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为什么有魏忠贤不死,大明不亡这句话?
崇祯,明朝,东林党为什么有魏忠贤不死,大明不亡这句话?
发布时间:2020-12-06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研究历史的太多,很多都会断章取义,人无完人,每个人都有缺点和优点,现在出现了类似给赵高、秦桧洗白、抹黑岳飞、郑成功,魏忠贤的奸臣形象其实在人们心中早已经固化,然而历史并没有真假,只是站在不同的角度就会有不同的看法。
那么为何会出现“魏忠贤不死,大明不灭”的说法?
这还得是这两个人说的的话,第一句是明熹宗临终前嘱咐崇祯皇帝的“魏忠贤恪谨忠贞,可计大事”;第二句是太监曹化淳说的“忠贤若在,时事必不至此”,正是这两句话,再结合魏忠贤为官时期的一些举措,这才有了“魏忠贤不死,大明不灭”一说。
那么魏忠贤有做了哪些事情?竟然能得到这样的评价?
其一:魏忠贤曾力排众议,用辽阳战败饱受众议的熊延弼,直接罢免了宁锦之战畏缩不出的袁崇焕,又违背自己的私人想法,推荐了赵南星、孙承宗等能臣。
其二:朝廷收税,魏忠贤再一次力排众议,不向农民加税,甚至有些地区遭受天灾,还免除赋税,比如河南、两浙地区,将目光投向商人,而南方的商人大多以东林党人为代表,这样就能维持朝廷运转,又不会使得百姓四处流走。
其三:辽东战事时,魏忠贤做法再一次获赞,当时急需马匹,明朝一直有个旧例,就是有贡献的人可以获赐在宫中骑马的特权,而这种特权又必须每年节日时向皇帝贡献马匹,魏忠贤直接给了数百名太监在宫中骑马的特权,他们又不得不向朝廷贡献马匹,虽然得罪不少官员,但是没有强征百姓马匹,并且以自己的威望以及权力获取银两维持辽东战事所需后勤之物。
正是如此,魏忠贤在世之时,明朝似乎也没有什么外患,当然以上都是抛开魏忠贤的缺点来看,他做过的坏事也不少。
魏忠贤去世之后,崇祯皇帝上台,立即起用东林党人,而这些东林党人都只会耍嘴皮子,为了谋取私利,增加农民赋税,丝毫不根据当地实情,一律加税,分文不少,甚至还要补交以前的欠税。
折现擅长空谈、又缺乏治国之道的东林党人并没有起到大作用,都说苛政猛于虎,百姓又遭受连年天灾,最后只能发动起义,东林党人虽然守辽,但是一味地向朝廷要钱,逼百姓要钱,几年下来就耗去近一千万两,国库亏空,崇祯向大臣要钱,个个都“两袖清风”,后来李自成攻进北京,崇祯皇帝煤山自缢,李自成下令,竟然在这些大臣的府邸搜出七千万两,看似忠心的东林党人,实则还不如魏忠贤等阉党。
魏忠贤其实在对于明朝的政治平稳还是有贡献的,有记载他经常私底下学习治国之道,大局观很强,对于国家看的也比较重,比起那些宁愿国破也不愿出钱的大臣不知好多少倍。
【文/羽评郡主,欢迎关注】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这种说法来自于何处?不得而知,可能网络上某个帖子。按照传统史书记载,大阉魏忠贤始终站在正义的对立面,上了戏剧舞台,注定是个大白脸。当然修著史书是士大夫阶级的特权,魏忠贤作为政治上的敌人,被挂在历史耻辱柱上没什么稀奇的。在士大夫们的眼里,宦官干政本身就是最大的错误,这是中国传统政治秩序决定的。俗话说“尽信书不如无书”,魏忠贤真的有史书上写的那么坏吗?这个说法值得商讨。
大明王朝到了天启年间,百病丛生,传统政治精英士大夫阶级已集体堕落,他们不关心如何提高国家治理能力,而专注于党争。明朝的党和现代意义上的政党不一样,他们是朋党,以利益为中心集合在一起,其中以“道德”大旗为号召的东林党势力最盛。东林党认为大明王朝所有危机是道德沦丧导致的,唯一改变这种情况的办法就是集合志同道合的君子,击溃其他反对派,自己主政,实现满朝君子的梦想,这个国家就得救了。
从理论上来看,的确是这么个道理,君子是不会作恶的。可你怎么保证东林党全是君子?楚党、浙党就全是小人?东林党攻击其他人的手段也是见不得光的,“红丸案”“廷击案”“移宫案”每一个他们参与过的政治案件,迷雾重重,到现在我们都搞不清究竟发生了什么。
魏忠贤主政后,他的党徒立刻编撰了《三朝要典》和《东林点将录》两本书来攻击东林党,历数东林党所策划过的政治事件。如果东林党真的一身正气,怎么会给政敌留下这么多把柄?
更何况“小人”和“君子”之别,就是可以讨论的。“小人”有才无德,处理具体事务头头是道,但个人操守不行;“君子”有才有德,即能干又高尚,这种人多吗?肯定凤毛麟角。“人人都说神仙好,只是功名忘不了”,人都是有欲望的。东林党更多是一群有德无才的庸人,干起事来不行,讲起道德文章来头头是道。在处理具体政务上,他们扮演更多是绊脚石的角色。
大明天启年间最大危机是什么?财政危机。每个封建王朝到了末期,财政都是一团糟,土地兼并所形成的利益集团在地方上跟中央对着干,利用官员特权不纳税。比如官声不错的徐阶,把大奸臣严嵩干倒,赢得一片赞誉,而在南京,他拥有上万亩的土地,逃税漏税,任凭自己家人横行不法,鱼肉当地百姓。这样的人是君子还是小人?
魏忠贤主政期间,抓住了财政命门,对地方上利益集团进行打击,逼他们纳税,并且开征工商税,朝廷财政大为好转。这才有钱给边关军用,守住国门,哪里发生灾害了,才有粮赈灾,维持住艰难的国事。
不管魏忠贤打击东林党目的到底是什么,但客观上缓解了朝政危局。从此也和士大夫阶级结下了仇,以至于在后世史书上成了大白脸。
当然,写下这条问答不是为了给魏忠贤翻案,只是提醒大家要从更立体的角度看待明末社会状况。社会是个复杂的综合体,人不能被一刀切为“君子”和“小人”,传统史书的道德价值体系是可以商讨的。
作者:我方团队懊道人
上一篇:教育是一门科学吗?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