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庙里岳飞无人祭,门外秦桧万人打。为何会出现这种现象呢?
岳飞,秦桧,都是庙里岳飞无人祭,门外秦桧万人打。为何会出现这种现象呢?
发布时间:2020-12-06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庙里岳飞无人祭,门外秦桧万人打。为何会出现这种现象呢?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小编的题目好奇怪,去岳庙就是祭祀民族英雄,怎么能说“无人祭“?打奸臣秦桧更是表达对大汉奸大叛徒大奸臣的恨,反之就是对精忠报国的民族英雄岳飞的爱!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进庙烧钱如同给跪在外面的秦桧送钱!武将不怕死,难道会爱钱?岳飞和他满门是不要钱的,秦桧和他家小是不要面子的。他宁可跪敌国谋财难道不能跪本国谋财?用钱衡量英雄,是一个民族的悲哀!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打秦桧就是祭奠岳飞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其实很简单。来岳飞庙大多是游客,并不是专门来庙上上香的,大多景点,招人的地方特别明显,而上供的地方一般在正殿,在最里面。多数人是为了观光,秦桧跪像在岳飞庙外,大多数游客,触眼就见到了秦桧跪像,人们出于义愤而打秦桧,而对岳飞正殿的塑像,一般观光客,则走马观花地看一眼,而非是诚心诚意地地来祭岳飞的。
也就是说岳飞庙是旅游景点,而非教育基地!目的也是收香客的钱的。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这条题,只能戏说,只能讲些民间风俗,不能引经据典评论。
我讲一次经历:20多年前,我去杭州,就进过岳庙。当时是正月二十几,那天下毛毛雨。我买了门票,前面已经有五六个游客买票进去了。我还没进入岳飞端坐的大殿,就听一个60多岁老头(香港人,讲粤语)说:“岳飞是被冤死的。能求他保佑啥?”老头说着,就领着两个亲属走出大殿了。
我当时也觉得好奇。我那时年轻,不懂老头说那句话的含义,我是出于敬重民族英雄的心理去参观的。
这里面的游客有分类:比如我,是去参观的。那个香港老头一家子进庙烧香是想祈求神灵保佑的。性质上不一样。
十年前,临近清明,有一次和几个客家人聊天。听一个50多岁阿姨说:“她家公公是个冤死鬼,上吊死的。所以她们一家从来不去拜祭。”后来我又听一个从化的客家人说:“冤死鬼不能拜祭的。”
据香港一些历史传说(电视播出的):香港某地有一处大户人家墓地,是清末香港一户大地主的,共有三兄弟葬在一排,他们家族世代相传一条规矩:左边那座坟(三兄弟中的老大),只能敬香,不能跪拜!不烧炮竹!另两座坟正常拜祭!
当地人都知道他们家族这个规矩。据说,那座坟的主人生前是冤死的。
因为游客心理啥都有,而进庙烧香的人,又以中老年人居多。他们当然按自己的心理做事了。
相比之下,各地关帝庙香火都旺,很多人进庙烧香礼拜,祈求关老爷保佑平安发财、升官的大有人在。
不过,我认为年轻人更应该去参观岳飞庙,这是很好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门外打秦桧,这就很好理解:老百姓还是恨奸臣的多啊!
进庙烧香,各地祭祀风俗不同,只能悉随尊便,来去自由,不能强求人家如何。游客嘛,就是花钱出去散心找乐子的。
大城公
在报刊发表文章原用笔名:东山尹,庄满,鸣白,营种。
1996~2005年在全国畅销杂志包括
广东省《共鸣》《家庭》《深圳青年》《佛山文艺》《江门文艺》《惠州文学》《同舟共进》《炎黄春秋》《家家乐》《金桥》
河北省《文史精华》
河南省《名人传记》《人生与伴侣》《时代青年》
湖北省《幸福》《治安纵横》《知音》《警笛》《今古传奇》
湖南省《康乐园》
广西《西江月》《灵水》
海南省《青年时代》
四川省《龙门阵》《分忧》《成都商报》
云南省《女性大世界》
陕西省《家庭之友》
内蒙古《这一代》
上海《青年一代》《文汇报》
安徽省《恋爱婚姻家庭》
北京《婚姻家庭》
吉林省《演讲与口才》《做人与处世》
黑龙江省《家庭生活指南》,等等杂志报纸发表各类文章160多篇;
创作
123万字长篇历史武侠小说《谁主天下》
60万字长篇历史武侠小说《还我河山》
39万字名人传记《北洋军阀列传》
武侠小说在《江门文艺》连载;
撰写《科学发展观》理论文章17篇;
创作历史题材电视连续剧本一部;
深入研究中医药和肿瘤学科20年
上一篇:老师以为学生好为名,每天给孩子布置大量作业,家长该怎么办?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