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蒙毅、蒙恬将军手握重兵,为什么不支持太子扶苏,反而束手就擒等死呢?
始皇,蒙恬,李斯蒙毅、蒙恬将军手握重兵,为什么不支持太子扶苏,反而束手就擒等死呢?
发布时间:2020-12-06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其二,秦朝严苛的制度
虽然说,在我国古代一向有着君叫臣死臣不得不死,父叫子亡子不得不亡的封建思想,但真正能做到这点的并不多,尤其像扶苏这样,明明手握重兵,有着绝对可能靠武力夺位成功,并且又有足够理由证明赵高传出的是假诏的情况下,还要选择自刎的就更是凤毛麟角了。
但之所以他会这么做,一方面源于扶苏本身就是个孝子忠臣,又思想单纯,在秦朝严苛的制度下深受皇权思想束缚,最后本能的就会认为皇命即便可能有错,也不可违背。
这不得不说是秦朝严苛的制度和始终向臣民们灌输的皇权思想让他失去了叛变对错的本能,同时也可以说明,当时的秦人确实思想比较单纯。
其三,扶苏对当时政治形态的误判
其实,除了思想单纯,又对秦始皇极其忠心外,扶苏选择自刎还有一层原因,那就是他误判了当时的形式和秦始皇的心思。扶苏毕竟是皇长子,也是个学富五车之人,对政治自然是懂得的。
当他看到这份命令自己和蒙恬自尽的诏书时,扶苏肯定会猜测父皇的心思,在他看来,秦始皇一定是有意立胡亥为帝,叫自己去死也是为了给胡亥铲除政敌,让大秦帝国能够稳固发展下去。
而且在扶苏看来,秦始皇为了给胡亥铲除障碍,早在多年前就已经开始准备了,那就是先将自己这个胡亥最大的竞争对手以历练的名义支到边疆,再在重病时将支持自己的蒙毅支开,这就使得他在立储之时身边不会有自己的死党来反对了,同时也方便扶植胡亥建立自己的势力,并叫赵高等人尽心辅佐。之后,再半路截杀蒙毅,建立新皇的威信,下诏命自己自裁,铲除最后的隐患。
所以,当扶苏看到这则诏书时,虽然痛心,但也可以理解,最后出于一片愚忠,真的就按照他自己的理解自尽了。
而在扶苏自尽之后,蒙恬也不可能有机会率兵去咸阳清君侧,因为他师出无名,这在制度极其严苛,尤其对稍有反意就会株连九族的秦朝就更不可能。要知道,他虽然看得很明白,但他手下的将士未必会敢于跟着他冒这天下之大不韪,所以蒙恬也只能跟着扶苏含恨自尽。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秦始皇法度森严,赵高李斯假传圣旨,秦二世就在秦始皇身边,没人敢违抗。而且第一行动就是除掉扶苏和几个手握兵权武艺超群的将领。当然秦也随之土崩瓦解。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秦始皇突然暴毙,对中国的历史走向有着深远的影响。始皇帝的能力毋庸置疑在历代中国帝王中也是名列前茅的,但他太自信、太自傲了,以至于在临死前都没有公开指定大秦帝国的继承人。
直到临死前,他才下诏公子扶苏回咸阳主持自己的葬礼(其实就是选他继位)。可是遇到奸邪的宦官赵高和自私的丞相李斯合谋,篡改诏书赐死了长子扶苏,改立了二世胡亥。
不得不说,扶苏悲剧的根源就在秦始皇身上。那说到始皇帝信任的蒙氏兄弟为何不支持扶苏,而选择束手就擒呢?原因有以下几点:
1、扶苏自裁,没有了效忠的对象。
2、秦帝国诏书、玉玺印章都是真的,他们无法辩驳。
3、蒙氏兄弟对秦帝国忠心耿耿,哪怕身死,也不愿背上反叛的恶名。
扶苏性情宽仁且愚忠
《诗经》:“山有扶苏,隰有荷华”。
秦始皇一生都未立皇后,所以在继承人的选择上就不分嫡庶,只有长幼之别了。扶苏是秦始皇的长子,始皇帝给他起这个名字,有香草佳木枝叶繁茂之意。可见,他对这个儿子的未来充满期待。
得到了父亲的宠爱,经过十几年刻苦读书的扶苏却高举儒家文化的大旗,处处与父亲作对。
秦始皇奉行法家治国,对百姓实施严苛的法律制度;而扶苏倾向于儒家治国,对百姓怀有一颗仁心,这样父子两人常常闹得不欢而散,“焚书坑儒”事件使二人关系降到冰点。
《史记》:天下初定,远方黔首未集,诸生皆诵法孔子,今上皆重法绳之,臣恐天下不安。
扶苏本性仁德宽厚,见到始皇帝下令杀了数千名儒生,经史子集更是焚毁殆尽。心中不忍,便上书始皇帝施政过于残暴,而始皇帝却觉得儿子缺乏主见、性格懦弱。
最终的结果就是皇帝暴“怒”,“上使外将兵”。就这样,扶苏被外放北方边疆,这不代表秦始皇放弃了他,而是一种锻炼,他派了心腹爱将蒙恬辅助他。
“天降大任,必苦心志、劳筋骨、饿体肤”,秦始皇深谙此道。一次疏远的“流放”,实际是“千古一帝”对儿子的培养。
改诏篡位,扶苏身死
公元前210年7月,秦始皇行至沙丘病重,命赵高代写遗诏让扶苏立即回咸阳主持丧事并继承帝位。
秦始皇死后,赵高和丞相李斯密谋篡改了遗诏,立胡亥为太子。同时,他们伪造了一封诏书给扶苏,斥责扶苏的过错,令他自杀。
《史记》:“扶苏为人子不孝,其赐剑以自裁!将军恬与扶苏居外,不匡正,宜知其谋。为人臣不忠,其赐死,以兵属裨将王离。”
赵高伪造诏书,用来逼死扶苏的理由是数次顶撞始皇帝,为不孝大罪。拿捏的分寸刚刚好,使得敦厚且愚孝的扶苏认为就是始皇帝的意思,因此,不管蒙毅怎么劝,都听不进去,直接挥剑自杀了。
蒙毅面对一个权力、地位比自己高,又不能对他用强的“主子”,显得无可奈何!扶苏一死,蒙毅失去了效忠、辅佐的对象,只能向二世屈服。
自辩无用,兄弟蒙难
蒙恬、蒙毅两兄弟,是秦国名将蒙骜之孙,蒙氏家族三代仕秦忠心无二,为秦始皇的统一大业立下了汗马功劳。
二人一文一武,相得益彰。蒙恬掌军在外,蒙毅主政在内,成为秦帝国最有权势的家族。然而,在始皇帝死后,这些权势反而成为蒙氏兄弟的催命符。
丞相李斯因为自己比不上蒙氏兄弟,担心权势旁落,受到赵高蛊惑,最终成为害死扶苏的帮凶。宦官赵高曾经被蒙毅处罚,心存嫉恨,正好顺水推舟,再害死扶苏后,立即编造罪名处死了蒙氏兄弟。
在死之前,蒙氏兄弟都上书秦二世胡亥自辩,可惜昏君不辩忠奸,再说赵高是他登上帝位的大功臣,比起蒙氏兄弟,他更信任赵高。到此,蒙氏兄弟的悲惨结局就已注定。
上一篇:你喜欢普京吗?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