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家庭教育专题14:如何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
孩子,习惯,学习习惯家庭教育专题14:如何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
发布时间:2016-1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谢谢您的邀请。
培养习惯,要从娃娃抓起,既不能拔苗助长,让孩子感到学习压力太大,挫伤孩子学习的自信心和积极性,从小就厌学;也不能放任自流,让孩子自由散漫,想怎么玩就怎么玩,不沾学习的边;我们应该量体裁衣,循序渐进,坚持每天花一点时间陪伴孩子阅读和写作业,培养训练孩子的阅读和写作业兴趣,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特别是孩子还在上幼儿园的时候,要培养训练孩子的学习习惯,家长就不应该像对待小学学生那样,要求孩子每天阅读好多书,写好多作业,几个小时也完成不了,让孩子感到压力太大,阅读和写作业成了一种精神负担,一提要阅读和写作业就厌烦,皱眉头;我们应该每天花30——40分钟时间,陪伴孩子阅读,讲故事,识字,计算数字,寓“学”于“乐”,让孩子感到新鲜有趣。这样,孩子每天会缠着家长要听故事和计算习题。时间久了,自然也就培养训练了孩子的求知欲和学习习惯。而孩子从阅读和计算中得到知识和乐趣后,也会慢慢养成热爱学习的良好习惯。随着一天天成长和知识面的不断扩大与增加,孩子每天会自觉地阅读和写作业,几乎离不开学习。当孩子已经养成了自觉阅读和写作业的良好学习习惯后,他会不自觉地为寻求知识而废寝忘餐,潜心学习,家长自然也就根本不必为孩子的学习成绩而操心费力了,需要的只是关心孩子的生活——加强营养和劝导休息。
一、学习为先,心无旁骛的习惯
良好的学习态度,可以说,这是使学习有动力、有毅力、有活力的源泉所在。在心中树立“以学为先”的标尺,养成把学习作为头等大事,置于一切娱乐之前的习惯。一心向学,气定神闲,心无旁骛,全力以赴。
二、积极思考,善于提问的习惯
这个习惯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养成的,应该贯穿于听课、做作业、复习等各个环节。要刻意在这方面培养自己的思考能力,无论是作业、练习卷、课外参考题,都养成做前复习知识点,做后反思解题思路的习惯。比如:做完题目对答案的时候,就必须弄清:这道题要考的知识点是什么,解题用了哪些方法,为什么用这样的方法,联系到课堂知识,作业练习,复习巩固等各个环节。这样才能达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效果。对于教辅书籍,原则是既要有时效性,又要有经典性,自己挑选近期销售排行榜内最适合自己的,关键在精不在多。经过一段时间强化训练,解题思路和方法上会有惊人的提高。
三、讲究条理,合理计划的习惯
将重要的学习用品和资料用书立装好,分类存放,避免用时东翻西找。该做啥时就做啥,在合理的时候做合理的事情,不背道而驰。比如抓课堂效率,就做到当堂听,当堂记,当堂理解,不理解的话课下或者当天找时间主动找老师请教,做到堂堂清;比如完成课外练习,就规定自己必须在考试用时内完成,以此锻炼控制完卷时间的能力。每天有天计划,每周有周计划,按计划有条不紊地做事,不一暴十寒。长期的坚持下去,一定会取得令人惊喜的效果。
四、先预习、巧记录、重作业的习惯
听课和做作业占据了学习的大部分时间,为什么花同样的时间,“尖子生”就能走在大多数人的前面呢?饶老师说,诀窍还是在方法上。
首先,要养成课前预习的习惯。预习好比火力侦察,能使学生明确本节课的学习目标,了解重点、难点在哪里,带着疑问上课,从而可以提高课堂学习效率。之前没有这个习惯的同学,可以从自己的强项科目开始培养,用兴趣带动学习,效果更好。
对于课堂笔记,不是事无巨细全盘记录,而是一边听课一边记重点,特别善于记下老师补充的东西,课本上没有的东西特别是思维方法更是认真记录。当然,这就要求学生在听课时必须全神贯注。课后需要及时整理笔记,对老师强调的重要知识点格外注意,不仅要理解透彻更要融会贯通,让知识系统化。
要养成将作业当考试的习惯。先复习上课的内容,保证理解后才开始做,在此过程中,认真审题,冷静应答,字迹清晰,步骤齐全,术语规范,表述严谨。长期坚持这样做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但是一旦能养成这样的习惯,不仅能训练仔细认真的品质,更能养成细心用心的习惯,进一步激发孩子的学习潜能。
五、有效阅读,主动学习的习惯
无论是文科还是理科科目,具备较强的阅读理解能力,无疑非常有利于提高学习效率和成绩。学会速读和精读,提高单位阅读量。学会读一本书或者一个单元的目录、图解和插图,提前了解内容,获取更有效的信息。当积极的阅读者,不断的提问,直到弄懂字里行间的全部信息为止,特别要弄懂知识的起点和终点,梳理好知识要点。
另外,善用零碎时间累计知识。例如,每天在晨跑、课间、休息前等零碎时间里记忆词语,背诵公式,破解疑难,调整情绪。学会见缝插针利用好空余时间,经过日积月累,效果很可观。
六、互助互爱,自我调整的习惯
现在的孩子个性都比较强,在紧张的学习生活中遇到各类矛盾很容易就被激化。要鼓励孩子们在学习中互相支持和帮助,有了和谐的同学关系,才能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中,从而保持较高的学习效率。遇到问题不是回避,而是能通过找老师或者同学或者自我反思进行自我调节,化压力为动力,不管是课业繁重还是轻松顺利时,都保持一颗平常心。不断地对自己进行积极的心理暗示,信心值一定会不断上升。
总之,如果我们家长真正爱自己的孩子,从小就进行这六个学习习惯的培养和训练,何愁孩子的成绩不优秀?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是大多数家长希望的结果,尤其是那些自己不是“龙”,自己不是“凤”的家长。想要成为人中之龙凤,自然有一个重要条件,就是能够喜欢学习。想要让孩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要从下面五个方面来进行培养
1.父母作为榜样
首先要搞定的一件事,就是父母自己要成为孩子的好榜样。如果父母没事了喜欢打个麻将,看看电视,刷刷手机,然后告诉孩子要努力学习将来有出息,这显然就不是孩子的榜样。孩子的天性喜欢模仿,而父母则是他们的第一模仿对象。如果父母本身就没有很好的学习习惯,自然带给孩子的影响,就是负面的。就算是装,也不要在孩子面前玩手机看电视打麻将。而且最好,作为父母,除了正常的家务以外,还要表现出喜欢学习的样子,甚至直接就是一个喜欢学习的人。父母不仅要喜欢学习,而且还要研究学习的方法,能够在学习上帮到孩子。
上一篇:什么样的生活是现代人想要的?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