动。他先是允许南宋议和,并于1260年3月,他返回开平,召集塔察儿等宗王大将,即在开平举行选汗大会。忽必烈弟末哥、东道诸王塔察儿、移相哥(哈撒儿之子)、忽刺忽儿(成吉思汗弟哈赤温子)、爪都(成吉思汗弟别里古台孙),西道诸王合丹(窝阔台子)、阿只吉(察合台子)等拥立忽必烈(元世祖)即汗位。
上一篇:购物返利平台有前途吗?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