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隋炀帝有没有弑父篡位?
杨广,太子,文帝隋炀帝有没有弑父篡位?
发布时间:2016-1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隋书》之所以给隋炀帝定下了杀父的罪名,恐怕也难逃损毁先朝,抬高自己的套路。在《隋书》的其他人物传记中,通过分析,我们似乎可以看出,隋炀帝弑父篡位似乎是个谎言。杀兄是真实。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原本,杨广是隋文帝杨坚与皇后独孤伽罗的嫡次子,被封晋王,他的哥哥杨勇为太子(嫡长子)。但无奈杨广这个人很会耍心机,故意给自己的父母大人上演一场场仁德朴素的好戏。
与杨广相比,杨勇就比较任性,不仅穿华丽的衣服,而且妻妾成群,这些被他的父母大人看在眼里,加上杨广等人一番添油加醋地诬告陷害,最终使杨坚这位开国明君废掉杨勇,改立杨广为太子。
按说成为太子的杨广该无忧了,但不巧的是,杨素写给杨广的信(有关杨坚去世后的计划)被误传到病弱的杨广那里。杨坚阅完信,后悔让杨广做太子,于是,他派人传杨勇,但被杨广截住并篡改旨意:不仅把传旨之人逮捕,而且把东宫的守卫调到杨坚所在的仁寿宫。杨坚很快去世,杨广即位。
关于杨坚的死因,历史上说法不一:《隋书文王本纪》的说法是病逝;《大业略记》的说法是被后来侍奉的张衡(杨广手下)毒死;《通历》中说是被张衡“血溅屏风”。
根据杨坚阅完杨素给杨广的回信后愤怒的反应,杨广完全有动机指使手下人弑父,而且以杨广即位后种种残暴无德的举止,派人弑父的举动也符合他的一贯作风。
杨广与杨素书信密谋的内容是关于杨坚去世后的计划,可见杨坚当时确实已经病得很严重。还有一种可能是密谋的计划被病重的杨坚看到,他急火攻心下很快病逝。
总之,个人认为杨广指使手下人弑父的可能性比较大,即使没有这样做,他的种种大逆不道之举也很有可能加速了杨坚之死!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可以肯定没有弑父!
那些说有的,基本都是看小说的。
史书上的记载,放在隋炀帝身上不可信,因为绝大多数官修史书都在抹黑隋炀帝,那么所有他的正统史书上的评价性描述都是可疑的,导致评价性描述的行为记载也是可疑的。
隋炀帝的为政逻辑与父亲如出一辙,甚至有些还不如父亲杨广激进,但他基本没有改弦易张,而是一脉相承。如果他弑父,绝对会选择改弦易张,与杨广用不同甚至相反的为政方针,所以从这个旁证来看不可能。
至于杀兄,应该是有的。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谢邀
我国历史悠远流长,为了这个权利顶端的位子,弑父夺位的君王太多了,只能大致列举几个。
1.刘劭(约426年—453年),南北朝时期刘宋的第四位皇帝。
2.朱友珪(884年―913年),五代十国时期后梁第二位皇帝。
3.王继鹏,五代十国时期闽国(今福建)皇帝。
4.隋炀帝杨广(569年-618年4月11日),一名英,小字阿摐,华阴(今陕西华阴)人,隋文帝杨坚与文献皇后独孤伽罗次子,隋朝第二位皇帝。生于大兴,开皇元年(581年)立为晋王,开皇二十年(600年)十一月立为太子,仁寿四年(604年)七月继位。
5.拓跋绍(394年-409年),字受洛拔,鲜卑族,北魏道武帝拓跋珪次子,明元帝拓跋嗣异母弟,母贺夫人,南北朝时期北魏宗室。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他已经是太子了,老爹病入膏肓活不了几天了,他有必要在这个时刻头脑发昏冒天下之大不韪吗?要知道他是成熟的政治家,不是几岁小孩子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有疑点,不过偏向真的的可能性大一点。
先看一下史书的记载:
《隋书·帝纪第二》:甲辰,上以疾甚,卧于仁寿宫,与百僚辞诀,并握手歔欷。丁未,崩于大宝殿,时年六十四。
《隋书·帝纪第三》:四年七月,高祖崩,上即皇帝位于仁寿宫。
《隋书·列传第一》:太子遣张衡入寝殿,遂令夫人及后宫同侍疾者,并出就别室。俄闻上崩,而未发丧也。夫人与诸后宫相顾曰:\"事变矣!\"皆色动股栗。
《资治通鉴·隋纪》:令右庶子张衡入寝殿侍疾,尽遣后宫居于别室,俄而上崩,是故中外颇有异论。
之后的野史诸如《通历》《大业略纪》上的记录基本和上述史书中相同,只不过更加细致地猜测了隋文帝是被张衡杀死的还是毒死的。
如果说杨广弑父是李唐王朝给隋朝抹黑的话,《隋书》中一字不漏地记载了隋文帝的遗诏,作假的可能性很小。而诏书明显是杨广伪造的,所以杨坚死于杨广集团的可能性很大(注意,是杨广集团,而不是杨广本人)。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