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楷书是行书和草书的基础吗?
楷书,行书,草书楷书是行书和草书的基础吗?
发布时间:2019-0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楷书也叫正楷,正书,讲究的是“形体方正,笔画平直,可作楷模”。它所有的笔画都应该是孤立的,一个笔画完成后才开始另一个笔画,笔画与笔画之间没有连带关系,对于楷书可以说是“状如算子”。楷书由隶书演变而来,是我国封建社会南北魏到晋唐最为流行的一种书体。楷书在用笔上非常复杂,除了斜捺之外,几乎每一笔包括起笔和收笔都需要顿笔,尤其在转折处要明显。而且在书写速度上不宜过快,注重中规中矩。
行书,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了连带,强调呼应关系,属于笔断意连的情况,把起笔中的顿笔去掉了,采用了搭锋入纸的方法,这样既节省了时间又提高了书写的效率,行书把很多折笔变成了圆转,转折处不再使用顿笔,直接转了即可,提高了书写的流畅性。行书除了笔画与笔画之间的连带之外,还要强调字与字之间的连带,这种连带不仅有实连还有虚连,另外,还借鉴了草书,很多笔画可以简略。书写速度比楷书要快,方能得行云流水。
古人学习书法是学书须学楷法,以欧阳询、虞世南、颜真卿。柳公权为楷模。而草书和行书,都是以楷书为基础的,或者是楷书的快速书写,是书法入门的基础,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不在楷书领域摸爬滚打,很难在行书和草书上有所成就。
以上属于我个人偏见,还望批评指正。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可以如此理解,楷则乃度,无度何有其它。
当然正楷法严,有阻性情之发挥,当人常于法徜徉,很难出楷帖之园囿外,似乎有束缚手脚,这是每个人都有的体验,而尽己之率尔,则有心如驰鹜,心手相即一拍,然若是法疏而意性往往令笔画无致,若巧形密致,必须有弥足之法技。
从而入楷,而见地有失有得,舍得之取法乎上,丢弃稍许,尽情添加己之活跃之熟笔,其熟乃技艺之长处,糅杂自己法性与意情,如此留精去旁枝,加己之绿叶。若此有了出帖之目的,也许自己的才情有了发挥,久而久之发展了自己笔墨风致,初学,仅仅些点,久之多许,或多或少,让才华之酵母菌有了扩散,张扬,其味之内涵属于己的。
入楷,学之不精,也乃为法之右,失去应用的韵致,为以后创作落下二流之品味,永远不会入流,入法眼。
学楷,固然重要,明白是学法度,学正统,是基础,基本功,童子功。为学行与草而备法。
强调基础,是真理,舍弃基本,而取法度之末,只算三流之书貌。辩证地说,几种书体可以转化,由行楷或行草,也亦可归正,一般学书皆为如此,七十年代无帖,皆从一些标语书报而得学之,或家学传之,临今人之书,古帖少见。后学又从行书转到楷。
话说命题,楷是行、草之基,符后书道。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这个问题其实我觉得是不一定的,不能说因为初学者先学楷书就说楷书是行书或草书的基础!通常说的写楷书打基础,并不是指这个。但写好楷书对后面的行书楷书是很有促进的,因为有了楷书的基础,对于如何行笔,结构等都有了一定的基础,再学习行草自然入门要快的多了。这个道理和人们常说的:书画同源,有些类似,他们两个是相互促进的。所以我觉得无论楷书行书亦或别的什么字体,没有说什么是什么的基础,就像有很多人是从行书开始入门的,也有很多人是从隶书开始入门的。难道说从行书入门的人没有打书法基础吗?所谓用笔千古不易,无非就是用笔要学而已,各种字体微有不同。
举个很多人都知道的例子吧,宋代大家米芾,行书写的极好,但楷书却是平平常常。难道他的行书是有多么深厚的楷书基础吗?甚至米芾很是不喜楷书,他对于唐代几位楷书大家也是嗤之以鼻,无论是颜真卿柳公权或是智永等都毫不客气,而且他对于楷书大家柳公权的评价更是说,自柳公权开始之后便有了丑书,乃丑书鼻祖也!当然我们在这里不讨论谁对谁错,其实我很喜欢唐楷,也喜欢米芾,书法艺术的本来就有不同的见解。我举此例不过是想说楷书并非行草的基础,行书写的好不一定楷书就好,楷书写的好不一定行书写的好!当然用笔技巧在那里,别的字体学起来当然就很快。
最后稍微插一句,有些学着认为初学者是不宜从唐楷入手的,因为唐楷法度森严,学完唐楷后再入行书,易将行书写的死板,没有宋人所说的尚意!写出来的行草是没有灵魂的。当然在这里我也不讨论这种说法是否正确了,各位看官,自行揣摩!
以上纯属个人见解,仅供参考。如有不妥,勿怪勿怪!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楷、行、草,写法各不相同,谁也不是谁的基础。不过,写好一种却对另两种有帮助。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从学术上来讲不是,但是如果你要真练字的话,最好还是先练楷书。一起他说就像你学武术中的扎马步。
上一篇:缺钙,吃什么牌子钙片好?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