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如何评价美团王兴收购摩拜单车这个事件,意气用事呢?还是另有所图?
单车,腾讯,入口如何评价美团王兴收购摩拜单车这个事件,意气用事呢?还是另有所图?
发布时间:2016-1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如何评价美团王兴收购摩拜单车这个事件,意气用事呢?还是另有所图?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2018年4月美团27亿(美金)收购摩拜,这场豪赌起初让我觉得王兴是一个狠角色,但有一个问题,王兴失策了。
27亿美金的代价
如果放到2019年的今天,让王兴再次做一个选择,应该绝对不会完成这次收购。现在我们看到的是街上几乎看不到单车的影子,越来越多的单车被破坏或者挪为己用。随着共享单车在2017年大红大紫,到2018年销声匿迹,仅仅用了不到18个月。
我们几乎随处可见单车被拉走的场景,以前随处可见的单车,仿佛一夜间没了踪影。这其中有可能是市容市政,也不乏非法获利之徒。
摩拜负债10亿也由美团买单
而反观美团,收购前王兴主要看上的是摩拜的用户数,那么实际情况呢?
收购前美团用户2.89亿,收购后这个数据为2.9亿,况且这个增长还不一定是来自收购摩拜,本想着打通出行与外卖的王兴,似乎市场并没有像自己预想的走下去。不仅如此,摩拜在经营中所欠的10亿美金,也转嫁到美团身上,那么加在一起就是37亿(美金)。
年底爆出美团裁员
互联网圈很灵通,稍有风吹草动就会迅速传播,临近新年,美团开始减员的消息也不胫而走。传统外卖与饿了么拼的火热,美团抽成高于饿了么也是业内都知道的,再加上摩拜收购带来的重压,美团2019年可能会陷入非常尴尬的局面。到2019年1月31日,美团在港股的股价已经来到54港元左右,相比于高位时的74元,足足跌了20港元,市值也来到了2273亿港元。
可能27亿对富人来说只是一个数字而已,但这场豪赌的结局仿佛已经注定。当年百团大战,美团只排名第七,后来直上成为一哥,也希望美团这次能够挺住,让我们看到王兴“狠”的一面。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谢谢您的问题。美团收购摩拜单车,肯定不是意气用事,收购都是有目的的。
美团今后的单车产品。现在处于过渡期,美团APP和摩拜APP都可以扫码使用共享单车。但是,今后摩拜APP会逐步退出,美团APP将成为美团单车的唯一入口,里面有扫一扫、骑单车的菜单链接。去摩拜化是大方向。
美团涉足共享单车的意图。第一,美团致力打造本地生活圈,吃穿用度、衣食住行都要涉及,在打通“最后一公里”短距离交通上,美团打车有了,还需要美团单车,完善业务链条。第二,美团的一站式生活服务需要打造一个APP平台,大众点评、美团打车有自己独立的APP,美团未必希望有太多的APP品牌,管理、流量都不集中。第三,摩拜已经形成了一批用户,美团APP与收购后的共享单车服务能够互相导流。
美团共享单车的忧患。第一,共享单车墙倒众人推,能否给美团带来流量和盈利,要打很大的问号,美团收购摩拜后尚未见到明显提升。第二,即使换了东家,共享单车的盈利模式不明朗、总量受控、挤占公共路面等问题依然存在,简单地烧钱闯市场的老路很难奏效,丰富服务内容、提升服务质量、增加附加值等,共享单车才可能有序良性发展,不会成为美团的拖累。
欢迎关注,批评指正。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这个事,对于美团来说不是一笔好买卖。至少在这个节骨眼上不是好买卖。美团当时正在准备香港上市,摩拜单车看似时髦,但对于美团的利润消耗和成本负担是严重负担。上市大半年的成绩看,也确实如此。
美团之所以胆敢收购,我认为主要的驱动因素是美团和摩拜共同的股东,如腾讯等大咖的要求和鼓动。摩拜一直是马化腾的骄傲,他多次力挺。倘若摩拜如此失败了,不单对于腾讯难以交待,其他投资者是看着腾讯跟投的估计不少;二则单车出行是个刚需活,市场巨大,对于美团未尝不是机会。
只是,不应该,在上市前后最需要漂亮财报的时候介入。你说呢?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改名字就知道这是一次失败的收购,不带这么玩的。如果场景需要完全可以自立,而且更好操作…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意气用事?对于王兴这种级别的大佬不会,或者说很难出现意气用事的行为,至少也是在具有一定的把握,规划后才会去做。
美团的后期目标就是做各种本地生活,前面收购大众点评,就是为此做好一定的铺垫。将来会逐渐的彻底的打击,甚至于击垮携程,同程,等等主要以旅游为核心业务的互联网企业;同时,针对目前世面上的各种本地出行,本地娱乐,本地餐饮,本地服装消费等等领悟,将会全面出击!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