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明建文帝下落之谜,真相究竟是什么?
建文帝,袈裟,南京明建文帝下落之谜,真相究竟是什么?
发布时间:2020-12-06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明建文帝下落之谜,真相究竟是什么?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很想回答这个问题:明建文帝死因之谜自古以来众说不一,在建文四年,朱棣攻占南京,建文帝下落不明。这对朱棣来说是有"夺嫡"和"篡位″之名的,所以他曾发布过建文已死的诏书,来安定民心,建文帝是死是话,真相究竟如何呢?有以下几种说法:
一、"阖宫自焚"。《太宗实录》说朱棣率众抵达重川门时,建文本想出迎,但有无颜面见他,于是举火自焚了。永乐年《实录》和清代修编《明史》都重复这一说。但是《明史.恭闵帝本纪》却说“宫中火起,帝不知所终,燕王遣中史出帝后尸于火中,越八日壬申葬之。”即然不知所终,怎辩认死尸是建文帝的呢?又为何要停尸八日才葬呢?种种矛盾使建文帝下落平添几份神秘。
二、逃跑说。说建文从皇宫秘道偷跑了,皇宫都设有秘道以防宫变或不测,但近年考古发现中,南京古城的确有明代秘道,此秘道内部有几道铁门把关,并且出口狭小,仅一人勉强通过,且出囗距城墙外有段距离并未挖通,所以按当时情况推测,建文在慌乱之中并不会带多人逃跑,他本人力量也无法打开铁门,况且好几道铁门,就是跑出去,也出不了城,也很容易被发现抓住。
三、削发为僧,躲避祸乱。后人查阅《国榷》、《明通鉴》、《明史纪事本末》、《建文朝野汇遍》等书,几乎都能找到建文出亡的踪迹。明代王鏊《震泽纪闻》就记载一名老和尚自称是“建文帝”,从成祖到英宗历时三十几年,更换三任皇帝,真假骇人听闻,英宗派当年老太监吴亮相认,结果吴亮当天夜里就上吊死了,而老和尚在宫内安然度过余生,死后葬在北京西山,号称"天下大师",仿佛真有其事。
直到1991年,上海史学工作者徐作生经过一年考证后认为,“当年建文出亡后,曾藏于江苏吴县鼋山普济寺内,不久,转移到穹窿山皇驾庵直到1423年病歿于此,葬皇驾庵后的小山坡上。”从而历史悬案建文帝下落在500多年后真相大白,有了一个准确答案。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建文四年,燕兵进京,双方混战中,南京城内的皇宫大院起了火。当火势扑灭后在灰烬中发现了几具烧焦了的残骸,已经不能辨认,据太监说它们是皇帝、皇后和他的长子朱文奎的尸体。因尸体已无法辨认,所以建文帝是死是活谁也不敢确定,成为古代十大谜案之一。
此后历代都有不同的猜测,对他抱同情心的历史学家们都说他乔装成和尚逃离了南京。尤其是近些年来,更是有很多不同的说法,但是都没有确凿的证据,史学家们也没有定论,所以只能是仅供参考。
说法一
此前,曾有南京电厂退休工程师让庆光,向史学界公布说:建文帝并没有被烧死,而是逃出了南京,改名为让銮,也未一心想着复仇,而是过上了隐居的生活,定居在湖南湖北一带,他的家族谱上记载的清清楚楚。
老人还拿出了自己的族谱作为证据,他自己就是建文帝的第十五代孙。
说法二
被誉为黔中第一奇迹的红崖天书,不断有人在试图破译,有学者认为,该天书是一署名“凤凰 ”的皇帝所为,天书文字经解读为:“做官,必须明白民之痛苦,不要寻欢作乐,如酒贪色,不要为权力相互残杀,使民逃离家园,过着悲惨的生活。”
这位自称为"凤凰"的 皇帝,很可能就是遁迹南荒的建文废帝。
还有破译成:燕反之心,迫朕(皇龙)逊国。叛逆残忍,金川门破。残酷杀害(段、殴、牢、杀子民),致尸横、死亡、白骨累累,罄竹难书。使大明日月无光,变成囚杀地狱。须降伏燕魔做阶下囚。丙戌(年)甲天下之凤皇——允(火+文)(御制)
说法三
据郑敏娟《李闻举荐引建文帝隐跸宁远下灌考略》认为,建文帝逃出了京城,辗转到了李闻举的老家,湖南九嶷山的下灌村龙回寺。
证据源于《李氏族谱》中的有关记载:
“闻举公,洪武元年(1368年)生,为复曾祖被瑶贼所戕之仇,幼时随母去金陵见明太祖。太祖奇之,赐乡举仕进。建文间特赐进士,擢太庙斋郎。建文四年,职兼膳夫之任。 永乐篡立,致仕而归,并亨屯出险,成功解救建文帝。后在建文帝流亡政府立朝数年,永乐八年(1410年)卒。”
但没有说建文帝死后葬于何处。
说法四
据南京大学教授明史研究专家潘群考证,建文帝死前流落于宁德金邶寺,上金贝村古墓即为建文帝墓。依据有两点:
1、宁德支提寺的明代袈裟绣有九条龙,龙图在明朝只有皇帝敢用,这件袈裟应是曾做过和尚的元太祖朱元璋之物,建文帝出逃时匆忙披上这件袈裟假扮和尚逃走。
2、该墓的前面两边各有一条闭嘴龙,这是明代墓的标志。墓塔下有莲花座撑起,这跟和尚有关。墓的规格不是一般百姓甚至普通官员的。此外,墓的朝向为座正北朝正南,只有皇帝才能取这个方位。墓所在的村中有郑姓人氏,疑是跟建文帝一起逃出的大臣翰林待诏郑洽的后裔。
说法五
上海史学工作者徐作生,经过一年考证后认为,当年建文帝出亡后,曾藏于江苏吴县鼋山普济寺内,不久,转移到穹窿山皇驾庵,直到1423年病殁于此,葬在皇驾庵后的小山坡上。
当然,除了以上这些说法之外,还有许许多多的传闻,比如,很多人都怀疑郑和下西洋就是为了寻找建文帝。
如果当年建文帝没有在火中丧生,他之后的经历应该还有机会被破解,怕只怕那几具烧焦了的残骸里面真的有他,那么,这个所谓的谜案就永远没有办法得到解答。
大家还知道哪些消息,欢迎补充,感谢阅读!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建文帝朱允炆(1377年12月5日一?),明太祖朱元璋的孙子。朱允炆的父亲朱标为朱元璋长子,被立为皇太子。朱标长子朱雄英早年故去,次子朱允炆被朱元璋视为嫡长孙。洪武二十五年,朱标病死,朱允炆被立为皇太孙,成为钦定皇位继承人。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