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三国演义》里的司马徽是很厉害的谋士,司马家族平天下也是司马徽早预料之中对吗?
司马,孙权,荆州《三国演义》里的司马徽是很厉害的谋士,司马家族平天下也是司马徽早预料之中对吗?
发布时间:2019-0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三国演义》里的司马徽是很厉害的谋士,司马家族平天下也是司马徽早预料之中对吗?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那就不是水镜是佛祖了。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成事在人,谋士在天。司马懿城府之深!有一统天下的志向。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我看的三国演义是简文本,没看到有这位司马先生预言-司马懿家族会完成三国统一的文句内容!
而且在全书里,关于描写他的文字篇幅很少!飘然出场,淡泊仕途,洞悉世事,引而不发,故作隐瞒,并有暗箱操作之嫌
(前后推出徐庶,诸葛,庞统给刘备)
一幅高深莫测,智者隐士的做派风度!
书中在他得知刘备欲前去请诸葛亮出山辅佐之时,他似乎已经洞见诸葛将来之结局,不禁仰天叹息道:
”卧龙虽得其主,奈何不得其时,惜哉!惜哉!”
含蓄暗示地预言诸葛亮事业不会达到成功统一的目标!
奇怪从说完这句话后,我所看到的全书里,就再没有关于这位司马先生一点下文了!
估猜他可能之后仍隐居泉林,得以善终!
是否历史上确有其人?还是完全是虚拟的人物!
也许其原型就是统领《三国演义》全篇作者罗贯中先生本人吧!
欢迎指正存异勿喷!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在故事历史应该没有记载,这是后人猜想。水镜先生虽是高人,但朝代更换不是人可以安排的。倒是孔明空城计所抚琴曲会水镜先生所教的么。料司马懿能听懂,所以退兵了......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也可以这么说……。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我敢保证,如果司马徴要是早知道如此,就没三国什么事了。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首先,没有任何一个谋士是可以预料很久以后的事情的。只是一种模凌两可的言辞让后人自己揣摩。司马徽预料司马家族平定天下是不可能的。但是分久必合,合久必分的天下大势是不会改变的,最后总会有一股势力发挥洪荒之力一统天下的。但司马徽绝对不会预言司马家会是这股力量。
其次,分析一下当时天下之势。曹操是最强大的。无论是三国志还是三国演义对刘备和水镜先生的接触这一段都有较为详细的记载。当时司马徽对天下大势的理解其实就是为后面诸葛亮出山做铺垫。也许是英雄所见略同。当时比较大的势力首先第一个就是拥有统一之力的北方枭雄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曹操,再者便是江东已立三世的孙权,但孙权只可以长江天险固守江东,若图天下力量还不足。还有便是益州刘璋,可惜昏庸无能早晚必成他人之地和已经病入膏肓的荆襄九郡。另外辽东公孙氏西凉马家汉中张鲁都难成气候。所以司马徽还有诸葛亮都是定的三分天下而不是天下一统。不过前提他们也是在赌。赌曹操占不了荆州。如果这个时候让司马徽去预想谁能统一天下。恐怕曹操是唯一的答案。后来发生的事情大家也都清楚,曹操顺利占领荆州。爆发了著名的赤壁之战。演义中说是一把大火把曹操烧了个精光。其实正史中记载的是一场瘟疫让曹操无功而返。如果不是瘟疫,以曹操的用兵统兵能力再加上当时长江天险其实已经不是孙权优势的情况下曹操断然不会选择在三江口同孙权对峙。更不会给周瑜放火的时机。曹操之所以选择慢下来对峙,一来是消耗孙权,二来荆州初定他需要时间安抚民心。再有就是他希望病情可以得到控制从而一举扩大战果吞并江东。只是后来瘟情越来越厉害。从后来司马家对赤壁之战的记载中也是提到魏武帝曹操鏖战三江口,瘟疫横行,甚至有些营部的达到了十士九殃。不得不焚毁器物营帐撤兵北还。从另一方面孙权的对赤壁之战的记载中也能发现端倪。虽然他们记载的是孙权周瑜大破曹军,火烧赤壁,可惜却没有获得多少战利品。这是违背古代战争定律的。再从赤壁之战刘备处的记载也能发现问题。从刘备所在地到达华容道的行军路程大概需要两天。而曹操从三江口撤退到华容道最快的速度也需要五天。可是刘备按照指定时间到达了华容道但曹操早就过去了,刘备扑了一个空。这就说明赤壁之战曹操的失败应该属于一次有计划有组织分批次隐匿性非常强的撤退。假如没有这场瘟疫,曹操是完全有可能占领江东的。从双方国力军力对比分析,孙权当时总人口大概五十万左右,除去老弱病残妇孺一次大型决战所能动用的总兵力大概也就五到十万。所以赤壁之战时记载的孙权有三万人水份应该不大。再看曹操,总人口不算荆州,人口为一百八十万到二百三十万左右。能征用的总兵力大概也就三十万到四十万左右。可以判断参加赤壁之战的曹操本部兵马应在六万到八万之间,再加上蔡瑁张允文聘等荆州归降兵力。总兵力应该在十万左右。再来看看战斗力,孙权上位以来只和刘表搞了一次局部摩擦之外十年左右没有太多的战事,对于军队来说十年等于换了一茬。这批士兵并没有太多的实战经验。反观曹操兵马几乎是从北到南一路打下来的。新兵肯定有。但骨干尚在,尤其是荆州之地风卷残云一般士气实战经验战斗力没有问题。对孙权几乎是碾压。军事力量上曹操属于完胜。再来看看政治。孙权有周瑜黄盖等等文臣武将谋士。曹操也有张辽曹仁程昱等一干人才,曹操人才储备上略胜,双方算持平。综合国力上,人口代表生产力,地盘代表生产量。人口总数曹操是孙权的三到五倍。地盘加上荆州几乎也是孙权的三倍。再加上孙权集团内部战和两派纷争。如果曹操能够全力进攻,周瑜很难抵挡的住。在鏖战对峙期间周瑜孙权没有选择主动出击,应该也是考虑到这一点,另一方面可能也知道曹营闹瘟疫。主动出击获得全面胜利的可能性几乎为零。但却有一定几率把瘟疫带回老家。所以孙权也选择固守,偶尔去探探动静。结果还被射成刺猬,只得打趣谢曹丞相送箭。成了演义中草船借箭的原型。从这些实力对比司马徽作为一个名誉很好声望很高的超级智者断然不会预料到曹操之外的人会统一天下。
上一篇:蜂蜜没有沉淀物,是纯蜂蜜吗?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