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秦、隋为分裂后的大一统朝代,为何二者的国祚如此短暂?
隋朝,秦朝,王朝秦、隋为分裂后的大一统朝代,为何二者的国祚如此短暂?
发布时间:2020-12-06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统一六国后,秦始皇在位十年,国家无事。而到了二世,因何三年而亡?
隋文帝杨坚589年统一后,至604年共15年全国人口700多万户。而隋炀帝同样掌政15年,隋亡,因何人口锐减至200万户?
作为皇权至上,中央集权的秦、隋两朝,皇帝的作为极为重要。
即便有再合理的制度,再强大的国力,如果缺少了权力核心的良性掌控,后果是灾难性的。
秦二世胡亥继位,本就是一个突发事件。秦始皇暴死沙丘,串通赵高、李斯,矫诏害死扶苏、蒙恬。上位后,将一切朝政完全甩给赵高。赵高是什么人?他只是一个受宠信的太监,玩阴谋可以,说到治国理政,没有丝毫经验,不具备此能力。因此在胡亥在位期间,整个国家是处于混乱和失控的状态。
假设一下,如果秦始皇仍在位,或者是李斯而非赵高当政,情况不会崩塌式的恶化。秦亡起因是陈胜大泽乡起事,初期只几百刑徒,后竟然发展到几十万规模。倘若秦始皇或李斯处理此事,必然不致如此结果。
再说隋炀帝杨广,至今仍有鼓吹其是“文治武功”的“英主”。只说一点,杨广执政期内,把全国人口折腾死一大半,真不知是“英于何处”。
秦、隋两位二代皇帝在位时都做了些什么
其实在秦始皇时代,对于民力的役使,已经到了极限。修长城、修骊山、征南越,动辄数十万人力。只是秦皇理政严谨,还能控制住局面。
到了二世,司马迁对他有个评价“用法益刻深”,指出二世执政期间,用法严酷的程度甚至超出秦始皇时期。而“复作阿房宫”,使得本已不堪重负的徭役,又加上了最后一根稻草。
胡亥曾问李斯:“我想永远享乐天下,你有什么好办法?”李斯担心失宠,专门写了篇文章,建议酷法治国,用监督与酷刑来集中权力,镇压反抗。而胡亥本人,更是躲在后宫享乐,隔绝百官,将国家施政完全交给赵高办理。
再看看隋炀帝在位时的所作所为,他对基建的狂热比胡亥有过之无不及。
继位初就征用二百万民伕兴建东都洛阳,要命的是,修建东都的同时,又搞了一个大工程——隋唐大运河。其在位时在各处大肆修造行宫,显仁宫、江都宫、晋阳宫、西苑等。每处行宫都极尽奢华,酷吏监工,死人无数。杨广在位期间征发民力超过一千万。
对外扩张,比较有名的是三征高句丽,发动倾国兵力过百万,连带运输民伕数百万,前两次都吃了败仗,惨败而归。第三次时准备亲征,高句丽耗不住了,派使臣请降,方才作罢。
如此作为,国内民怨沸腾,各地起义不断,于公元618年,被自己的卫队绞杀身死,隋亡。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个人感觉主要有两个主要问题,一是大分解后,肯定经济需要复苏,老百姓要休养生息,国家经济,人口都需要时间去缓和。二是太宗定国运,如果经济,人口刚刚有所好转,二世皇帝开始不顾大局去消耗经济,人口,刚有点经济的底子就破坏殆尽,刚有的安定生活就要被打破!所以,一代皇帝定国家,需要二世皇帝继续休养生息,修改战时制定的国策,转为治理国家的观念,才能平稳过度!不然过度消耗刚攒下的经济,民心,二世而亡是肯定的!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秦朝实际延续了几百年,只是秦始皇统一六国后二世而亡。主要在于秦朝暴政人民不堪苦役,朝廷中央奸臣当道继任君主无能;隋朝类似也是继任君主暴政荒淫无道。但是秦朝和隋朝具有非常远大的正面历史影响,都结束了几百年的中国分裂现状,建立了很多对后世有深远影响的制度,比如秦朝的中央集权皇帝制,郡县制,隋朝的科举制,三省六部制等等。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秦国早亡是意外。假如秦始皇不出游就不会亡。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秦朝和隋朝都是在结束了多年的乱世之后的大一统王朝,两个朝代都是二世而亡,秦灭六国,设郡县,修驰道,书同文,车同轨,修长城,在生产力不够发达的古代,这些都是需要几代人才能完成的大型工程,却集中在了同一个时代,这就使得百姓的生存变得困难,同样的,隋统一天下之后,开运河,三征高丽,创科举,杨广更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到达河西走廊的汉人皇帝,社会前进的步子迈得太大,但是生产力却跟不上,人民生活水平低下,社会矛盾尖锐,这样就不可避免的使农民走上了反抗的道路,也使他们成了一个短命的王朝,但是他们却为他们的继承者打下了良好的基础,汉唐便是中国历史上最辉煌的时代,所谓强汉盛唐便是得益于秦隋这两个短命王朝的遗产。
上一篇:哪种奶粉又好又安全?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