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如何正确地给新生儿晒太阳?
宝宝,新生儿,紫外线如何正确地给新生儿晒太阳?
发布时间:2020-12-06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许多人晒太阳时,常喜欢戴着帽子,对此,早教专家表示,其实,春天阳光并没有那么强烈,穿着厚衣服又戴上遮阳帽,根本不能发挥晒太阳的作用。
“尤其是孩子,家长怕阳光伤害他们娇嫩的皮肤,总是给孩子戴帽子。”其实只要控制好时间,晒晒孩子的头顶,有助于大脑的发育和头部骨骼成长,也有益于头发的生长。
新生宝宝晒太阳的顺序是:
1.然后可扩大晒的范围,从膝盖扩大到腿根部。
2.最初的二三天,可从脚尖晒到膝盖,约5~10分钟即可。
3.最后可增加晒背部约30分钟。
4.除去尿布,可连续二三天都晒到肚脐,时间约15~20分钟。
晒太阳时新生儿如果流汗,要用毛巾擦净,再喂以白开水或果汁,以补充水分。
第三,到哪晒?——去有绿化的公园
新生儿可在室内阳台上晒太阳,注意不要隔着玻璃晒太阳。研究表明,隔着玻璃测试,紫外线透过不足50%,若到距窗口4米处,则紫外线更少,不足室外的2%。
所以隔着玻璃晒太阳实际上没什么作用。等到宝宝满月以后,就可以到户外晒太阳了,这时可选择性地到一些绿化较好,空气清新的公园晒太阳。
去公园环境较好,空气质量也高,对婴幼儿身体健康也有好处,专家表示,家长尽量不要带孩子到马路边或人多嘈杂的地方晒太阳,空气污浊对孩子健康不利。推荐:心里健康的孩子有哪些特点呢
第四,晒多久?——半小时适宜
带宝宝晒太阳有哪些正确方法呢?其实,婴儿晒太阳的时间根据季节而定,冬季太阳比较温和,适合多在户外晒晒太阳。冬季一般在中午11-12点左右;春、秋季节一般在10点-11点;夏季一般在9点-10点。
晒太阳时间长短应由少到多,可由10分钟逐渐到30分钟。婴幼儿的皮肤娇嫩脆弱,长时间晒太阳可能导致皮肤干燥、粗糙、起红疙瘩甚至苔藓等皮肤病症。
早教专家建议,每次晒太阳时间的长短随婴儿年龄大小而定,要循序渐进,可由十几分钟逐渐增加至1-2小时,或每次15-30分钟,每天数次。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新生儿,不适合晒太阳。新生儿是指出生1个月之内的小宝宝,这时候宝宝还在月子里面呢!
给宝宝晒太阳的目的是什么呢?
补充维生素D,或者有些人认为可以补钙。但实际上,新生儿晒太阳是补不了维生素D的,也更加补不了钙。
因为通过晒太阳补维生素D,必须要保持人体皮肤与太阳光紫外线的直接照射。皮肤真皮组织然后发生不产热的化学反应生成维生素D,再经血液循环运输到人体肝脏发生羟化反应,然后再到肾脏发生二次羟化反应,最后才生成维生素D3。
但是哦,让新生儿宝宝隔着窗户晒太阳是没用的,因为紫外线无法穿透玻璃。而且宝宝穿得太厚也不行;宝宝穿的太少吧,又怕灼伤皮肤。
况且,新生儿肝脏器官本来就育不完善,皮肤下7-脱氢胆固醇也比较少,因此即使新生儿宝宝接受了阳光紫外线的照射之后,生成维生素D3的概率也几乎没有。
给宝宝晒太阳更加不可能补钙。
给新生儿宝宝晒太阳,是补不了钙的。维生素D可以帮助宝宝增强对钙的吸收,然后平衡血液当中的钙和血磷的关系。但是宝宝晒太阳补不了维生素D,因此补钙就更加不可能。
推荐2岁之内的宝宝每天都要及时补充维生素D滴剂,而不是通过晒太阳补充维生素D。
中国营养学会和中华医学会儿科分会专家组建议:新生儿出生之后就要及时补充维生素D,推荐剂量:足月儿每天400单位;早产儿或多胞胎每天800~1000单位,3个月后恢复到每天400单位。
维生素D的分子量比较大,无法通过血乳屏障,母乳当中是没有维生素D的。再说宝宝通过晒太阳是补充不了维生素D的,因此建议婴幼儿需要每天额外补充。
等到宝宝2岁之后,活动能力强了,肝脏和肾脏的发育也比较成熟一些了,这时候通过晒太阳是可以补充一部分维生素D的。
宝宝晒太阳的最佳时间:每天上午10点~下午16点,这时候阳光紫外线最强。但是为了避免宝宝被灼伤,晒太阳的最佳时间是上午9点~10,下午4~5点,这时候紫外线不算太弱也不算太强,才比较适合。
宝宝晒太阳的最佳部位:是头颈、背部、手掌和脚心。要避免紫外线对宝宝眼睛和面部的直接照射,也不要抹防晒霜。
总之,新生儿宝宝不适合晒太阳补充维生素D。晒太阳除了让宝宝增加一点热量和舒适感之外,没有明显的其它作用。科学育儿,从你我做起。如有疑问,可在下方给我留言哦!祝:新年快乐!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沐浴阳光不仅使人温暖,胸怀敞开,还会得到实实在在的健康。初生宝宝皮肤娇嫩,稍不留神就会晒伤。
持续时间和次数的把握
为了避免晒伤,新生儿应以室内晒为主;
选择阳光斜射时,打开窗户;
每天晒1-2次;
每次不超过30分钟;
如果一定要室外晒太阳,也要等到3-4周后,并且头部和面部不要直射,在阴凉处或带着遮阳帽还是不错的选择。
时段和地点的把握
阳光虽然呈现无色透明状态,但却是七色光的融合,阳光会因时段的不同,作用不同。
上午9:00-10:00,红外线较强,紫外线偏弱,使人温暖,并促进新陈代谢;
下午16:00-17:00,紫外线中的X线较强,可以让宝宝的皮肤合成更多的维生素D,促进肠道对钙磷的吸收,增强体质,促进骨骼的发育。
如此看来,每天晒两次可以得到更完美的效果。
由于阳光中的紫外线很难穿透玻璃,所以隔着玻璃晒太阳,起不到补充维生素D的效果。
所以,若想给宝宝补充VD,可选择在室内的阳台上晒,或打开窗户,在窗口附近晒。
但阳光中的蓝光可穿透玻璃,并不会影响促排黄疸的效果。
所以排黄疸隔着玻璃晒——可以。
户外晒,可选绿化较好,空气质量较高的公园。
特殊部位的保护
眼睛和生殖部位不宜受阳光的直射,晒太阳时,这些部位应停留在阴影处或背对阳光。用布蒙在眼睛上会让宝宝感到不适,并不是明智之举。
上一篇:如何画好油画人物头发?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