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做为家长如何与叛逆期的初中生沟通谈心?
孩子,叛逆,自己的做为家长如何与叛逆期的初中生沟通谈心?
发布时间:2020-12-06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做为家长如何与叛逆期的初中生沟通谈心?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感恩悟空的邀请,我是教大育小。孩子处于青春叛逆期,特别是初中阶段,要跟孩子的沟通估计是最头大的啦?怎么办呢?
作为家长,我们要明白为什么到了青春期叛逆期,跟孩子会比较难沟通呢?
那是因为彼此之间的“我”不肯让步。孩子到了青春期,自我意识开始增强,急切的希望自己可以被认可。觉得自己有能力主宰自己的命运,可是结果处处受阻,那就开始反抗。
作为家长,以前被孩子认可,尊崇,作主,可是一到叛逆期,孩子处处说不,处处对抗,许多的时候坚决说不,权威淡然无存,自然沟通畅。
在父母特别强势,掌控欲特强,领导惯了的家庭中冲突尤为严重。
其次:亲自子关系一直不够和谐,父母一直占主导地位,总认为“他就是个孩子”的家庭中也很明显,特别容易冲突因为孩子一直没有被当做平等的“人”看待。
再有:到了初中叛逆期,孩子由于身体的变化,心理上的变化没有被及时的得到认可,也会造成沟通的问题。
例如说女孩子会跟自己的母亲冲突严重,实际上依恋,这个时候有的女孩子会跟妈妈关系特别紧张,男孩子有时候会跟爸爸冲突严重,甚至父子两个没法正常的说一句话的情况比比皆是。
可以这样来化解:
作为父母,首先要学会收起“我”,去认可孩子“我”,在不触犯原则的情况下,让孩子的自我意识得到一个膨胀,得到一个满足。可以允许孩子在一定的范围内自己做决定。这样得到认可的孩子就为沟通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我”已经认可了,孩子已经看见了,再不断叛逆,抵抗好像毫无意义,那有什么不可以说的呢?
其次:父母之间要学会团队合作,中间有人作协调,而不是一味的去压制孩子。这个也是沟通的前提和可以继续沟通的能力。
在孩子叛逆期,母亲是一个家的润滑剂,调整家里的关系。特别是有男孩子的家庭。
再次:父母千万别唠叨,事情说一遍就好,沟通要有分量,这个也是树立父母权威的最好方式。
第四:把孩子当做成人,平等的对待,平等的沟通,学会倾听孩子,这样保证和孩子沟通良好,亲密无间。千万别生硬的说不准,不行,我命令你立刻马上等字眼。
总之:叛逆不可怕,和叛逆期的孩子沟通也不可怕,放下自我,成人孩子的自我,不唠叨,会倾听,多理解,关系绝对空前的亲密。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感谢邀请!
随着孩子渐渐长大,家长越来越难以和孩子沟通、交流,经常出现逆反现象。特别是到了初中,这个非常特殊的阶段,好像以前的办法都不管用了。这个时候家长处理好叛逆期的初中生,对孩子对家庭都是十分重要的。如何做好呢?相信八仙过海,各显神通。下面我来简单分析梳理一下,希望有所帮助。首先要了解初中生的情况与特点
一、认清初中生的身心特点
1.身体特点
初中是孩子身体快速成长、发育的阶段,身体也逐渐长大成人。身体的改变会引起行为、思想的改变,这个时候家长还是用过去的方法来教育就会行不通。要知道人的行为受神经系统还有激素的调节,初中生真是年轻气盛,青春素、荷尔蒙、性激素十分旺盛的时候。这样的身体条件就比较容易叛逆了。
2.心理特点
初中乃至高中都是孩子从幼稚到成熟的过渡期。这个时候的心理兼具幼稚和成熟,这个时候自我意识增强,具有一定的思考、分析和判断能力,不会一味的接受。特别想自我独立,不愿让谁管,觉得自己能够做好自己。现实又不得不依耐父母和老师,希望得到帮助与鼓励。
初中生的心理是非常矛盾、尴尬的阶段,必须心无旁骛,勤奋刻苦的学习,应对人生非常重要的中考。
二、认清初中生的学习任务
1.初中不同小学,一个知识点学很久,学习速度提升很多,要学很多门课,考试难度也大大增加。老师上课讲得很快,作业量很大。这个是还用小学的学习习惯就很难应付了,必须改变和培养新的学习习惯,以适应初中生活。
2.初一学的比较基础,但相对小学而言内容大大增加,考试难度还不是很高,要学扎实。初二学习内容和难度大幅提升,必须严格要求自己,用心苦读。初三面对人生一大考,谁也不会松懈,竞争激烈,要有毅力和耐力才能取胜。否则很容易掉队,再也追不上。
初中生面临的学习任务是巨大的,家长和孩子都必须要有清楚的认识,要让孩子知道中考、高考意味着什么。
再来谈谈如何与叛逆期的初中生沟通
1.将心比心,温情沟通
这个时候不会像小学生一样听话,家长要理解。将心比心,大家都是过来人。尊重孩子的想法,不要一味的否定。孩子不赞同你的良好建议也不要苦闷,发火。在沟通上做到平等对待,认真倾听,多提供实效有用的方法,少说空大的话,让孩子只明白道理,却又无处着实。从小处着手,微处做起,帮助孩子,沟通自然会很顺利。
2.互相沟通,学会欣赏
沟通自然是双方意思的表达,观点的倾诉。不能让孩子被动的听着,而不让孩子说话。这是很多家长容易出现的情况。沟通要平等,多包容孩子错误,幼稚的想法。
在父母眼里,孩子终究是孩子。可是要多多欣赏孩子的优点,成长的喜悦。多多赞美和鼓励孩子的每一点进步。初中生开始有自己的判断能力,有自己的思想,渴望美好的事物。如果感觉父母都高高在上,对自己的缺点一览无云,又不加一欣赏。孩子自然不喜欢和父母交流,而是喜欢和欣赏自己的人来往。
3.把握时机
记得我初中的时候,奶奶叫我乘车去上学我就是不听,还经常理论。后来有一次骑自行车在下坡的时候打滑跌倒了,好慌、好疼。龙头都歪了,主要是别人看见了好丢人啊。从此以后,不会反感乘车上学,也不会觉得父母唠唠叨叨的说要注意安全了。
所以有些时候孩子经历了,吃到苦了就要把握时机,把重要的事情耐心说到位,而不是说“看,叫你不听话,跌伤了吧”之类伤自尊的话。好好说话,这个时候孩子是最听得进去的,从而预防吃到更多的苦,受更大的罪。
4.软硬兼施
初中生学习学不会还好,更重要的是会学坏,这就很麻烦了。对一些出格的行为必须强硬制止,受到处罚。
上一篇:住建部首次提出买房应按套内面积进行交易,房价是否会受到影响?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