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蒙毅、蒙恬将军手握重兵,为什么不支持太子扶苏,反而束手就擒等死呢?
始皇,蒙恬,李斯蒙毅、蒙恬将军手握重兵,为什么不支持太子扶苏,反而束手就擒等死呢?
发布时间:2020-12-06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小结:
如果说公子扶苏的死,让蒙恬蒙毅没有了主心骨,那么蒙氏兄弟的被害,则让整个大秦产生了剧烈的动荡,带来的后患是无穷的,两人被害直接导致了大秦虎狼之师的军心溃散,也造成了大秦战无不胜的军风瓦解,这也就是为何在秦末,原本神勇的秦朝军队却打不过农民起义军的最根本原因,也就是说,秦朝的灭亡不是被外人打败的,而是在军心尽失的情况下,曾经历史上最强大的精锐之师,被自身的内乱风暴所击溃,灭秦者,非六国也,乃秦也!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秦始皇死后,赵高、李斯秘而不宣,以皇帝名义下旨赐死公子扶苏,扶苏过于懦弱,在没有确定圣旨真伪的情况,自杀而亡。蒙恬、蒙毅两兄弟虽然有所质疑,但苦于扶苏大气旗已倒,胡亥又已经登基,无力回天,只能束手就擒,被逼自杀。
蒙氏家族一直都是秦国后期的重要氏族,而且历代都手握重兵,是整个大秦帝国的国之柱石,到了秦始皇时期,蒙氏更是深受秦始皇器重,蒙恬带领三十万精兵建筑长城,北面防御匈奴;蒙毅在咸阳为臣,官拜上卿,是秦始皇非常信任的内侍。
首先要搞清楚,蒙毅不是武将,是文臣,而且秦始皇南巡(秦巡游会稽,取道海上,北走琅琊),蒙毅也是一直侍奉在旁的,秦始皇南巡归来途中,深染重病,于是派最为亲近的大臣蒙毅前往会稽祷告山川,秦始皇认为他的此时南巡,在会稽惹怒了神灵,导致自己身染重疾。
蒙毅立马前往会稽,还没有回来,秦始皇就在沙丘死了,由于蒙毅没有在场,这就给了赵高和李斯篡改遗诏的机会,他们隐瞒了秦始皇的死讯,令人用死鱼置于秦始皇车驾之中,迅速赶回了咸阳,以秦始皇遗诏的形式确定了胡亥继承皇帝位。
赵高、李斯还没有回到咸阳的同时,又以秦始皇的名义下旨,派人前往北方前线,赐公子扶苏自尽,此时扶苏正在北方慰问蒙恬大军。而此时的蒙毅已经从会稽回来,甚至赶上了赵高、李斯的车队,赵高极力向胡亥建议杀了蒙毅,后由于胡亥还没有正式在咸阳登基,擅杀上卿,不妥,于是就把蒙毅关押到了上郡。
扶苏接到了令其自杀的皇帝圣旨,痛哭流涕,正打算进内室自杀,大将军蒙恬劝他要核实圣旨的真伪,亲自回咸阳当面向皇帝请示,并且对这道圣旨非常怀疑。前来传旨的使者一边不停的催促扶苏遵循圣旨,扶苏对蒙恬说:父亲要儿子自杀,儿子就没有必要去请示什么了。
扶苏自杀后,蒙恬觉得非常的蹊跷,心生怀疑,于是请示使者,要回咸阳面陈皇帝,赵高于是令人接替了蒙恬的军权,趁蒙恬回咸阳途中对其进行抓捕关押,后令其服药自尽。而此时蒙毅还在牢中,没过多久,在赵高的构陷下,蒙毅也被赐其自杀,蒙氏家族自此在秦国倒台。
那么蒙恬、蒙毅遇此生死之际,为什么不起兵造反,拥立公子扶苏呢?这有几个原因:
1、公子扶苏的思想是儒家思想,有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父要子亡,子不得不亡的愚忠思想,扶苏一死,蒙毅起兵就没有了任何道义上的旗帜,难道几代重臣蒙氏家族要叛国谋逆?
2、蒙恬手下的三十万大军是秦国的军队,不是蒙家的私兵,秦国一向是以军功来为自己家庭、家族挣得利益,士兵们不可能会为了蒙恬而追随造反。
3、秦国法律严苛,特别是在军队里,兵士若有不法,必定会牵连到士兵家人,蒙恬起兵,那么士兵们的家庭会被秦律严办。
4、蒙恬主动放弃兵权,期望回到咸阳面陈皇帝,这就彻底丧失了他对军队的控制,赵高对蒙恬就没有了丝毫的忌惮。
综上来看,于情于法,蒙恬都没有起兵造反的理由,他更没有那个权力调动士兵追随他谋逆。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孟子说:“尽信书不如无书”,这里的书本指《尚书》后泛指所有书。
要我说:“尽信史则是无史”,这里的史就是《史记》,现在也可以泛指所有谈史论史的音频、视频乃至于文献古籍。
总体而言,孟子的概括力度最大,史书也是书,《史记》更是。
在司马迁的《史记》记载中,秦始皇死后,连陈胜、吴广都全力支持扶苏,而蒙毅、蒙恬却没支持扶苏。
论关系,蒙毅、蒙恬是扶苏的心腹嫡系,而陈胜、吴广跟扶苏八竿子打不着。
论能力,陈胜、吴广是闾左黔首小民,没文化、没能力,而蒙毅、蒙恬乃人中龙凤,文武并重。
论结果,身斗草民拉开了秦亡的帷幕,项(hang)羽、刘邦都是打着陈胜、吴广旗号的的,但他们振臂一呼、响者云集,最终刘项灭亡秦朝。而秦朝轻易而举就灭了位高权重、文臣武将的蒙毅、蒙恬兄弟俩,毫无反抗,既没给扶苏报仇,反而宁可自杀,也不为了扶苏为了“我”放手一搏。
他们有能力啊!他们有军队啊!他们有关系啊!为什么不支持扶苏呢?
一、因为扶苏自杀了,那扶苏为什么被杀呀?
西元前210年,经常在大秦王朝巡视的秦始皇,因病死于沙丘途中,随后便发生了秦朝的沙丘之变。
在这场以赵高为主,李斯为辅的政变中,随行的小王子胡亥,成为了最大赢家,晋位秦二世。而天命所归,人心所向的扶苏,却被逼自杀了。
秦朝的王子,是历朝历代王子最没有权利的王子,也是历朝历代中结局最惨的王子。失去皇位的扶苏,似乎对胡亥毫无威胁,赵高为何杀之而后快呢?
秦始皇在沙丘陨落后,赵高迅速出招威逼利诱,诱了胡亥,逼了李斯。
赵高以中车府令加胡亥老师的便利,激发胡亥的斗志,让他夺取大位。
天上掉下如此大的馅饼,让胡亥不能、不敢、不想也不忍拒绝。不要说连司马迁都不知道是不是未成年的胡亥,就是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知天命、六十花甲、七十耳顺等等不会拒绝,您说有什么人能够拒绝君临天下诱惑呢?
胡亥无法拒绝利诱,李斯难以抵挡威逼。秦始皇驾崩后,赵高问李斯大秦帝二代选谁。李斯想都不想,谁是老大我选谁,当然选扶苏。
秦始皇虽然没立太子,但根据周朝形成的宗法制,皇位继承的原则就是嫡长子。
上一篇:你喜欢普京吗?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