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你对中国的酒文化有怎样的评价?
酒文化,中国,文化你对中国的酒文化有怎样的评价?
发布时间:2016-1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当地彝语中,把白酒称之为“芥粨”,经常把这两种酒连在一起称之为“芥波芥粨”。
首先说说“芥啵”。发酵完成后就粮食匀一勺放入碗中,加入开水就即可食用。酒精度没有白酒高,很多父老乡亲把他当作早点,响午饭,另外饭前也喜欢先喝这个。对于体力活较重的山区人来说,这种酒是补充体力的最佳选择。有客登门,首先招待的就是这种酒,其次才是白酒和茶。
其次是白酒。家乡彝族的白酒几乎自家酿的,很少会去商店购买其它的酒。家乡酿的酒度数不会太高,一般在38度到45度之间,原料一般是小麦和玉米,小麦居多。这和家乡主产小麦和玉米有关。一般用小蒸笼酿酒,所以家乡人把它称之为“小锅酒”。“小锅酒”颜色有点浑浊,这可能和家乡酿酒技术比较原始有关。
“无酒不成席”,家乡彝族的父老乡亲确实如此,凡有人家处,必可喝酒,出门干活,很多人也要带着酒,毫不夸张,很多人可以不吃饭,但每天都要喝酒。这可能除了和民族血统有关外,还和山区文化有关。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中国酒文化有几千年的历史,博大精深、源远流长,“何以解忧唯有杜康”、“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今朝有酒今朝醉”等等诗词都是对中国酒文化最真实的写照,中国各地不同的酿酒工艺和发酵储酒容器造成了传统白酒不同的香型和口味,也培养了各地不同的饮酒风俗和习惯,中国盛酒容器和酒标的不断演变也见证了中国酒文化的历史,总之,我们普通人穷其一生也未必能了解中国酒文化的深奥之处。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炎帝神农氏酿酒:
炎帝神农氏不仅是中华人文始祖,他还是中国酿酒的始祖,我们的山庄老酒就起始于炎帝。
为什么这么说呢,在古代,酿酒的两个先决条件是:粮食和陶器,没有这两个条件酿不成酒。远古时代,炎帝神农氏首创耒耜(农具),始作农耕,始烧陶器。《中国茶酒词典》列有《中国酒事纪年表》,记录从古至今酒事发展的重大事件,排在头条的就是炎帝神农氏造酒:“神农耕而作陶,陶以盛酒。”所以说,炎帝是中国酿酒的祖师爷。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不爱喝酒,老丈人属于酒文化荼毒患者,时不时被拉着陪人喝酒。
很抱歉我也无法理解嗜酒如命,也无法理解以喝得多为尊是何种心态。可能能喝多就需要显摆出来吧…就跟游戏玩得好可以拿出来显摆,互相比较的基因可能深深刻在雄性基因序列里面。
喝酒可以,御寒,交际,饮料而已。万事忌太过,醉饮伤身误事,酒后不开车。
我不阻你痛饮千杯,你莫劝我逢场作戏。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中国酒文化源远流长,三眼无语难以说清。但是论喝酒来说也是萝卜青菜各有所爱,清香,浓香,酱香,老白干香,喜欢就是好酒。
但喝酒应掌握的几点1、酱酒为纯粮优于其他;
2、高度优于低度;3、酿造酒优于勾兑酒。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我们中国人更多是把喝酒作为联络感情的媒介。
所谓,无酒不成宴席,酒逢知己千杯少。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炎帝神农氏酿酒:
炎帝神农氏不仅是中华人文始祖,他还是中国酿酒的始祖,我们的山庄老酒就起始于炎帝。
为什么这么说呢,在古代,酿酒的两个先决条件是:粮食和陶器,没有这两个条件酿不成酒。远古时代,炎帝神农氏首创耒耜(农具),始作农耕,始烧陶器。《中国茶酒词典》列有《中国酒事纪年表》,记录从古至今酒事发展的重大事件,排在头条的就是炎帝神农氏造酒:“神农耕而作陶,陶以盛酒。”所以说,炎帝是中国酿酒的祖师爷。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