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土壤次生盐渍化难题如何破解?
土壤,盐分,水分土壤次生盐渍化难题如何破解?
发布时间:2020-12-06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土壤次生盐渍化难题如何破解?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土壤次生盐渍化,是由于蒸发量大或者不合理灌溉导致土壤盐分随水分上升到地表,水分蒸发,盐类在地表结晶而形成的。治理措施1有灌有排,灌溉土地要有排水沟渠,降低土壤水分高度,减少蒸发。2植树种草,含蓄水分,减少土壤水分的蒸发。3种植耐盐碱植物,吸收土壤盐碱,从而降低土壤表层盐碱含量。4引淡淋盐,用雨水或地下水灌溉盐碱地,然后排水,带走土壤盐类。5在耕地边缘挖沟,以便把多余水分排出,减少土壤蒸发。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你说土壤次生盐渍化,也就是土壤返盐返碱现象。
一般农田年年耕作都会形成耕作层,在25~35公分深,下面有形成一层硬土层,农村人传统叫它⺀牛脚板″,它起到相应的隔水作用。因为隔水就隔盐碱,一但破了这层硬土层,地下含盐份水随着土表水份的蒸发,源源不断被提上来,水气化蒸发了,盐却附在土表,越积越多,就这样生成盐碱超标为害。这是一种情况。另一种是施化肥不当造成。土壤有机质少,如长期使碱性化肥,不但会造成土壤板结,也会返盐返碱。
要想破解,旱改水轮作,种植水稻。用淡水灌溉洗淋盐碱,经常排灌。多施有机肥和酸性化肥得当,改变土壤的酸碱度,保护达到一定深度的耕作底层不要破坏。可有效地防止壤土次生盐渍化。
苏北沿海地区,过去是黄海的盐碱滩,现在早已变成丰产粮仓,靠的就是淡水灌溉洗去了盐碱,创造了耕作层隔住地下盐水上提。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土壤盐渍化,亦称土壤盐碱化,是土壤中积聚盐分形成盐渍土的过程。由于气候干旱,
地面蒸发强烈,地下水中所含盐分上升到地表水分蒸发后积聚下来而形成。了解了它的形成原因,我们要有针对性的进行改良。
一、化学改良措施
根据化学物质酸碱中和的原理,通过施用化学改良剂及矿物质化肥进行改良土壤。常用的化学改良剂有亚硫酸钙、硫酸亚铁化肥等降低或消除土壤碱分
二、生物改良
种植和翻压绿肥作物、秸秆还田、施用菌肥等提高肥力,改善土壤结构。生物改良相比于化学改良,成本低,绿色环保等优点
三、物理改良
平整土地,灌水洗盐,深耕晒垡,增强透水性
各地要因地制宜,合理施用,化学改良不能烂用,否则会造成环境污染,对盐碱地改良不能只用单一方法,应综合治理,相辅相成。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告知删除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在讲如何治理次生盐渍化之前,必须先了解次生盐渍化的形成,这样才能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的进行治理。次生盐碱化是如何形成的?
土壤次生盐渍化主要是指不合理的人为措施引起土壤盐渍化的过程,而这个『不合理的人为措施』主要指的是灌排系统不配套,过量灌溉,排水受阻,导致地下水位上升。农技措施不当,也会导致盐渍化。比如大棚土地盐渍化,种植户一味争取瓜果蔬菜高产,盲目施肥,大棚土壤经过多年的化肥积累,导致土壤表层积盐。
土壤次生盐渍化的形成,一般情况下会经历这两个环节。
首先,我们必须要明白,土壤中积累的盐分,来自于地下水里所含的盐分,就算是淡水,也会含有一定的盐分。
过量的水分进入土壤,大部分没有被作物吸收,渗漏到地下,补充了地下水;重要的是,这里没有完善的排水系统,进入土壤中过量的灌溉水无法被及时排出来,那就导致了地下水上升。地下水上升,水中的盐分利用毛细作用更容易到达地表附近。
其次,重要的是,盐分到达地表附近,它是如何累积在地表?这是由于蒸发,强烈的蒸发会迅速烘干水分,只留下盐分累积在地表。因此一般易发生土壤盐渍化的地区都是干旱、半干旱地区。
如何治理次生盐碱化?
基于盐渍化形成原理,我们知道,要治理盐渍化必须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1.合理灌溉
合理灌溉就不多说了,这是治理的前提。通过智能土壤传感设备对种植作物进行实时监测,就可以获取该作物根系生长深度、土壤耗水状况,基于这些实测数据,基于作物的需水状况,制度适合的灌溉决策。
2.尽量降低地下水位
降低地下水位——完善农业灌排设备在干旱半干旱地区,完善农业灌排设备是目前广泛应用的方法,效果比较突出。完善排水系统,可以及时的排除多余的水分,不会引起地下水位的上升;地下水位距离地表的距离越远,盐分就越不容易运动到地表附近。农业灌排系统不仅有助于降低地下水位,还有助于加强对盐分的淋洗。土壤中含有过量盐分,可以通过降雨或者引水漫灌专门洗盐;排水系统可以排出多余水分,水分可以带走盐分,这个过程就是洗盐。
3.减少蒸发,阻止盐分积累
如果盐渍化比较严重,可以通过更换表层的土壤,换上其他地方的优质土壤,但这种方法成本巨大。还有一种方法就是种植耐盐渍的作物;有些土壤改良剂也有一定的效果。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