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你对现在的农村‘’学校建的越来越漂亮,学生却越来越少‘’现象怎么看?
学校,农村,学生你对现在的农村‘’学校建的越来越漂亮,学生却越来越少‘’现象怎么看?
发布时间:2019-0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在几十年前,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还不是特别的高,相应的能够投入到教育上面的经费数量也不是特别的多。那个年代里面的学生人数也是比较多的,所以能够平均到一个学生的教育投入也是十分有限的。种种原因使得几十年前,政府根本没有过多的资金投入到学校的基础设施领域。
现如今随着国家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能够投入到教育上面的经费数量也水涨船高,这样很多农村地区学校就有了经费建设校园。当然一些农村地区学校的领导建设校园的一个目的在于揩油水,这是他们向上级申请资金建设校园的一个重要动力。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这里是优质教育创作者头条号“Maple老师谈教育”,为您解答。
1. 曾经上过的小学,已经离我们越来越远——正在消失的小学。目前国内农村小学已经消失近40万所,几乎每小时要消失5所。我前期回母校小学特意走了趟,曾经的班主任已经退休在养花草,两鬓斑白;曾经的学校变成了木材厂和敬老院;曾经的上学乡间小道变成了私人葡萄园地。
在一个水库下面载满了童年和回忆的特殊地方,彻底被前进的时代抹上了庄重的句号。
2. 大部分农村的学校舍外观越来越漂亮,硬件设施也的确改善很多,但这只是大部分。现在很多农村学校,确实有了新的教学楼,新的操场,新的黑板和多媒体硬件,但是这些都是最普通的硬件,师资力量却是硬伤,而且很多农村学校也仅仅只是外观好看而已。我13年在电视台的陪同下去重庆綦江区做公益,翻山越岭30公里险路看到一座外观华丽漂亮的学校,我便想当然的坚定认为,这次公益来“错”了地方。但是进入学校后却震惊了我,也改变了我先前的刻板印象。(喜欢的朋友,请添加“关注”哦!后期还会继续更新的回答给大家!)
窗户的玻璃和桌椅都破破烂烂,初冬时期很多孩子依然是穿的是破旧的薄衣,在寒风中冻的瑟瑟发抖,甚至我无意间还发现了好几个孩子光着脚上学。我将捐来的衣物和善款全部转交给了当地的老师用于按需发放,并希望能改善一些教学条件,后来又陆续去了两次。
这就是偏远地区的教育现状,一切暗淡的贫穷和落后都隐藏在了增光瓦亮的瓷砖下。
3. 农村老师的工资的确提升了,我一个表亲姨父是农村小学的数学老师现在差2年退休,月薪7000多,闪耀的数字让城里人都惊叹,但那里已经有30年没去过一个老师了,因为太偏远,连野兽都找不到地方。学生也越来越少,从以前的大班80人左右,到现在只剩下可怜的三五个,这所学校也马上要被合并到镇中心小学。(喜欢的朋友,请添加“关注”哦!后期还会继续更新的回答给大家!)
姨父说他亲眼目睹了学校的兴衰成败,繁荣与落寞萧条。他说他要站完这辈子教学生涯的最后一班岗,即使只剩下一个学生。
他一辈子都在勤勉刻苦的教书,从没想过额外的补课是为了挣钱,她说那里所有老师都会这样做,一做就到了满头白发。他们那代教育者是真的在做教育,含辛茹苦的将一批批农村放牛娃用知识带着走出了那重重大山,当然,我就是其中之一。(喜欢的朋友,请添加“关注”哦!后期还会继续更新的回答给大家!)
4. 全国农民工都从农村进城务工,于是小孩儿也跟着流失在全国“灯红酒绿”城市里的各个角落,同时也留下了大批的留守儿童和孤寡老人在农村相守为命,于是农村的凄凉和市区县城的喧嚣,就形成了极大的落差。我曾经在安徽太和县一所小学演讲,这所学校就像一座超大型的航母学校,形成了巨大的虹吸效应——一个年级10多个班,1个班近160人,这是我见过全国最大的班额,当我一眼望去黑压压一片可爱活泼的大眼睛时,说不出的感叹,这里的老师都不太敢布置家庭作业。(喜欢的朋友,请添加“关注”哦!后期还会继续更新的回答给大家!)
5. 现在国家对教育的重视程度非常大,也投入了很多代价在硬件设施上,而且还设置了特岗教师计划,来吸引人才到农村教书,但依然改变不了农村的教育现状和学生大量流失的现状——这越来越成为一种大趋势,中国的城市化还会依然进行,对优质教育的诉求和渴望还会继续增大,城市的公立学校在政策的影响下会也来越落寞,所谓的贵族民办私立学校也会如雨后春笋一般遍地而起,不断增加。(喜欢的朋友,请添加“关注”哦!后期还会继续更新的回答给大家!)
所有回答均为码字原创,喜欢的朋友请“关注”和“点赞”哦!我会在“今日头条”和“尚可网”中,继续推出高质量的问答给大家。
作者简介:原百强中学骨干英语教师,十三五课题专家,教育部直属重点师范大学心理学部硕士,英语师范本科,现专门从事英语学科专家诊断和教育领域创作,喜欢的朋友,请关注和点赞哦。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很正常的现象,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人性如同自然界一样,理应受到正视和尊重。
在选择学校方面,人们变得务实且认真,对于校园并不是那么看重,看重的往往是学校的内涵,师资力量和生源质量。
我给孩子择校,绝不以学校建的是否漂亮为标准,我首先考虑的是教学质量和周边学生的生源,我想让孩子学业有成,与优秀的孩子为伴。
并不是说,你建立了一个很漂亮的校园,学生们就会纷至沓来。正如你不会因为新华书店建的漂亮你就去买书,也不会因为这座城市建了一座规模宏大的图书馆你就喜欢上了读书。
所以,校园建的越来越漂亮和学生的多少并无直接的关系。
我们学校地处市中心,校园不大,就一座教学楼,但就在这座教学楼里,一共有四十多个班,每个班六七十人。人们以孩子能够进入这所学校为荣。
真的,一个学校的优良作风,深厚的底蕴,师资力量,优质的教学质量是学校的立校之本。
农村的学校建的越来越漂亮,能够说明政府越来越重视教育。学生越来越少,关键的问题还是农村的教学质量堪忧。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