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家庭教育专题14:如何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
孩子,习惯,学习习惯家庭教育专题14:如何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
发布时间:2016-1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2.孩子的视角
作为父母,希望孩子能够拥有一个良好的学习习惯,这没错。但是父母需要想明白一个问题,孩子是怎么想的?孩子是不是很想养成这样的习惯?不能主观上想让孩子养成习惯就结束了,要考虑孩子的感受。要了解孩子想要什么?不想要什么?孩子想要的东西,有时候往往是从周围的环境中学习的。比如父母特别喜欢学习,孩子可能就会觉得学习这件事挺好,要学习,要获得认同。如果父母没事天天聊豪车,名包,孩子的大脑中也会印上这样的烙印,到外面看到名车就指指点点,在他幼小的心灵中,会觉得这东西是好的,想要的。所以,想要孩子养成学习的习惯,父母要创造一个健康的氛围。要从孩子的角度出发去思考,怎样做孩子才能喜欢学习。
3.从简单开始
学习是一个比较辛苦的事。需要循序渐进。所以不要一上来就给孩子很难的东西,并且用邻居的某某就会来给孩子以压力。学习要从孩子能胜任的内容开始,逐渐深入。只有完成了,才能够获得自信,不断进步。怎样知道对孩子来讲是不是合适呢?根据孩子的完成情况来进行调整。千万不能跟别的孩子比,这会让孩子产生挫败感。也不能盲目夸奖,这会让孩子盲目乐观。
4.成长思维模式和固定思维模式
当孩子完成了某一个学习任务的时候,很多家长都习惯于夸奖孩子聪明。这种夸奖最后会害了孩子。因为孩子会认为自己完成某个任务,是因为聪明,而将来一旦不能够完成其他任务,就会认为自己是笨。把完成一个任务归结到先天的聪明和愚笨上,导致的固定思维。这种固定思维严重影响孩子的成长,尤其是在御草挫折的时候,可能对孩子的打击非常大。心理学家德韦克认为,要用成长思维模式来影响和培养孩子。完成一个任务,并非是因为聪明,而是因为努力。因为努力是人为的,后天的,而聪明是先天的,固定的。要用后天的成长思维模式来鼓励孩子,才能让孩子不在遇到挫折的时候灰心丧气。因为先天的聪明是无法改变的,用无法改变的东西来评价孩子,就会在孩子的内心中设立一个固定的屏障。
5.练习专注
加拿大的很多小学,通过冥想来练习孩子的专注,而且发现效果良好,很多孩子的数学成绩因此而提高。专注是学习过程中必须的一个能力。父母也可以通过让孩子学习冥想来提高专注力。
如果把上述这5个方面做好了,孩子的学习习惯就不愁培养了。
更多关于学习能力方面的信息,您可以在头条上搜索关键词:瑞田学习力。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良好的学习习惯是:
一、坚持做眼保健操,杜绝近视;二、端正坐立看书写字的姿势;
三、不躺床看书;
四、看书字写字一小时要休息五至十分钟,以缓解眼和脑的疲劳。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如何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这是我们每个家长都会想到的问题,很多教育家,教育工作实践者也都给出了不少有益的建议。我想从一个新角度谈一谈。就是把家长分类,全职妈妈家庭,事业工作型妈妈家庭。这是一个粗分,大家都看出来了,爸爸去哪了??那就再划出一类,有爸爸较多参与孩子培养的家庭。就从这三类谈一谈。
再说两个前提,
1.对孩子,只讨论幼儿园阶段到小学阶段。小学阶段完成基本习惯已经养成。
2.良好的学习习惯主要指,第一,对学习抱有持续的兴趣,有良好的求知欲。第二,对时间有概念,能够比较合理地安排自己的时间。第三,有稳定的情绪,能保证在学习过程中有稳定的状态和清晰的思路。第四,不怕困难。第五,有耐力,有自律能力。
全职妈妈类型家庭。非常羡慕这种家庭里的孩子。从出生起到婴幼儿到青少年早期,都能享受妈妈全时间段的呵护。从时间上讲,这类家庭里的孩子应该是最有机会养成父母认可的各种习惯。也就是说,父母希望孩子是什么性格,有什么习惯,如果父母方法得当,就能培养出父母觉得理想的效果。这类孩子从小不用像其他孩子那样忍受较多的分离焦虑,安全感强。在婴幼儿阶段,模仿对象一般主要是妈妈,妈妈的日常行为方式,情绪状态,做事思路,喜好,都对他们产生巨大影响。他们正处在模仿别人的高速发展阶段,明显受到被模仿人的影响。孩子要有好的学习习惯,妈妈有非常重要的作用。0岁到6岁,他们的天地里就只有妈妈。所以,要特别问一声,这种家庭的妈妈们,你们都是怎么做的呢??肯定有好的地方,也有自己也觉得要改进的地方。我有几点建议。第一,安排一个充实,有规律的家庭生活状态。不但是孩子的学习方面,其他,如生活中的饮食,出行,购物,聚会,运动等等方面,不论孩子几岁,不论有几个孩子,尽量让他们参与进去。第二,自己有固定的学习时间,有充电途径。第三,在所有生活细节中有足够的耐心,有稳定的情绪,在此基础上,有针对性地引导孩子。这三条也同样适用于另外两类家庭。
事业工作型妈妈家庭。这类家庭的特点是妈妈既上班又要管孩子。孩子若太小常由长辈帮着带,若已经入园入学,那自主带的较多。如果有长辈帮着带孩子,幼儿园含之前阶段,要多跟长辈沟通,达成教育孩子的共识,目标上要一致。如果孩子已经入小学,自己就该多管一管,最关键的就是要了解自己的孩子。哪些地方是优点要保持?哪些地方有不足需要改进?要非常有针对性地帮助孩子。同时注意千万不要急躁。人不可能完美无瑕,自己即便作为父母也依然有很多问题。自己尚且如此,与孩子只能是共同成长。要求,严格,有规矩是可取的,挖苦,训斥,不加分析地责罚打骂是要不得的。教育就是陪伴。特别是在12岁之前。陪伴需要温暖,理解,信任,鼓励。请家长朋友们,遇到问题,一定要努力克制。对孩子的情况要缓一缓,想一想。很多时候,多想一分钟可能就会找到更好的办法。再就是也要多学习,多充电,多找科学的教育方法指导自己。孩子的具体情况千差万别,父母是他们最可信赖的精神导师。
上一篇:什么样的生活是现代人想要的?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