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如何看待中国的教育?
中国,老师,学生如何看待中国的教育?
发布时间:2016-1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对于中国的教育一直为人诟病,老师填鸭式地照本宣科,学生不舍昼夜埋头书山题海,这样的教育只能培养出高分低能的考试机器,而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都被死记硬背抹杀。很多人呼吁实行素质教育,这样一方面可以减缓学生升学带来的压力,同时又可以因材施教,充分发挥学生的天赋。其实只要了解中国教育现状,就会明白“素质教育”始终只是一个荒诞的伪命题。
教育的功能主要有两个,培养能力和筛选分类。在当下的中国,稀缺的优质教育资源与巨大的学生基数严重不匹配,全国就这么几所985和211,不可能保证每个学生都能雨露均沾。于是教育的目的更多偏向筛选功能,每次升学考试都是一把筛子,把学生分门别类,优等生分配到好学校,差生分配去差学校,而筛选的依据就是各科的分数。
央视新闻曾做过关于高考的调查,结果有七成网友支持高考取消数学,看到新闻后,有一位网友却一针见血地评论道:数学考试存在的意义就是把这七成网友筛选掉。读过大学的人都会明白,高中涉及的知识有多简单,以数学为例,最难只到函数的变形与应用,连微积分都鲜有涉及,大学数学系一个学期学的内容,大概在知识广度与深度上就已经数倍于全部初高中内容了。所以我们埋头苦学语数外物化生并非纯粹为了学习知识,而是在训练自己的应试技巧,为的是在优胜劣汰的升学考试中有进入好学校的资本。否则有关部门何必挖空心思变换题型,去强化考核的技巧性?老师又何必翻来覆去解释同一个知识点,分析由此延伸的各类重难点?
此前知乎有一篇文章说得很好:高考就算是考电子竞技,仍然还会是目前上名校的这些人上名校。我很赞同这种观点,许多电子竞技比赛都对国内各学校的总成绩有排名,放眼望去名列前茅的几乎都是名校。高考只要还是素质测试,无论考什么,结果都是更聪明、更勤奋的人取得好成绩。
现行的教育制度虽然残酷,却也绝对公平,正如白岩松到郑州大学演讲时所说的:“没有高考,你拼得过富二代吗?对于大部分普通人来说,它仍是改变人生的最好渠道。应试教育虽有种种弊端,但它在比较长的一段时间内是一定会存在的。我们既然没有能力改变它,那就应该努力改变自己去适应它,而不是怨天尤人,抱怨读书无用。知识决定命运,读书无用论不过是学霸的谦辞和学渣的借口罢了。
所以,在笔者看来,中国的基础教育是比较适合中国国情的,而且也是非常好的一种教育,西方的公立教育是一种“愚民教育”,我们不能学习。中国教育需要改变的主要就是大学的教育,必须要严进严出的。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我看到的是学校的功利性,老师的机械性,学生的麻木性。有爱和愤世嫉俗的八零后表示这个社会的土壤已不适合生存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教育,家庭教育,学堂教育,首先当父母的先把自己的子女教育好,不要溺爱拈轻怕重,天天惯着。这不叫爱,是害。到了学校要相信老师,不要动不动就找人家说三道四,没有严师出不了高徒。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中国教育的弊病在于教育制度,另外我还提醒一句,中国的粮食生产我希望国家还要特别特别的关注,否则,天下必乱!农业部门不要老是什么进口进口!一旦别人跟蕊片一样卡我们的脖子!后果极严重!!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现在好多家长和老师把教育的内容弄混了。
教育应该由育人和教学组成。树德育人应该由家长和老师共同参与进来做。
教学应该交给学校老师。可是好多老师和教培机构把教学的内容也给搞混了!
教学应该包括老师讲解和孩子的学习。
俗话说得好,师傅领进门,修行靠个人。只有老师的讲解,没有孩子的主动学习,怎么可能保证教学目的呢?
呼吁校内外的老师们,关注孩子的学习兴趣吧!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让他们爱学习,主动学习。
看着孩子每天作业很晚,低效率的学习,身心疲惫的样子,家长心疼啊!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素质教育就是西方国家的伪命题,已经毒害好几代中国人,中国好多的砖家、叫兽盲目崇拜西方的素质教育,把中国教育已经引向错误的轨道,把好多人已经培养成自私自利、投机取巧、好吃懒做、阿谀奉承、无民族气节……的人,教育的改革势在必行,不然比贪污腐败更可怕。
上一篇:留长发有什么害处?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