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家庭教育专题14:如何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
孩子,习惯,学习习惯家庭教育专题14:如何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
发布时间:2016-1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爸爸较多参与教育孩子的家庭。这样的家庭非常难得啊。当前我们的大环境,爸爸在外打拼的多,还能较多的参与教育那孩子是非常幸福啦!因为爸爸们身上有很多有别于妈妈的特质,比如大胆,豁达,遇事沉稳等等。妈妈们大可放心地把孩子交给爸爸, 多树立爸爸的正面形象,学习爸爸的长处。最忌和爸爸唱反调,没有共同的目标,没有和谐的氛围。为了孩子,父母们一定要多沟通,多体谅对方,有比较一致的长远打算和具体安排。特别是对孩子生活学习的细节之处,父母要多讨论,多协调,共同呵护这颗幼苗。
现代教育学,因心理学的兴起,借鉴了很多心理研究成果来指导教育。在习惯养成方面,原生家庭所提供的心理成长环境是多么重要啊!作为孩子成长的第一责任人,家长朋友们,请一定担当起自己的责任。我们也曾从童年走过,有的收获颇丰,有的抱憾难返。我们的水平决定了整个社会的水平,决定了孩子的未来,决定了社会和国家的未来!再次提醒,孩子习惯养成阶段,请多些陪伴,多些科学有效的陪伴!!!
纪伯伦说,孩子是箭,父母是弓。我们总在讨论箭怎么样怎么样啦?让我们更多地想一想,父母是怎样的弓??!!
这里是 陪伴学习课堂 再次感谢邀请,谢谢!!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一,言传身教。
二,温柔坚持。
三,良好关系。
四,共同愿景。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分享一下本人的真实经验:道理不多讲,只说干货,为啥这样,自己试了就知道。
1.到了孩子该学习的时候,你默默地看书,当然,爸爸也不能坐在那里玩手机,营造一个学习的氛围。
2.时间一定要有规律,每天作息,和学习时间一定。
3.他问你问题,哪怕是1+1等于几,也不能直接告诉他答案,而是引导他自己去找到答案。
4.考试成绩不好一定不要大声呵斥,制定为下次考好成绩冲刺的计划,并坚决执行。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记得一个朋友也咨询过这个问题,当时根据时下流行的心理理论提了些建议。朋友尝试一周后,感觉有点效果,但效果不是很稳定。数年后,再见朋友,朋友高兴的说孩子学习问题解决了。我好奇的问朋友是如何解决的?朋友说,太简单了,朋友接着说到,自从换公司后,因为业务繁忙,所以每天只有将工作带回家中继续做,再没时间看电视和娱乐。朋友孩子见状,也有样学样,一段时间后,就逐渐养成了自觉学习的习惯。由此可见,父母示范,对孩子的习惯养成,有多么的重要?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习惯是一种稳定的自动化的行为。
良好的学习习惯是一种行为习惯,任何行为习惯的养成都会经过开始-形成-巩固的过程,良好的学习习惯也不例外。
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首先要有具体细致的行为规范。
比如每天5:00-5:30,写作业;
休息十分钟;
5:40-6:10,写作业;
6:30-7:00看动画片
7:00-8:00练琴。
越细致越好执行。
第二步要坚持且态度柔和。
让孩子对养成良好学习习惯具有兴趣,而不是厌恶。
行为习惯不是一天两天就能形成的,在习惯养成的过程中也会出现反复的情况。
第三步奖惩分明。
鼓励机制,有利于良好学习习惯养成的,哪怕是小进步也不要吝啬鼓励。
同样,没有按照计划执行的,要有对照执行的惩罚细则。比如不给孩子看动画片。
这个过程要注意奖励和惩罚的方法技巧。
如夸奖孩子的努力、过程,而不是孩子很聪明之类的。对于不存在的事情一定不要夸奖。
培养孩子成长型思维模式。
要避免体罚,惩罚要在私下进行,讲明惩罚对原因,非必要不适用惩罚。
使用负强化的方法,对孩子说“不”,建议看看李枚瑾老师的视频讲座。
第四步优化环境。
孩子天生具有模仿大人的能力,父母要以身作则,严格要求自己。想象一下,两个家庭,孩子在写作业,一个家庭的父母在书房看书,一个家庭的父母在写作业。
那么,我想肯定在书房看书的家庭,孩子的良好学习习惯更容易养成一些。
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不仅仅是指在固定时间学习,还包括学习过程中专注力、思考力、观察力、记忆力等方面的训练。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21天强化训练,把每项学习任务或者要养成的习惯列出来,循序渐进,逐一完成。例如早起,每天提前两到三分钟分钟早起,坚持就能养成早起习惯!
上一篇:什么样的生活是现代人想要的?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