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孩子有多动症该怎么办?
孩子,多动症,行为孩子有多动症该怎么办?
发布时间:2020-12-06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2.冲动:对行为的结果不敏感,只注意当时发生的事情,无法受长期效果的影响,喜冒险;
3.过动:手脚动个不停,爱说话或出声,无法依活动性质控制活动量,无法遵守指示。
可能的病因:
1.神经生理因素:是过动症的主要原因,包括脑部外伤,感染,怀孕或生产期间造成的伤害;脑部执行功能上的异常。
2.遗传因素:主要是基因和染色体因素。
3.环境因素:孕期饮酒,饮食中的人工色素和调味料,家庭社会压力,居住拥挤等不良环境因素会使其恶化。
治疗:药物治疗加上行为改变技术(专注力训练、社会技巧训练、自我管理训练等)是目前效果最好的。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首先,要区分孩子是顽皮还是多动,注意力缺陷多动症有如下症状:
1.不专注:容易分心,不注意听,忽视作业的规定,易失去兴趣;
2.冲动:对行为的结果不敏感,只注意当时发生的事情,无法受长期效果的影响,喜冒险;
3.过动:手脚动个不停,爱说话或出声,无法依活动性质控制活动量,无法遵守指示。
可能的病因:
1.神经生理因素:是过动症的主要原因,包括脑部外伤,感染,怀孕或生产期间造成的伤害;脑部执行功能上的异常。
2.遗传因素:主要是基因和染色体因素。
3.环境因素:孕期饮酒,饮食中的人工色素和调味料,家庭社会压力,居住拥挤等不良环境因素会使其恶化。
治疗:药物治疗加上行为改变技术(专注力训练、社会技巧训练、自我管理训练等)是目前效果最好的。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u003c!--video_in_edit_end--\u003e
鼓励陪伴孩子,给她足够的安全感!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谢谢邀请。
先用心鉴别孩子是好动还是多动症,若已经过正规专业医师确诊,再看下文。
ADHD的概念不在此赘述。目前国内外学术界认为,儿童多动症是由多种因素引起的。
主要概括为以下两大类:
(1)生物学因素:遗传、大脑发育异常、生物环境等;
(2)社会心理因素:心理行为、家庭环境、学习、社会等。
面对多动症儿童,除了药物治疗改善症状和专业心理疏导,也需要我们家长多一些耐心与呵护,但绝不是溺爱骄纵、“敢怒不敢言”。
首先,应该了解多动症的特点(儿童多动症的详细特点,请直接戳文末往期回顾),对多动症儿童提出要求时,应该注意切合实际,切莫像对待其他普通儿童那样严格。
其次,对于活动过多的孩子,尽量正面引导他们把过多的精力释放、发挥出来,比如多参加体育活动,但要注意安全;对于爱走神的孩子,逐步培养他们静坐集中注意力的习惯。可以从听故事、看图书做起,逐渐延长集中注意力的时间等等。
同时应注意培养多动症孩子养成有规律的生活习惯,按时饮食起居,不要因为情绪而迁就儿童的兴趣,这样反而容易加重病情。
总之呢,家长需要耐心、反复地教育和帮助,同时注意呵护他们的自尊心和自信心,消除他们内心存在的紧张心理,帮助他们提高自控能力。
希望可以帮到您。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多动症和好动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如何真的是确认多动症,就根据医生给的建议去做。如果只是好动,那就是孩子的一个习惯问题。
孩子在每个习惯的养成都与他接触的人有关,那么,孩子最开始接触的就是爸爸妈妈或者是爷爷奶奶,爸爸妈妈每天上班有可能带情绪回家,又或者在家还是使用电子产品,顾及不到孩子,孩子为了吸引父母的注意力,只能不停的折腾。通常这种情况父母就觉得孩子好吵,多动。
现在隔代育儿也很常见,爷爷奶奶带的孩子,只要孩子吃饱了,穿暖了,安静就行。那怎么个安静法?看电视。现在的电视很多动画都是简单粗暴的,孩子电视看得多,情节也模仿下来了。
所以孩子的习惯养成就是父母平常习惯的一种影射。
所以希望对于孩子能多一些耐心,多一些陪伴!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1.现在“儿童多动症”似乎成了流行病。不是心理治疗,就是药物治疗,有些家长或者医生随意根据诊断量表就判断孩子是多动症,殊不知有时是家长或严厉或溺爱,或教育方法出现了明显错误。正是这些错误,给了孩子巨大的心理压力。孩子身上的“症状”几乎是在反抗不得当的教育中被扭曲的表现。
上一篇:有人说日本的核辐射很严重,你怎么看?那日本生产出来的化妆品质量会不会受影响呢?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