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你对当今书坛的丑俗之争有什么看法?
书法,书坛,之争你对当今书坛的丑俗之争有什么看法?
发布时间:2020-12-06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以上是我的见解,仅供参考。感兴趣的朋友请点赞,或关注我翻阅之前发布的信息,互动交流。谢谢支持!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当今丑书盛行,丑得不不堪入目。丑书之作,多是书法界的领军人物所为。
这是为什么呢?书法界领军人物不满足于已有的书法创作规律的掌握和运用,还要探索新的东西,要为书法王国开拓新的领土。志士仁人啊。他们是在创新,创新的东西,行之久远,为人们所接受、所喜爱,也就纳入传统之中,传统的内容也就更加增大了。
但是创新者做出来的东西与传统反差太大,世人也是难以接受的。所的一直以来,有传统与创新的矛盾存在。
创新的一方面存在的一些问题有,步子迈的太大,欲书则不达。太过于发狠地冲击传统。他们应认识到,传统是创新的基础和土壤而不是创新的敌人。还有一些人,也以创新为名,实际上想走捷经。传统的基础未打牢,想省事,飞过去这一段。凡此种种,使字写得脱离传统、脱离大众的审美趣味,总之写得很丑。
丑书作者还应看到,想创新,刻意同传统拉开距离,不一定是真正的创新。即使是真正意义上的创新成果,也还要接受历史的检验。自己所做的创新是功是过,现在还看不出来,要经过历史的澄淀。现在的鼓噪,现在热闹,要在历史上站得住,还要看将来。
从讨伐丑书的这一方来说,还应该客观看问题,不能凡是我看不出道道的东西,都一概否定。应当看到丑书家的创新的初心。应当支持创新,至于成败且看将来。
丑俗之争。他创新,你说他写得丑,他就认为你在老圈圈里面转,写的就是俗。丑俗之争,其实双方都有意气用事的嫌疑。
客观的讲,传统里面空间还很广扩,还远没有用完。在传统里面遨游,还会有许多新体验和新发现,不能说是俗。创新的一方,不打破传统就无以创新,这说明创新的火候还未到,创新能力还有待历练。要在不显山不露水之中成就了创新才好。
纵观书法界,创新只需要少数精英,创统里面还需要多数人遨游其中。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我一个籍籍无名之辈,写好自己的字,最重要,认真研习,好好学习还怕时间不够用,资质差,接受慢,名师请不起,高价出不起,认识的人又有限,所以只能自己慢慢揣摩,学习传统这碗酒够我一辈子喝了。没有资格管人家丑书,俗书之争。
在我看来丑书里有些能把字写好却不好好写,想出新,走到歧途上去了。还有一堆人是不想下功夫学习又想出名的人。俗书是下了一点功夫练现代代人写字的,总体个人文化也不高,跟传统不搭噶。个人浅解,不喜勿喷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没有什么好争论的,青菜萝卜各有所爱。你觉的丑,他看出拙,你觉的美,他看的庸。各花入各眼,才是百花齐放的书界正常状态。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在我对当今书坛的丑俗之争有什么看法之前,我们首先要弄清楚书法是一种“艺术”吗?如果认为是的话,争论这个话题才有现实意义。
我就从“艺术”的角度来进行解说这个问题吧。
先介绍一下绘画艺术,各画种、各画派都有各种稀奇古怪的风格存在,从写实派开始发展之今,各种光怪陆离表现形式让人眼花缭乱……尽管也有争议,社会上为什么不但没人说“丑画”,并且还会形成粉丝现象呢?因为社会上懂画的人评论画基本建立在“好与不好”与“会画不会画”,不存在“丑”的问题,更何况社会也已经习惯了画家们的“天才与疯子”一念之差概念!
而书法成为艺术之说也就是近三十年的事情,当下从事‘’当代书法艺术‘’的创作人员在形式上、画面造型能力、构成能力上离开艺术性还有很大一段距离。毫不夸张的说,目前犹如处在婴幼儿期~‘’既天真烂漫,又不通道理‘’。就这样,忽然间“幼儿体”成为了一种追求,这让我想起了很多年前流行的“老年体”。
(因为缺少了理论上的支持,所以只能自娱自乐的实验着玩了。现代书法的关健因素已经转为了画面构图与趣味性装饰效果。)
哎……每个人曾经都有过一段自然书写“幼儿体”的时光啊……嗨……等老了手脚不利索之时自然会写成“老年体”的啦……
何必要违背自己的年龄干不属于自己年龄的事呢……当然,反正艺术的多样性决定了自己喜欢就是了。
现代书法的典型案例当属日本“疯子”井上有一,这“疯子”几十年如一日的在跟汉字“对话”,过程犹如儿童般的快乐,呆傻又朴实的“趣味”字体正是井上这个‘’疯子‘’的内心世界啊……这是一个毫无装饰的人所写出的“真心世界”,所以,这个“疯子”在世界上获得了成功。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