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孩子学习很刻苦,但成绩却不理想。”家长该怎样引导调节?
孩子,成绩,家长“孩子学习很刻苦,但成绩却不理想。”家长该怎样引导调节?
发布时间:2019-0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假如家长要求什么孩子就能实现什么,那么天下所有的孩子都会成绩优异、习惯良好、多才多艺、品貌出众---那样的话,做家长真是件轻松惬意的事情。
可上帝似乎有一种不公,“分数越要越少”这个现象很残酷但确实存在。一些家长在孩子的学习上费尽心血,孩子似乎也很努力刻苦,孩子却成绩差、习惯坏;另一些家长看起来做得轻轻松松,孩子在学习上却又自觉成绩又好。这让许多对自己孩子失望的家长感叹自己“命不好“。其实这些“命不好”的家长只需要改变不正确的成绩观,就完全可以改变自己的“命运”。
家长应该引导孩子面对知识本身而不是完美的考试分数,孩子在学习上的潜力才会慢慢喷发出来。几乎没有哪个孩子会愈挫愈勇,他们需要成功的体验。成功体验不是偶尔得到高分,是通过自己的努力,解决问题后的喜悦。
记得皮皮从小学一年级到现在,在我印象里只有一次是考了300分,那是一年级的第一学期期末,其余的时候不是粗心就是粗心,总之每一门的分数都是带着缺憾的美。对待皮皮的成绩,我一般不会去看分数是不是100,而是让他一定要看看试卷具体是错在哪里了?是真的粗心?还是不会?是知识点不扎实?还是其他什么原因?每一科准备一个错题本,每一次试卷订正后,我会在他的订正的题上打钩,然后在旁边写上新的分数,直到他完全订正后,这份试卷在他的努力下变成了满分。
任何试卷,只要修改成绩肯定会高于原来的。这样,孩子就发现了过程与结果的关联性。皮皮认识到,只要去解决一个错题,就能得到更好的成绩;如果把错题一直追究下去,每次考试的最终成绩都会是100分。这不但让孩子知道学习要一点一滴地认真对待,最重要的是他会因此觉得,得不得100分的主动权在他自己手里,而不是别人。
老师经常让家长在发下来的试卷上签字,我和先生绝不因为皮皮分数的高低兴奋或失望。考得很好,皮皮高兴,我们正常表达高兴;考得不好,皮皮可能会有些沮丧,我们就告诉他:没有考好,正好可以发现自己哪些方面还掌握地不扎实,如果老师出的题都是你会的,虽然你考了高分但却不能发现自己的问题,那才是真的遗憾呢。这样说能引导他踏实下来,把注意力真正放到学习上。
皮皮通过这样的努力,不仅学校的成绩稳步提升,而且他参加竞赛的成绩和名次也都在提升。他从小学四年级开始参加各种竞赛,四年级还多数拿的是二等奖或三等奖;但到了五年级,一等奖的比例明显在增加;现在是六年级,拿的基本都是金奖和一等奖。他正是因为有了兴趣才让自己更有学习的激情,而这些恰恰让他收获了满意的成绩。
不在教育上虔诚思考,不去用心理解孩子,分数上步步紧逼的家长,最后多半会沦为节节败退的家长,他们对孩子的分数期望值可能会越来越低。
我们真正要做的是培养孩子的智慧能量,就是对知识的好奇心、爱钻研的精神、提出问题的能力、寻找答案的兴趣,有效的学习方法、平和的学习心态,持之以恒的毅力等----这些才是成全孩子好成绩的核心要素,才是在各种考试中胜出的决定性条件。
做为家长,引导孩子面对的是知识本身而不是完美的考试分数,孩子在学习上的潜力才会慢慢喷发而出,这才是调节孩子取得好成绩的关键!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孩子学习很刻苦,但成绩却不理想,这不仅是家长着急、心疼,更为郁闷、受打击的是孩子。
尽管如此,家长还一定要接受事实,自己一定要清楚地知道,一个学生的成绩有几个方面的因素,一旦做好自我心态的调整,自然就很容易影响到孩子的情绪和心态:
1,智力上的差异;
有的孩子背诵一篇文字,可能三遍五遍就记下来,而有的孩子可能十遍八遍都记不下来。这只有接受。
2,个人学习兴趣、学习能力的差异;
有的对历史兴趣非常大,可以说是过目不忘,谈起历史的话题滔滔不绝,但是一说起数理化,可能就哑口无言,一道题怎么讲也给他讲不明白,花费在数理化上的时间远远超过了历史和语文方面的时间,可依然是数理化的成绩很不理想。
这也只能接受,人的特长是有差异的。
3,学习方法的差异:
有的学生早睡早起,很少做超出老师布置的作业,但是课堂上很会听课,听课效果非常好,而有的学生熬夜刷题,上课睡觉,看似很努力,一整天都在学习学习,可是效果很不好,这是学习方法的问题。
作息规律保证学习精力的旺盛,动静结合保持头脑的灵活度,合适自己的时间安排是成单位时间效率的前提,单位时间效率的高效是成绩的保证。
4,过分功利性反而影响学习的效率,所以心态的平和反而能起到无心插柳的作用。
明白了以上四点,家长多认可孩子的优势,比如我经常对孩子的踏实稳定表示欣赏,对其不足之处只是默默地关注,在合适的时候用一两句话开导一下。
就比如,孩子在思考一个问题,钻进了牛角尖,此时,我会表示对他这种执着精神的肯定,同时也会开导她:“哇,我闺女这种精神真的太让我佩服,这种题目这么难呀?也许你可以换一种思路去考虑。”如果她问我什么思路,我就会顺势让她先讲给我听,或者找一个合适的话题稍微转移一下,这样等于换了一种脑子,该休息的时候一定要休息,大脑也是如此。
不管如何,心态的稳定永远是学习的最好保证。我们可以关注成绩,但成绩不是学习的唯一。无论成绩如何,我们只有接受的份的,接受了我们只有继续努力的事情,焦虑反而会给继续努力设置障碍,与其这样还不如做此想:我刻苦学习,成绩还不理想,如果不刻苦,成绩更是一塌糊涂。所以还是继续努力,从多方面改进吧。
图片来自网络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谢谢邀请!
我认为:
①孩子的刻苦没有用到点子上。
也就是说她没有科学的方法。只是看上去“很刻苦”。比如用关键词记忆,串联起一篇文章。
上一篇:如果有好吃又健康的米饭,保证新米且无农药、化肥残留,你能接受价格为5块5一斤吗?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