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东北个别企业提价60元收购玉米,你怎么看?后期还能涨价吗?
玉米,玉米价格,企业东北个别企业提价60元收购玉米,你怎么看?后期还能涨价吗?
发布时间:2020-12-06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这几天很多农户可能懊悔把粮卖早了,从去年去年秋粮上市一直等到现在没卖,就是为了卖个好价钱,可是春节过后玉米价格却在不断下滑,随着天气的逐步回暖,很多地趴粮已经没有了继续存放的有利条件,为了避免玉米出现捂烂变质的现象,不得不低价出手,可是没过几天,价格就开始出现了上涨,其实我觉得没必要去后悔,虽说当前粮价上涨,但是上涨幅度并不多大,再说地趴粮水份较高,又不能继续存放,留不得你不卖只会造成更大的损失,而当前玉米价格上涨主要是角质粮,且上涨幅度并不多大!
截止到今天,黑龙江地区玉米收购价格在1550~1610元/吨,其中 佳木斯地区15个水的玉米价格为1500~1560元/吨,齐齐哈尔玉米收购价格为1520~1580元/吨,龙江地区玉米收购价格为1550元/吨,绥化地区玉米收购价格为1560元/吨,青冈地区玉米收购价格为1520~1580元/吨,肇东地区玉米收购价格为1560~1620元/吨,宝清地区玉米收购价格为1490~1550元/吨,辽宁沈阳玉米收购价格为1660~1720/吨,长春地区15个水的玉米收购价为1620元/吨。
总得来看,目前东北15个水的玉米主流收购价格在0.73~0.82元/斤,和去年冬天相比只能说当前的玉米价格还在恢复之中,并没有上涨多少,另外由于当前猪瘟疫情的影响,养殖户补栏较为谨慎,饲料玉米需求大幅减少,虽说临储玉米库补已经启动,但是毕竟只有30万吨的用量,虽说会有一定的积极引导作用,但是基层农户目前售粮进度完成不到七层,市场供应依然充足,所以在终端市场需求没有完全恢复的前提下,东北玉米价格大涨的可能性不大。
另外近日有传闻临储玉米拍卖会有延迟,而反观当前的售粮进度来看,临储玉米拍卖延迟的传闻或许不难实现,国家为了稳定粮价已经开始出手救市,而由于近几年种植结构的调整,深加工企业用量的加大,临储玉米存量已经不足8000万吨,今年玉米拍卖数量也将大幅减少,起拍价格可能也会进一步一定提高,如果传闻证实的话,在政策的利好刺激下,今年的玉米价格也会稳步上涨,这也和前几天农业部对今年的玉米价格预测基本吻合,玉米价格稳步上行才是关键。
综上所述,当前玉米价格涨价是必然现象,市场存粮少了,市场需求加大,价格自然水涨船高,按照当前的预测,今年的临储拍卖要迟到六月份左右,那么近期深加工企业用量的恢复,临储玉米库补的启动,三月玉米价格上涨或许只是预热,四五月份很有可能会达到高峰,6月之前玉米价格走势估计都不会太差,我们农户也要把握售粮时机,争取卖个好价钱,不让一年的辛苦打了水漂!以上为个人观点,仅供大家参考!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近期关于玉米的利好消息的确多了不少,一个是黑龙江玉米省级收储30万吨,最低收购价为0.8元/斤;另一个是玉米深加工企业有望继续拿到相应补贴,对于玉米深加工企业来说是福音,意味着上调收购价有支撑了;还有一个就是玉米临储拍卖,按照目前的情况看,有望推迟在6月份开拍,拍卖底价也提高50—100元/吨,单周投放量在300万吨左右,这无疑是利好于玉米市场价格,给农民有了更多的时间卖粮。3月4日玉米深加工企业上调收购价较为明显,单日涨幅最高达到50元/吨,3月5日、6日虽然上调数量和幅度有所减弱,但仍有企业上调玉米收购价,经过这几天的调价,东北地区个别玉米深加工企业的收购价达到了1680元/吨,低点的价格在1550元/吨。东北个别企业提价60元收购玉米,你怎么看?后期还能涨价吗?微尘微视界认为玉米深加工企业进行提价收购,有它内在的需求,但这种涨价短期很难持续,对此有以下几个观点。
一、黑龙江玉米省级收储是近期玉米深加工企业调价的导火索
黑龙江作为我国玉米种植的主产区,其玉米产量占据全国总产量的10%左右,但本地消费量不高,大部分得调出,这也导致一直以来产区价格不高的现象,为了稳定玉米价格,让农民不出现卖粮难,于是在关键时刻出手,进行玉米收储。虽然第一批30万吨不多,但至少代表一种态度,有着托市的意味,后期还会根据市场情况进行第二、第三等批次的收储,正是由于这样的利好,使得玉米深加工企业进行上调收购价。特别是前期玉米价格低于0.8元/斤的地方,提价力度大些,有着与省级收储抢粮的迹象,这也挺正常,毕竟农民卖粮多了一个选择。
二、下游需求疲软,短期玉米价格不具备持续上涨的动力
虽然说东北地区个别玉米深加工企业进行上调收购价收购,但在农民售粮的价格上并没有出现明显变化,进入3月以来价格保持平稳,部分地方粮贩给出的价格还出现下调的情况。实际上短期的这种调价很难推动玉米价格进入上涨阶段,毕竟当前的市场环境还不具备持续上涨的动力。一个是玉米深加工企业自身的情况,玉米淀粉处于销售淡季,虽然东北地区玉米深加工企业的产能达到4000万吨,但实际上开工率只有70%左右,补库需求并不强烈,也没有意愿建新库收购。还有一个就是非洲猪瘟,2月份多个规模养殖场中招,使得养殖户的积极性受到很大的影响,1月份生猪存栏量同比下降12.62%,能繁母猪存栏量同比下降14.75%,这对玉米饲料需求影响很大,整体需求下降10%以上。
三、临近春耕,不排除基层售粮进一步加快
东北地区目前玉米的销售进度不到7成,还有3成左右的粮源在农民手中,随着气温回暖,农民售粮的积极性也在增加,地趴粮得及时出手,市场供应量比较充足。黑龙江地区进行玉米收储,部分农民认为后期玉米价格还会上涨,进而会进行惜售,这就存在一个价格博弈的过程,山东地区这两天东北粮源到货量减少,一方面是东北价格有所回暖,另一方面是农民惜售心理增加。但这种惜售是短期行为,随着玉米主产区春耕,有的农民在卖粮上也会有所考虑,把玉米变现这样就有资金购买农资,所以后期不排除基层售粮进一步加快,届时玉米价格下行压力较大。
四、玉米及其替代品进口预期增加
贸易磋商问题仍在继续,从近期的情况看,我方在考虑取消对方农产品、汽车、化工等税,在3月中旬左右再进一步会晤,这给市场带来的压力不小,近期玉米期货表现疲软,就是有这方面的因素。贸易磋商朝着利好的方向发展,但对于玉米市场而言,就是利空,意味着玉米及其替代品进口量将增加,玉米进口量受配额限制,而其替代品却不受影响,一旦这种预期增加,玉米缺口将会明显缩小,甚至不存在缺口,这对后期玉米价格来说是不小的影响。只要最终的结果未确定,玉米及其替代品进口问题将会一直影响着玉米市场,相关预期增加时,现货玉米价格也容易出现价格波动。
上一篇:为什么女人总是哄着才高兴?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