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史记和古文观止还有资治通鉴有什么不一样?
史记,古文,资治通鉴史记和古文观止还有资治通鉴有什么不一样?
发布时间:2016-1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L:2019年3月2日。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史记》被列为“二十四史”之首,与后来的《汉书》《后汉书》《三国志》合称“前四史”。
用纪传体写史,是司马人迁首创的。为后来历代“正史”所传承。
《史记》不但是优秀的历史著作,也是一部优秀的文学著作,在文学史上有重要地位。鲁迅称《史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但是,《史记》有的文章写的失真,好似民间传说。
《古文观止》是古人编写的一本启蒙读物。描述了从东周到明朝的历史,共222篇。
书中收录了《史记》《左传》《战国策》中的一些经典名篇。还收录了柳宗元、韩愈、苏轼等名家大作。
所谓“古文观止”是指所收录的文章代表了古文的最高水平,学习文言文至此观止矣。
《资治通鉴》是司马光编著的。以时间为纲,事件为目,记述了从周朝到五代1392年的历史。
在这部书里,司马光梳理了前朝往事,总结了经验教训,供统治者借鉴。宋神宗认为此书可以“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所以定书名为《资治通鉴》。
三部书都是优秀的历史著作,各有所长。非常值得反复学习。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首先,这个提问本身时间排列错误,按出书时间顺序是《史记》、《资治通鉴》、《古文观止》。
其次,《史记》是纪传体,《资治通鉴》是编年体,《古文观止》是文学选本。
《史记》上起黄帝,下迄汉武帝。现在我们知道,《史记》不但是一部光辉的史书,也是一部伟大的文学作品。鲁迅先生说它是“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太史公司马迁的《史记》,虽然也借用前朝文献,但是他自己原创的东西很多,并且大多成为后世史家、文学、族谱的典范。所以,《古文观止》选取了十多篇《史记》文章,包括项羽本纪传、屈原列传、太史公自序、报任安书等等。
《资治通鉴》是一部编年体通史。作者司马光虽然是北宋人,可是北宋史他一根毛也不写在里面。此书原创的东西很少,大量借用整理历代文献资料编辑而成。司马光是把无数本中国史书整理成一本书,大大的方便阅读。面世以来,成为历代中国政治家的首选和必读课本。
从文学的角度看,《资治通鉴》远不如《史记》。《古文观止》没有选《资治通鉴》的文章(有一篇司马光的文章但在资治通鉴里没读到),而是大量选用文学家的经典作品,特别是唐宋八大家的著作差不多有80篇。《古文观止》第一篇就是《左传》第一章郑伯克段于鄢,最后一篇是明末天启年间关于党争的五人墓碑记。对于学习古文的人,只要有高中古文基础,《古止》是一个极好的进阶读本,它把古代中国文学脉落有效的展现在读者眼前。在这本书里,有《左传》,《国语》,《礼记》,《战国策》,《史记》。有李斯,司马迁,贾谊,诸葛亮,陶渊明,骆宾王,李白,范仲淹,刘伯温,王守仁。有历史典故,文学史书。有残酷无情,孝感动天。有尔虞我诈,鞠躬尽瘁。有高山流水,奢华淫欲。也有恐怖阴森,比如李华的吊古战场文,每读此文,深情处则毛骨悚然,如临其境,叹为观止。大概只有《魔兽世界》的CG才能重现李华的意境吧。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这三本书不能归为一类。《史记》和《资治通鉴》属于史书,而《古文观止》属于文学类的范文汇编。
《史记》和《资治通鉴》都属于通史,不是断代史。两者的不同在于《史记》属于纪传体,《资治通鉴》属于编年体。
这三本书的书写目的也不一样。
《史记》是太史公司马迁依照自己个人的观点,客观记录的西汉以前的历史事件。但《史记》的观点也逃不出司马迁个人收集信息的限制,和个人经历的影响。
《资治通鉴》对历史事件的选编和观点都比较有特点。此书的视角完全是站在怎么治理国家的角度来书写的。“以史为鉴,以资于治道。”
《古文观止》收集了中国古文的各种有代表、有影响力的题裁,是为了方便后世学者,学习古文时有更好的范本。完全是一本古文范文的各种题材汇编。每种题材虽然经典,但都不多,只有几篇。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怎么还扯上古文观止了,你是不是没看过?
史记是西汉史官司马迁写的,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司马迁很有志向,立志要写一部中国通史,当其时,距秦始皇焚书坑儒已有百余年,不但好多典籍没了,好多历史传承也嗝屁了,司马迁为了得到一手资料,记录的更加真实详细准确,除了费尽力气收集散落典籍外,还遍访中国,对一些历史重大事件发源地考察,问询当地人,记录,回家再整理。写一半的时候李陵战败,举朝震惊,龙颜大怒,没一人说公道话,作为李陵好哥们的他说了一句公道话,结果被汉武帝阉了,这在古代是相当屈辱的,他一度困闷欲死,后来看到那些收集来的资料,想想自己的宏伟蓝图,又坚持了下来。终于,伟大的《史记》诞生了。几十万字洋洋洒洒,三千年历史在他笔下生花。鲁迅称之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他这种纪传体的方式,优点在于我们可以清楚的了解一个人的一生,进而对其功过进行评判。每篇之后他还写了自己对此人的看法,这一点为不少后人诟病,说他主观了,这也无可厚非,他想当伟人,毕竟这是人家写的书~
上一篇:现在工厂是什么原因招不到人?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